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晚清时候,最大的文物盗掘案是俄国老毛子挖了黑水城……
盗走无数西夏文物,轰动世界,即使现在我们研究西夏历史的专家也要到俄罗斯博物馆学习考察资料。
实在是国人的耻辱和伤心之痛……
正月时候我去内蒙古额济纳旗,我特意去了黑水城,戈壁滩上一座荒凉的古城,孤零零的,夕阳下更觉得苍凉,萧瑟……
额济纳河结了冰,两岸很多胡杨。
要是秋天,这里的胡杨林异常壮美,我是春节去的,还很荒凉……
我面对古城很好奇,当时,俄国人如何找过这样荒漠古城的,而且盗挖无数文物。
我仔细的翻阅了那段盗挖黑水城的历史经过,真的比小说还精彩曲折……
也是这段黑水城我的游历,我才写了这段俄国人盗挖金靴的故事……
为了让读者都知道一些黑水城的历史,也更了解我们国宝文物的盗挖过程……
黑水城,蒙古语称为哈拉浩特,又称黑城,是西夏王朝黑水镇燕军司的驻地,属于“居延遗址”的一部分。
位于内蒙古自治区西部的额济纳河流域,其遗址是丝绸之路上现存最完整的城址之一……
“任凭弱水三千,我只取一瓢饮”,这浪漫诗句中的“弱水”,便是额济纳河的古称!
因“河道浅且宽,不胜舟楫,当地人不惯造船,只能用羊皮筏子摆渡,故‘鄙称’其‘弱水’”。
黑水城始建于西夏时期,当时西夏王朝在此设置“黑水镇燕军司”。
黑水城是西夏在西部地区重要的农牧业基地和边防要塞,是元代河西走廊通往岭北行省的驿站要道,西夏十二监军司之一黑山威福司治所。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1286年,元世祖忽必烈扩建此城,并设“亦集乃路总管府”。
1286年(元世祖至元二十三年),黑水城被设为“亦集乃路总管府”,归甘肃行省管辖。并进行扩建,成为元代河西走廊通往岭北行省的驿站要道。
“亦集乃”为“黑水”西夏语称,“亦集”即“水”意,“乃”即“黑”意,元朝沿用西夏旧称,仍名“亦集乃”,后世亦称为“额济纳”。
1372年(明洪武五年,北元宣光二年),明王朝派遣征西将军冯胜率领大军西征,以傅友德为先锋,先在永昌击败北元军队,又至亦集乃路,亦集乃路城守将扩廓帖木儿以城降。
明军西至瓜沙二州,扫荡了甘肃全境。亦集乃路的居民被明王朝强行迁入内地,城垣遂成一座空城。
同年末,北元军队又重新占领了亦集乃路,城垣经过兵火之灾,居民已被迁走,驻军将城内的建筑物基本拆毁,所有能用物品都耗费殆尽……
特别是明军在围攻城垣时,切断了河流,额济纳河从此改道北流,亦集乃城的水源断绝,北元军队终于北撤远去,城垣变成一片废墟。
黑水城再次被世人知晓是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最早注意到黑水城遗址的是俄国人。
波塔宁在其1884-1885年旅行报告中写道“他们(指土尔扈特人)说有一座古城叫额尔克哈喇布鲁克,意指黑水及东部支流岸边的黑城。
他们说,那里还可见到不大的城垣,即小围墙,四周有许多沙埋的房屋遗迹。挖掘黄沙就能找到银器,小城四周则为流沙,附近无水。
但波塔宁及后来的奥布鲁切夫对黑水城的探寻都以失败而告终。
直至1908-1909年间,通过贿赂当地贵族,科兹洛夫三次到达黑水城遗址,盗掘了大批文物,包括大量的佛经、佛画、文书、字典,以及历法、天文、文学等书籍。
还有以汉文、西夏文、藏文、回鹘文、蒙古文、波斯文等各种文字书写的各类文献。
这些珍贵的文物被运往俄国并在圣彼得堡展出,引起极大的轰动。
这次发现与殷墟甲骨文、居延汉简、敦煌遗书被并称为“二十世纪最重大的考古发现”,为之后的西夏学和其他各项研究奠定了基础。
黑水城也因此闻名世界。
有兴趣的可以翻阅这段历史,过程很复杂,盗掘周期也很长,曲折不逊于盗墓小说。
秋天,可以去那里看看额济纳河的胡杨林,每年都有胡杨节,很壮观,还可以阿拉善戈壁滩去捡拾戈壁玛瑙宝石……
六爷,查干,张文龙他们要为了国宝,和盗挖金靴的俄国人周旋了……
喜欢晚清古董之墓靴风云请大家收藏:(www。630zww。com)晚清古董之墓靴风云【630中文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