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书吧

下书吧>开局一颗头,争霸全世界 > 第123章 左宗棠入新疆(第1页)

第123章 左宗棠入新疆(第1页)

“施耐德先生,我希望您珍惜这次机会。能得到这次机会,是因为法国在这里的外交影响力。”

“非常感谢公使先生。施耐德家族会记住这份恩情的。”

“我只是希望施耐德家族工厂的工人不要起来闹事。”

法国战败,巴黎起义,各地陷入混乱,工厂停工,工人失业。施耐德家族为了安抚工人没有停工,大量生产的产品堆积在仓库卖不出去。说濒临破产有些夸张,但这个家族真的需要新的市场。需要一笔解渴的大订单,这种订单,这个时代只能跟政府来做。

这个家族可不是纯粹的工业家族,反倒有点像后来日韩的财阀。他们家族本来是做银行业的,跟罗斯柴尔德是合作伙伴,非常有钱。

直到拿破仑三世上位,才大规模投资工业。因为自主生产了法国第一辆蒸汽机车,受到法国皇帝赏识,授予法国荣誉勋位,之后靠着跟皇帝的关系,垄断了法军武器的原料供应。并成为法国铁路行业最大的蒸汽机车和铁轨生产商,家族一边继续搞银行,一边扩大冶炼厂和机器厂,是金融资本和工业资本结合的资本巨头。

哈大铁路是法国人修建的,施耐德家族是主要原料供应商,其中的铁轨和蒸汽机车全都来自施耐德工厂。正是因为从哈大铁路上分了一杯羹,让他们试图再来一次。大连造船厂中的大量设备也来自施耐德工厂,这里铸造火炮的技术工人,甚至有些去过他们的工厂实习。

这样的关系,让施耐德跟闽辽海军不少高层都有交往,得知闽辽打算更换所有要塞主炮之后,急匆匆赶来,这是一笔高达4000万法郎的大生意。

普法战争中,法国拿破仑三世皇帝被俘,施耐德家族虽然失去靠山,但跟旧贵族的关系让他们联系上驻闽辽公使帮他们游说。

所以即便公使不交代,施耐德也要珍惜这次机会。不就是克虏伯大炮吗,仿制还不会,外行觉得很难,作为同级别的对手,施耐德很清楚,克虏伯大炮之所以厉害,一个是因为他们拥有优质的钢铁,另一个是因为克虏伯有全世界最大的蒸汽锻锤,而锻锤恰好是施耐德公司的核心拳头产品,施耐德的锻锤卖到了欧洲各地,包括德国。

于是他直接邀请闽辽海军提督府派人前往法国,实地参观他们工厂的大炮制造。

施耐德不知道的是,刘勇强根本就没把他放在心上,真的是给法国公使面子。他的人还在继续跟克虏伯家族谈判,不过法国人启发了他,如果克虏伯不肯转让专利技术,那可以邀请他们来闽辽设厂生产。一半在德国产,一边在辽东产。

只是这个保守的家族再次拒绝,普法战争彻底打响了克虏伯大炮的名气,一时间瑞士、荷兰、土耳其、大清、埃及、奥匈帝国都在下订单,订购了两万多门克虏伯大炮,他们的工厂根本忙不过来,没有兴趣去别的国家设厂,他们现在不缺客户。

被傲慢的德国客户拒绝之后,法国那边传来好消息,他们很快就生产出了规格相同的后膛钢炮,经过测试不比德国的大炮质量差。于是这个机会,施耐德抓住了。全力为闽辽各大要塞生产100门主炮,每门定价5万两银子,真是钢铁卖出金子价,这利润太丰厚了。

其实英国人也想争取这笔订单,像闽辽这样舍得在军事上砸巨资的国家不多。但是英国阿姆斯特朗大炮的牌子砸了,英国在八里桥用阿姆斯特朗步兵炮狠狠教了僧格林沁做人后,又跑去日本嘚瑟,结果阿姆斯特朗舰炮在下关被日本岸防炮打的有点狼狈,原来是这种炮的设计有问题,后膛炮闩闭合不够严密,在小口径步兵炮上不明显,但在大口径舰炮上就出现了弊端,频繁出现问题,最后英国放弃了后膛炮,改用前膛舰炮,开了历史倒车。所以这次他们拿出的前膛炮样品,根本就不入闽辽海军的眼。如果不是英国海军在闽辽海军中拥有强大的影响力,连入选都不可能。

