尽管联盟议会提前做好了扩大合作社规模的准备,但是截止三月上旬,合作社收到的加入申请的土地面积便超过了八十万亩。
基地农牧区丢失以后,联盟议会只能靠生活区和工厂区的设备培育高产作物原种,没能力短时间内补足三十多万亩的种苗空缺。
核心议院召开了紧急会议商讨解决办法,最后是蓝海洋提出了一个临时性的解决方案。
将收获的部分作物进行休眠期催熟,作为种苗填补缺额,等育种田的规模扩大后便可以满足根据地的农业需要了。
虽然这种方法会对新型高产作物的遗传性状和最终的产量产生不小的负面影响,但总比本土的那些作物收成好得多。
很无奈的一种解决方案,且不用不行。
王辛感慨:“我们的底蕴还是不足啊,基地设施和功能足够先进,但只能给我们的各项产业开个头,最终还是要靠我们自已来解决问题啊!”
一直以来,联盟议会成员都高估了火星开发基地模块的能力和作用。
穿越前,基地可以控制整个火星上的生产活动,用来控制一块不过两万多平方公里的根据地完全是小菜一碟,绝对不会出现产能不足之类的技术性问题。
但现实是基地穿越时损失了大量的功能模块和重要设施、设备,只有几个核心模块还保留着基础功能。
而且基地自身深埋地下,面临着严峻的环境威胁,导致基地大部分的资源必须用来维持基地的安全运转,能够分配出来参与根据地建设的资源少的可怜。
习惯了穿越前的思维模式,在做规划时难免眼高手低。
尽管王辛一再强调大家要转变观念,可是时间太短,加上不断有新的培育生化人加入,大部分的人没有完全转变过来。
无奈之余,王辛他们不得不想办法尽量找补。
王辛他们做的第二件事是大力吸收各地因为战乱流离失所的难民。
根据地直接控制的人口不少,辐射人口更多,但是这些人口绝大部分被束缚在土地上,并不能快速转化为有效的劳动力。
换句话说,根据地一直处于人力缺乏的阶段。
趁着南方各地乱成一锅粥,王辛派出了大批人手前往各地“招工”。
为了提高招收人员的效率,王辛请祁南霖和皮埃尔出面,分别以收拢难民和招募铁路工人的名义,通过南方各地督抚和洋人的关系往根据地大量输送人口。
王辛不指望从逃难的难民群体当中能找到多少合格的技术工人和青壮,他要的只是人口而已。
所以他开出的招人要求低的令人发指,不管男女老少,他统统都要。
王辛的想法相当的朴素。
人口基数在其他人那里或许不代表潜力,但是在他这里,人口基数就是潜力。谁让他有黑科技呢?
只要这些人来到根据地,王辛就有办法让他们参与到耕地种田之外的行业当中。
在他近乎疯狂的招收行动当中,不到两个月,便有三十多万青壮拖家带口的来到根据地,使得联盟议会直接控制的人口迅速达到了五百万。
为了安置这些人,根据地建立了大量的新村镇,一些技术要求不高的产业从工业区迁出,罐头厂、食品厂、水泥厂、制砖厂、火柴厂、印染厂、包装厂、纸浆厂、制衣厂等上百家轻工业工厂在新村镇附近动工建设。
这些工厂建成之后,有相当一部分来到根据地的难民可以就地转化成这些工厂的工人。
工业区腾出来的厂区则是王辛他们接下来要做的事情所必须的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