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书吧

下书吧>我在民国捡漏,开局百万倍利润 > 第414章 死生祸福有命(第2页)

第414章 死生祸福有命(第2页)

踏上了一条不是被贬就是在被贬的路上。

华国古代文人,往往以画抒情,以画明志。

生活的坎坷和仕途的不顺,反映到绘画中,就变成顽石和幼竹的奇妙组合。

画中,幼竹冲破巨石的重压而顽强生长。

倒是很贴切苏轼对险恶逆境的抗争。

而且根据记载,“死生祸福有命”正是他用过的一枚闲章。

为了确定自己的判断,曹子建查看起了画作后半卷部分。

其上是一代又一代收藏家的手迹和印章。

尤其是卷首位置,最显目。

居然是元代赵孟頫的题跋。

赵孟頫,宋太祖赵匡胤十一世孙,着名的书法家、画家、文学家,同时还是一名收藏家。

接着是明代初期几位文人的题诗。

除此之外,还有三十多方鉴赏印。

有明代收藏家项元汴,还有文征明这样的文人。

只是这鉴赏印实在太多,有些曹子建还能认得,有些连他也不清楚。

不过,都是元明两代为主,至于清代的知名藏家鉴赏印,曹子建愣是一个都没看到。

这说明,这幅手卷并没有在清代流传过。

甚至,连乾隆都没得到。

不然,以‘章总’对于书画作品的痴迷,这手卷上势必要再多几十方印章。

从这些印章和题跋可以看出,这幅手卷受到了历代收藏家们的喜爱。

苏轼的画作,在他生活的年代,就已经有很大的名气了。

有着“枯木竹石,万金争售”的景象。

可谓是千金难求一画。

只是同他的传世书法作品相比,他的传世画作,就有点稀少了。

目前得到认可的,仅仅只有三幅。

两幅在华国,还有一幅《木石图》在18年的时候在拍卖场出现过。

当时,这幅《木石图》被人以4。636亿港元拍走。

其实,根据宋人一些典籍的记载,苏轼创作过的画作其实有很多。

之所以留存下来的这么稀少。

除了一千多年的战乱以外,还跟当时宋徽宗下令禁毁过苏轼的诗文集有很大的关系。

乌台诗案后,不仅苏轼的诗词被朝廷监控着,绘画也是。

唯一能留下来的,就是转给好友。

所以相较于北宋时期绘画者不落款,只钤印的习惯,苏轼是不敢落款。

哪怕钤印也不敢用自己的名和号。

这也是曹子建推测,这画卷的钤印为什么是‘死生祸福有命’的原因。

就好比周树人先生一样,不停的换自己的笔名。

至于面前这幅手卷是不是苏轼的真迹,在没有得到储物戒指的确认。

即便曹子建,也不敢百分百肯定。

毕竟目前收藏在华国美术馆的《潇湘竹石图》,以及魔都博物馆《苏轼枯木竹石、文同墨竹合卷》,对于是否为苏轼真迹,还一直争论不断呢。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