抢到这笔订单的施耐德立刻开动马力落实,不但在法国大批量生产,让无所事事的工人开工,还动员工人来到辽东。去不去中国?双倍工资。去!总共来了2000名技术熟练的机械加工和冶炼工人,开始在辽阳附近建设新工厂。

这一年,刘勇强一直待在辽东。倒不是真的不想去福建,他已经想通了,移风易俗是一件长期的事,他有坚定不动摇的意志,但要得到结果,还得时间。逼的太紧,对双方都没有好处。放心交给沈葆桢处理,遇到大事他遥控指挥。只要大方向不变,沈葆桢的安抚能力比刘勇强更强。

辽东的事务处理起来相对简单,上下一体军管。原本就是这种模式,清政府在这里就是这么统治的,典型的边陲风格,由盛京将军统治辽东,以前就叫辽东将军,驻扎辽阳,后来移驻奉天后才改称盛京将军,黑龙江是黑龙江将军辖地,吉林是吉林将军辖地,现在这些将军头衔都在刘勇强头上顶着。类似的将军辖地还有乌里雅苏台和伊犁。可惜伊犁被清政府割让,现在俄国军队已经开进了伊犁。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随着割占伊犁,俄国彻底在中亚地区站住了脚,移民,驻军,修建堡垒。在这个方向的扩张进展十分顺利。除了伊犁外的新疆其他地区,则沦入了从东亚流窜过来的阿古柏匪帮手中,建立了一个所谓的洪福汗国,连吐鲁番都在他们控制下。当地各族组织团练,建立堡垒对抗,局势十分危险。其中的汉人民团,像‘满城尽是白发兵’的西域孤军一样,热切的渴盼王师。

那个能收复伊犁的猛男,此时还在陕甘作战,打的异常辛苦。各省拖欠协饷,不是不肯给钱,确实也都困难。科利银行先后帮忙融资了3000万两,刘勇强还将大量过剩军用物资成本价卖给左宗棠。终于在去年收复西安府,歼灭了西捻军,并将白帽军追赶进甘肃。伊犁的局势,让清廷多次催促左宗棠进疆,但左宗棠没有平复陕甘就不敢冒进。

终于陕西平定,西安府周边十室九空,整个陕西人口下降六成。陕北也平定了,这里主要是本地起义军,他们既没有跟捻军联合,也没有跟白帽军联合,反而跟北进黄陵的白帽军打了起来,因为传言白帽军要挖黄帝陵,左宗棠到来后收编了他们,然后进军甘肃。

今年打了一年,终于成功肃清甘肃叛匪,上奏挥师西进乌鲁木齐。

其他几位值得关注的汉人大员,曾国藩焦头烂额,普法战争那年。还未战败的法国人气焰嚣张,法国天津领事丰大业因当地百姓冲击教堂,气势汹汹找到三口通商大臣,因清廷官员拖沓袒护,丰大业对着大臣崇厚开枪,吓的崇厚逃入后堂。闻讯赶来的天津老百姓来衙门支援,崇厚劝丰大业不要出去。丰大业说‘你怕百姓,我可不怕’,持枪而出,百姓持刀而立,一个个都没敢动手,丰大业更加傲慢,看不起天津百姓,直接去教堂探查损失。天津知县怕出事,想劝他回去,结果被他开枪打伤跟班。老百姓终于气不过,围上来把丰大业打死了。

这件事曾国藩去调查起因,对群众谣传中教堂贩卖婴儿,用人体做药等传言进行调查,最后得出这些都是子虚乌有,洋教本是劝人向善等结论。

曾国藩的调查算是不偏不倚,但此时的清廷风气,反洋教非常激烈,于是他遭到了全天下士大夫的痛骂。其实谁处理这件事谁都落不着好,所以没人愿意去处理,清廷将曾国藩特意从两江调到直隶当总督去做这件事,不排除有打击他名望的目的。

