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书吧

下书吧>学会做一个会说话的人 > 第18 一年后再圆房(第1页)

第18 一年后再圆房(第1页)

准备好了再说

在重要的场合,或者对关键的事情,届时如何说话,不能完全依靠临场发挥。事先不作好细致的准备,到时候难免会出现错漏,若弄不好,甚至直接影响成败得失。会说话的人,有经验的人,之前都会想想到时候如何说。

看看凤姐在《红楼梦》中的表现。按照凤姐出的主意,尤二姐跟着凤姐,去找贾母。尤氏也是说好的,不好意思不过来。凤姐吩咐她们说,你们不要乱说话,听我说就行了。尤氏回答说,没问题,不过一旦有什么不是,我们也往你身上推。

贾母正在和姊妹们说笑着解闷,猛然看到凤姐领着一个标致的小媳妇进来,觑着眼瞧了一会说,这是谁家的孩子,好可怜见的!凤姐不直接说,有意和老太太捉迷藏,问老太太,老祖宗你细细地看看,长得好不好?凤姐一边说一边急忙拉尤二姐说,这是太婆婆,赶快过来磕头。尤二姐急忙过来,行了大礼。贾母仔细地上下瞧了一遍,笑着问道,你姓什么?今年十几了?凤姐急忙插话,继续和老太太捉迷藏,问老太太说,老祖宗你先别问那么多,先说她比我俊不俊?贾母戴上眼镜,对鸳鸯琥珀说,把那孩子拉过来,让我瞧瞧她的肉皮儿。

看贾母这样,大家都抿嘴笑着。贾母细瞧了一遍,又对尤二姐说,拿出手来让我瞧瞧。贾母查看完之后,慢慢地摘下眼镜,笑着对凤姐说道,是个齐全的孩子,我看比你俊。凤姐听贾母这样说,笑着忙跪在地上,将在尤氏那边所编的话,一五一十细细地说了一遍。凤姐说,还得老祖宗大发慈心,先让她进来,住一年后再圆房。

贾母听了,想了想说,这有什么不是,还是我的凤丫头懂事,你既然这样贤良,我看这样很好,只是有一条,必须要在一年后才可以圆房。凤姐听了,急忙叩头起来,然后又求贾母说,你打发两个女人带着我们去见太太们,就说是老祖宗的主意。贾母高兴地答应了,打发两个人带她们去见邢夫人等。于是尤二姐自此见了天日,挪到厢房住居。凤姐的计划顺利地进行和实现着。

有关人都皆大欢喜,只有凤姐自己心里最明白。凤姐知道老太太疼自己,一定能够说得通,王夫人又是自己的姑妈,另有着一番亲情,邢夫人就是想从中作梗,看到老太太和王夫人的行情上,也无可奈何。尤氏尤二姐姐妹俩,还有贾珍贾蓉等人,看到凤姐如此大度机智,完全开脱了他们身上的责任,高兴和感激得不得了。

尤其是凤姐,她在拐弯抹角地打通老太太的关节后,巧妙地说让老太太派两个人,领着她们去见太太们,还明确地对邢夫人和王夫人等说是老太太的主意,真可谓用心良苦,可见她说话的技巧和聪明之处!这是说话过程中借力的技巧,可以起到四两拨千斤的作用和效果。这些借力都是在十分自然的情况下,没有明显痕迹地过度的。

从凤姐的话语中,无论谁,听到的只是她的善良贤惠和大度从容,完全听不出她内心的酸,听不出她处心积虑的辣。她能够把戏演得如此惟妙惟肖,丝毫没有暴露破绽,让听的人感动和感叹,足见凤姐说话的功力。一是她本来就有说话方面的能力技巧,临场发挥好就可以了;二是对见了贾母如何说和怎么说,凤姐做了充分的思想准备,先说什么,后说什么,对各个细节事先都在脑子里进行了彩排。

好口才是一种能力

说话是人的一种基本能力,这是因为在人的大脑里虽然早就贮存了“语言习得机制”,可是没有人天生就口才好、能言善辩的,即使是令人钦佩的名嘴或演说家,也不是在任何场合说话都能赢得满堂彩的。说话和其他的才能一样,要日积月累,不能一步登天。口才好的人也是在一次又一次的经验中借着观察听众,逐渐掌握技巧,不断提升自己的说话能力。说话是为了让他人能了解自己,借谈话来取得互信和互谅。如果你认为对方无法了解你的意思,就不去花时间和心力和他交谈,那么这就表示你并不了解说话的功能。因此,练出好口才是每个人的必修课。

