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场采访一出,立即在网上引发轩然大波。各大电视台、网络媒体、报刊杂志纷纷报道此事,专家学者纷纷站出来指责许奇公司的行为,许奇公司的声誉几乎跌至谷底。质量丑闻不断被曝光,让许奇公司陷入了空前的危机。网络上,一些网民甚至以“毒药制造者”、“生命杀手”等侮辱性词语形容许奇,更有人将许奇的照片与宣传海报进行恶搞,让许奇成为了众矢之的。
面对如此激烈的舆论攻击,各大超市、药店纷纷下架奇远公司的产品,国内外合作伙伴纷纷表示暂停与奇远公司的合作,奇远公司的业务几乎陷入了瘫痪状态。
此外,奇远公司的员工也受到了波及。许多员工因为担心自己的声誉受损,纷纷辞职跳槽,寻找新的发展机会。奇远公司内部陷入了一片混乱,员工士气低落,企业管理几乎处于瘫痪状态。
更有甚者,一些激进的消费者甚至开始在公司门口抗议,要求奇远公司承担法律责任,赔偿因为购买其产品而受到损害的消费者。有关部门紧急介入调查,全国各地纷纷展开对许奇公司的严密监管。
许奇公司原本光鲜亮丽的企业形象,在这场舆论风暴中一夜之间破灭,让许奇公司陷入了前所未有的危机。许奇作为公司的董事长兼总经理,承受了巨大的压力,他需要尽快想出对策,力挽狂澜,将公司从这场危机中解救出来。
而白旭雄坐视全局,一棵毒树终于结果。他终于可以如愿以偿地看到许奇在焦虑与愤怒的双重折磨下变得面目狰狞,而这也只是报复的开始的,这场较量,似乎还远未结束。
许奇紧急召集了公司高层开会,决定成立专门的危机公关小组,由自己亲自带领,负责全面应对此次舆论风暴。
看着在座的人们,许奇道,“大家都说说吧,看应该怎么办。”
李静首先发了言:“我觉得我们首先要积极与媒体沟通,对外发布声明,表示公司将全力配合有关部门的调查,确保产品质量安全,并强调公司一直以来对产品质量的严格把关。同时,许总还可以先做一个公开道歉,表示愿意为此次事件承担一切责任,承诺若调查有问题,我们公司尽全力对消费者进行补偿。”
列席会议的刘剑发了言:“我觉得要解决这件事,要从源头上解决问题。最开始的报道,说我们的产品有问题,是不是真的有问题?这份报告是从哪流出来的?真实性如何?这些问题一定要搞清楚。”
研发部的周灿灿紧接着问,“我们的产品究竟有没有报道中说的那些问题?”
质控部的人马上回答,“媒体一报道以后,我们就自行对产品进行了几轮检测,都没有发现我们的产品报道中说的那些问题。”
许奇看了众人一眼,下了最后决策:“一、由我向外界发表声明,公司全力配合调查,发现有问题,公司负全部责任。二、由刘哥对第一家报道的记者进行调查,并对那个检验报告进行调查,查出是谁出的报告。三、由李总联系国内最权威的检测部门,对我公司的所有产品重新进行一次检测。四、我会发表一次内部讲话,安抚员工。各部门负责人也要重点做好员工工作,号召员工团结一心,共度时艰。五、由公关部联系一些专家,对网上的报告进行分析,指出其不合理的地方。”
很快,一位医学专家在网上发文指出,小报提供的所谓“检测报告”存在太多漏洞和不专业表述,不像来自权威机构。他怀疑报告的真实性,并呼吁监管部门介入调查。这篇文章很快在医药圈传开,一时间舆论又有些动摇。
接着,一家权威的第三方机构出具了一份全面的检验报告,确认奇远生物产品安全合格,没有所谓的“系统性质量问题”。
拿到检测报告后,许奇立即在媒体上全面曝光,并要求小报提供的各项所谓”证据“的来源,同时声明将因其造谣而采取法律追责措施。小报一下悄无声息了,因为它手中的那些”证据“完全无法经得起权威机构的检验。
舆论一时间又起了变化,许多先前受煽动而对奇远生物深信不疑的人也开始怀疑其中有误导成分。
接着,刘剑找到了一位资深记者,这位资深记者对这种权钱交易十分了解,但闻听此事,极为愤慨,他答应出面帮助调查。
经过秘密调查,该记者收集到大量证据——白旭雄与李岳之间的交易记录,以及白旭雄散布虚假信息给媒体的证人和证据等。这些将成为揭露真相的决定性材料。
白旭雄通过关系,买通了一家检测中心的主任李岳,然后李岳出了一份关于奇远公司新药的检测报告。报告结果里面罗列了一系列新药存在的似是而非的问题,如某些成分超标、药效不佳、可能导致致命副作用等等。白旭雄将报告细细研究,挑选出其中最夸张和惹人注目的结论,联系上一家小报的编辑好友,声称掌握了一则重磅新闻——奇远生物新药已被官方认定为严重质量问题,他手持实验室出具的检测报告为证,这显然会引发轩然大波。这位编辑虽有所疑虑,但新闻价值实在难以拒绝,就安排了记者发了这篇稿件。
许奇马上在媒体上发表声明,揭露白旭雄一手操控舆论、制造谣言以达到报复目的的事实,声称其行径不止是商业诽谤,更涉嫌颠覆社会秩序,已向有关部门报案。
这番声明一出,立即在网上引爆热议。无数曾被白旭雄忽悠的网友纷纷第二番转变立场,谴责白旭雄的行径,要求依法严惩。
同时,监管部门也发出声明,证实报告系伪造,新药安全有效,希望消除公众疑虑。对奇远生物造成的影响他们表示遗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