曾国藩引咎请辞,李鸿章接手此案。耍了各种手段,他倒是不拖延,知道官场上那套洋人不认,洋人要惩办凶手,清廷根本抓不到,李鸿章就按照教堂受害洋人数量,在天津找了一批死囚定罪,请来洋人当众砍头。清廷最后赔了五十多万两银子,并派崇厚去法国道歉,结果崇厚到了法国,却找不到道歉的人,因为法国皇帝都被抓了。在法国港口逗留了好几个月,才联系上法国官方进行道歉,也算是个趣闻。

曾国藩请辞后不久,清廷任命的两江总督马欣怡被刺杀,正是鼎鼎大名的刺马案。派了好几拨大臣去审嫌犯张文祥都得不出结论,甚至有大臣因为压力太大,直接请辞,撂挑子不干了。这件事很难办,马欣怡上任两江总督肩负了一项使命,清查南京陷落后太平军藏宝的下落,曾国藩攻陷南京后,声称粤匪圣库中空无一物,但没人信,所以让人不由怀疑刺杀马欣怡是曾国藩的手段,大家平时骂一骂曾国藩的胆子有,真卷入曾国藩跟朝廷在两江的权力争斗,却没敢有这个勇气。

清廷见派下去调查的大员一个个遮遮掩掩,干脆再让曾国藩回两江处理此事。这件事确实十分诡异,马欣怡是慈禧的人,此人没有派系,是慈禧钦点的。他要去的地方是两江,默认是湘军的势力范围,因为湘军裁军后,立功的将领并没有撤,一个个都留任两江,不是在江苏就是在浙江做官,上上下下的要害部门全是湘军旧部。等于慈禧安插了一个自己人,跑曾国藩的地盘做官,然后被刺杀了。

刺杀的过程也很离奇,张文祥是孤身一人杀的马欣怡,杀完人还不怕,束手就擒,直言人是他杀的,敢作敢当。马欣怡也奇怪,他上任之后,说部下孱弱,请奏从各营抽调2500人,他亲自训练这些人,但他被刺杀的时候,没有一个人站出来保护他,他被刺的地点都很奇怪,不是在没人的地方,比如在床上,而是在检阅完军队射箭,走在回官署的路上。

加上最后审判大臣的遮遮掩掩,张文祥在监狱中没人敢用刑,好吃好喝伺候着,这些都说明这个人似乎不简单。传言他还留下了一句话“养兵千日用兵一时”,如死士一般。

所以这件事有很多解读,其中一种是慈禧安插一个人,试图试探曾国藩的底线,结果人被杀了。事实上,两江这个地方,此后一直到满清灭亡,出任的总督不是湘军的人,就是跟湘军有关系的人,仿佛坐实了某种阴谋。

曾国藩审讯的结果是,张文祥是一个粤匪余党,然后做了海盗,杀马欣怡是出于私怨报复,因为马欣怡上任后大肆绞杀海盗,张文祥开的黑当铺也被马欣怡端了,还有张文祥老婆被人抢走,上告官府马欣怡没有受理。最后刮了张文祥,挖心祭奠马欣怡结案。

曾国藩的结论也没人认可,便传出了各种细说,不一而足。

刘勇强关注了一下曾国藩的动向,发现曾国藩开始推动一件事,选派留学生,而且连续上奏。原来清廷的留美幼童计划还是曾国藩提出的,可惜他没看到结果,因为他死了。

死于年初,刘勇强特意派刘三虎代表自己去吊唁。

曾国藩的时代结束了。

左宗棠开始收复西域的大业。

李鸿章这边也没闲着,处理完天津教案后,开始坐镇直隶,兼北洋通商大臣,从此开启了北洋时代。

喜欢开局一颗头,争霸全世界请大家收藏:(www。cwzww。com)开局一颗头,争霸全世界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