嬴政对伏尧很满意。
满意就满意在,伏尧用一种新颖的方式,解决了他一直担心的问题。
这个问题,就是如何统治庞大的大一统国家的问题。
古往今来,能开疆扩土的君王很多。但是能维持住庞大领土的,就有点少了。
蛮夷戎狄的地盘,并非雄才大略的帝王不想要。而是要了之后,得不偿失。
不毛之地,不长庄稼,需要派兵镇守。那么多兵丁,需要消耗多少粮食?成千上万里的运粮,又需要耗费多少人力物力?
那些少数民族,不能将他们一股脑的杀光,于是又要防止他们随时叛乱。
一旦这些被纳入版图的少数民族做大,反而会反噬中原王朝。
这样林林总总算下来,倒不如严防死守,把少数民族限制在贫瘠之地。反正中原王朝已经占据了最适合农耕的中原富庶之地。
所以,战国时候,秦、燕、赵三国,在北方边境修筑长城,其实是最经济划算的办法。
不过,这样的办法对平庸的守成之君没什么问题。但是对于雄才大略的皇帝,就有点不甘心了。
卧榻之侧,岂容他人鼾睡?
像嬴政这种人,如果不是理智在拦着他,否则的话,他早就出兵匈奴了。
但是李水和伏尧的办法,让嬴政看到了长期统治匈奴地盘的希望。
依靠金银铜铁等等矿产,让占领北疆不再是亏本的买卖。只要有利可图,那么这个地方就有可能永远成为大秦的地盘。
另外,匈奴人对大秦的认可越来越高,可以想见,数百年甚至数十年之后,匈奴人会彻底的融入到秦人之中。
而伏尧修路的办法,让中央到边疆的时间越来越短。一旦有事,这条运粮的通道,会迅速变成运兵的通道。
而伏尧的成功,也给其他地方提供了范例。
如果南越、东越、东胡……等等地方,都修筑了这样的大道。那么各地之间互通有无,联系越来越强,即便有人想要列土分疆,也不可能了。
想到这里,嬴政暗暗下定决心,回去之后,要加紧驰道的修筑。
修驰道,是早就决定好的事。但是工期一直不太尽如人意。
而依靠刑徒来修路,势必要严刑峻法。有了胡亥的教训,似乎也不太可靠。
既然如此,不如试试伏尧的办法?招纳一些商贾出资,然后招募黔首修路。
如此一来秦,黔首赚得了钱财,驰道也可以迅速完成,皆大欢喜。
不不不,如今朝廷府库充足,也用不着商贾再出资了。
如果……把朝廷看作一个大商贾来出资呢?那么将来驰道运营所收获的钱财,不就归于朝廷所有了吗?
如果顺利的话,民不加赋,而朝廷会有源源不断的收益啊。
嬴政越想越美,忍不住又拍了拍伏尧的肩膀:“好,好啊。”
伏尧谦虚的笑了。
以前嬴政喜爱伏尧,是基于一个父亲对幼子的喜爱,以及喜欢伏尧聪明伶俐。
但是这一次,嬴政看到了伏尧的施政能力。尤其是冯刃疾弹劾伏尧之后,伏尧坦坦荡荡,讲述了自己的施政经验。
嬴政更加确信,伏尧的施政能力是货真价实的,并不是故意表演出来的。
想到这里,嬴政看了冯刃疾一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