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书吧

下书吧>晚清古董之墓靴风云 > 第130章 洪水猛兽(第2页)

第130章 洪水猛兽(第2页)

以后花钱的地方多着来,补实缺得花钱,得肥差更离不了钱,就是去抚台、藩台衙门递个门呈,打点门房什么的也离不了银子。

捐纳制度是造成晚清吏治腐败的主要原因。

黄河改道山东后,山东的河务改由巡抚兼任,具体事宜则由沿河各州县借用地方候补人员分段负责。

这无疑为山东的“候补官”们打开了一道致富之门,那些“谋差营保”的官僚们,常说:“黄河何而福我而决乎?”

翻译一下子,就是这些官僚们说:黄河啥时候决口出现洪灾,以便让我发点财?谋福利?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足以见这些官员的无耻和贪婪,置百姓安危于不顾,就像那些盼着出现灾情发国难财的作秀的“戏子”们。

这个戏子不是指演员唱戏这个职业,是个比喻,是说这些发国难财的伪善者比演员还会演戏,这些人几滴鳄鱼眼泪就能骗倒愚氓百姓,然后赚的盆满钵满。

这些官员都眼巴巴地盼着黄河决口“造福”自身,因为黄河一决口,他们就可以籍办河工,通过花样繁多的手段偷工减料、私吞工程款。

这样就形成了吏治腐败造成工程质量差灾害频发,水灾频发反过来又加深吏治腐败这一恶性循环。

清政府每年拨付五六百万金,真正用到治理河道上的资金不到10%,其余的都被各级官员贪污挥霍掉了,在治理河道过程中偷工减料的例子不胜枚举。

大量治河经费被私吞,几乎在治河的各个工序,都寄生着大量的分肥者,上至府道、委员,下至巡兵、书役、夫头,层层剥蚀,处处分肥。

这么多人都靠着黄河出险吃饭,有时久了黄河不决口,他们反而不自在。

也有那京城里派出来查河工的钦差,若是认真查起来,得罪人不说,自己也没什么好处,这种损人不利己的事,傻瓜才干。

睁一眼,闭一眼,盆满钵满,何乐而不为?

种种原因,晚清时期,山东省黄河几乎年年决堤。不过光绪年间,也有几年大旱,旱的颗粒无收,赤地千里,人相食……

整个满清一朝,天灾人祸不断,史册读来肃然,心有戚戚……

自古三分天灾,七分人祸。出了天灾,都归罪于上天,有几个当政者会未雨绸缪,亡羊补牢呢?不趁火打劫就不错了,受难的终究是百姓……

我祖上就是晚清那时候从山东逃难闯关东来了东北。

四哥出生在济宁府,那年黄河决堤,大水之后大疫,他父母双亡,八岁成了孤儿,要饭到济南府,差点饿死,被六爷一个馒头救了……

何乾元虽然脑子犯浑干了绑票案,当然也一心想往上爬,不过他不会干营私舞弊的事。

他还是很有进取心,也很有责任感,算是个有作为的官员。

何乾元一上任,为了急于表现,做出成绩,他先整治治安,严酷刑法对付盗贼,很快,他把曹州府的治安搞得夜不闭户,民不拾遗,不过也因为对待盗贼手段过激,无辜者牵连甚多,他坚持的是乱用重典。

接着,他开始兴修水利,疏通河道,扶持桑麻,鼓励耕种。

他要在曹州府做出一番成绩,然后调离这个地方,或者继续往上爬。

他还想着那个红色的顶戴花翎……

可是,他不知道,夏天快要过去,秋天将至。而山东省的暴雨大部分都是秋天滚滚而来,很多水患都是秋天发生的……

他肯定没有研究过天文地理,更没有大禹治水的经验,大禹治水成功是用了疏导之法,而他,用的大禹他爹鲧治水的堵截之法,他还太急于求成……

这个秋天,他很快就要领教了啥叫洪水猛兽……

六爷他们还在金陵府,没事他们一起喝喝茶,钓钓鱼,喝喝酒,聊聊古董,过的很惬意……

陈二爷在等,等黄河决堤发大水,他不是想发国难财,而是想把这个亲姐夫扔进黄河里喂鱼,还要让何乾元名留青史……

虽然儿子救回来了,朝廷那个一品大员陷害陈家的事也搞定了,可是何乾元也必须要死,无法原谅!

因为陈二爷和六爷一样的性格,爱憎分明,嫉恶如仇,还记仇……

喜欢晚清古董之墓靴风云请大家收藏:(www。630zww。com)晚清古董之墓靴风云【630中文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