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书吧

下书吧>晚清古董之墓靴风云 > 第144章 官窑(第2页)

第144章 官窑(第2页)

后郊坛下别立新窑,亦曰“官窑”比旧窑大不矣!余如乌泥窑、余姚窑、续窑,皆非官窑比。若谓旧越窑,不复见矣。”

从宋徽宗开始,皇帝直接把自家用瓷的生产在制度上“垄断”和“独尊”起来,“官窑”诞生。

元代时候枢密院定烧的枢府瓷,是元代官窑,这类瓷器多是卵白釉,在瓷器上有的对称模印枢府二字,隐藏在纹饰之中,不仔细看很难发觉。

我曾经买到一个枢府瓷大碗,在我手里很久,才发现碗口一圈回文纹饰里藏着对称的两个字。

“官窑”制度的成熟期是明、清两代,因为清几乎是全盘继承了明的各种制度,因此,明是“官窑”制度成熟的关键,这种成熟的标志就是景德镇御器厂。

明太祖为第三帝国进行的几项根本性顶层设计,其中最重要的一项就是取消相权而把君权加重到无以复加的程度。与之相对应的,发源于宋的“官窑”制度就进一步发展,成为了“御器厂”(清代也称“御窑厂”)制度。

《明会典·工部》“窑冶·陶器”条:洪武二十六年定,凡烧造供用器皿等物,须定夺样制,计算人工物料。如果数多,起取人匠赴京,置窑兴工。如数少,行移饶、处等府烧造。

《明史·地理志》“浮梁县”条:(县)西南有景德镇,宣德初,置御器厂于此。

浮梁就是景德镇,我们学的白居易的琵琶行里面一句浮梁买茶去,就是去的景德镇。

《明史·食货志》:宣宗始遣中官张善之饶州,烧造奉先殿几筵龙凤文白瓷器。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这是皇帝派往新版“官窑”监督御用瓷器烧造的开端,张善也就成了未来大名鼎鼎的景德镇御窑厂督窑官年希尧、唐英们的开山门前辈。

中国古代瓷器史上后五百余年的辉煌,就在这新版“官窑”的基础上奠定。

在明代时候,后期出现官搭民烧,明代后期,景德镇民窑数量激增。

文献记载,嘉靖十九年(1540年)时,“浮梁景德镇民以陶为业,聚佣至万余人”。

至万历年间,“镇上佣工”,“每日不下数万人”。万历时人王世懋在《二酉委谭》中记录了景德镇当时的景象:“万杵之声殷地,火光炸天,夜令人不能寝,戏呼之曰四时雷电镇。”

民窑除了生产市场上普遍需要的一般产品外,还生产高级细瓷器。

民窑产品的销售地域很广,王宗沐撰《江西省大志·陶书》记载:“自燕云而北,南交趾,东际海,西被蜀,无所不至,皆出于景德镇。”

由于竞争异常激烈,民窑在经营上不得不精打细算,工艺上亦必须不断改进,因此显示出比官窑更大的优越性。

例如,在燃料消耗相同的情况下,民窑每一窑的产量约比官窑大三倍。民窑的优势被官窑利用,嘉靖以后,凡属宫廷使用的“钦限”瓷,都由民窑生产,即称“官搭民烧”。

到了清代,“官搭民烧”制度,被清代御窑继承,并发展到了比较好的状态。

科普一段官窑发展史,因为什么东西都有演变史。

官窑发展史这也是中国文化的传承。

陈龙今天搞得赛宝,很多藏家拿出了各个朝代的官窑,当然,也很多是赝品。

那就要比拼眼力了……

喜欢晚清古董之墓靴风云请大家收藏:(www。630zww。com)晚清古董之墓靴风云【630中文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