春秋战国时代的大说客苏秦,曾经在半神半人的鬼谷子门下拜师学艺。出师后先去游说家乡洛阳的东周之君周显王,周显王不信任他,只好远赴秦国游说秦惠王,结果因为秦惠王“方诛商鞅,疾辩士,弗用”(《史记o苏秦列传》语)。苏秦被弄得脸上无光,伤心的回到家里,妻子不把他当丈夫,嫂子不把他当叔叔,父母不把他当儿子……苏秦毫不灰心,翻箱倒柜,找出了一本名为《太公阴符》的书,于是上演了流传至今的“头悬梁锥刺股”的活报剧,经过一年反复琢磨和演习,周游列国,获得巨大成功。

好口才是练出来的

很多在口才上取得成就的人,他们大多认为自己从小并不善于言辞。那么他们为什么能够靠嘴上功夫吃饭呢?很简单,正因为他们自认为口才不佳,才会加倍努力去提升自己的表达技巧。

所谓口才好,并不表示一定要口吐莲花、八面玲珑。许多人在非正式的场合与朋友共聚一堂时,总能说些幽默、逗趣的话,而大受欢迎。但这些人在参加一些正式会议时,却变得沉默寡言,凡事都以“是”、“不是”、“有可能”或“不知道”来回答。也就是说,他们无法在正式的场合说出得体的话。

狄里斯在西欧被称为“历史性的雄辩家”。据说,他天生声音低沉,且呼吸短促,口齿不清,旁人经常听不清他在说些什么。当时,在狄里斯的祖国雅典,政治纠纷严重,因此,能言善辩的人格外引人注目,备受重视。尽管狄里斯知识渊博、思想深邃,十分擅长分析事理,能预见时代潮流和历史发展趋势,但是,他认为自己缺乏说话技巧,会被时代所淘汰。

于是,他作了一番周密细致的思考,准备好了精彩的演讲内容,第一次走上了演讲台。不幸的是,他遭到了惨重的失败,原因就在于他声音低沉、肺活量不足、口齿不清,以至于听众无法听清楚他所言何事、何物。但是,狄里斯并不灰心,他反而比过去更努力地训练自己的说话能力。他每天跑到海边,对着浪花拍击的岩石放声呐喊;回到家中,又对着镜子观察自己说话的口型,做发声练习,坚持不懈。狄里斯如此努力了好几年,终于功夫不负有心人,再度上台演说时,博得了众人的喝彩与热烈的掌声,并一举成名。

让说话成为一件愉快的事情

任何人要被一个群体所接纳,就必须遵守该群体的规则。了解这些规则以后,就可以自由地使用语言,使说话成为一件愉快的事。

要想被人们所接受,就必须刻苦勤奋、坚持不懈地努力练习,才会获得令人惊奇和瞩目成功。因此,我们不应该放过任何一次当众练习讲话的机会。

我国早期无产阶级革命家、演讲家肖楚女,就是靠平时的艰苦训练,练就了非凡的口才。肖楚女在重庆国立第二女子师范学校教书时,除了认真备课外,他每天天刚亮就跑到学校后面的山上,找一处僻静的地方,把一面镜子挂在树枝上,对着镜子开始练演讲,从镜子中观察自己的表情和动作,经过这样的刻苦训练,他掌握了高超的演讲艺术,教学水平也很快提高了。1926年,就在毛泽东同志主办的广州农民运动讲习所工作,他的演讲至今受到世人的推崇。

只要有自信,我们所说出来的话自然会显得落地有声。只要我们勇于尝试,从尝试的结果中,找出成功或失败的关键,口才自然是越练越灵光。所谓口才不佳,只是为自己的不努力找借口罢了。经过多次的尝试与体验,就能学会谈话技巧,只要时常这样想:“这种方法不尽理想,是什么原因呢?”“还有其他更好的方法吗?”如此追根究底,累积各种经验。此外,阅读报刊、欣赏电影、倾听别人说话,都可以学习说话的技巧,从中提升我们的表达能力。

要想练就一副过硬的口才,就必须一丝不苟,刻苦训练,正如华罗庚先生在总结练“口才”的体会时所说:“勤能补拙是良训,一分辛苦一分才。”

用知识武装你的舌头

知识的力量是巨大的。一个善于说话办事的人,一定是一个知识丰富的人。如同“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说话也是同样的道理,只要你看得多、学得多,话自然就会说得好。

作为总理,周恩来时常处在记者的包围之中,面对来自四面八方的各种疑问,他总能泰然处之,巧妙地予以回答。或温文尔雅,绵里藏针;或欲擒故纵,巧设埋伏;或避实就虚,举重若轻。既维护了国家的形象,又向世界展示了他那文雅坦荡的领袖风范。

一次,一位美国记者见周恩来案头放了一支美国“派克”牌钢笔,便问道:“总理阁下,您作为中国总理,为什么要用我们美国产的钢笔?”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