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洪、曹休、曹真这叔侄3人,在接到圣旨之后,便日夜兼程赶到了幽州刺史部、同时也是广阳郡治所蓟城。
天可怜见,这叔侄3人,是唯恐幽州出现岔子。
然而……
在赶赴蓟城之途中,叔侄3人在连续派遣心腹、并在卞夫人暗中相助下,想方设法与车马行细作接头之后,方才发现……
幽州涿郡、广阳郡、渔阳郡,哪里有丝毫动乱之迹象?
这3郡,分明1片风平浪静。
广阳郡故安县人赵犊……
人家是堂堂县廷掾(相当于州从事、郡功曹,东汉县令第1属吏),至于那霍奴……
人家干脆是有秩。
有秩就是后世大乡的乡长,秩百石,而且……大乡之有秩由所属之郡任命。
小乡的乡长,则是由县令任命的啬夫。
乡置有秩、3老、游徼。
本注曰:有秩,郡所署,秩百石,掌1乡人;其乡小者,县置啬夫1人。
皆主知民善恶,为役先后,知民贫富,为赋多少,平其差品。
摘自《后汉书之百官志》
经过调查,赵犊、霍奴此刻都是本本分分的县吏。
那么问题来了……
曹洪、曹休、曹真这叔侄3人日夜兼程、匆匆而来,到底是为了啥?
心有不甘之下……
曹洪等叔侄3人,又派遣车马行细作,在蓟城着实调查了1番。
结果显示……
焦触、张南这两员守将只想老老实实做官,人家真不想造反啊!
万般无奈之下,曹洪只好将详细情况,如实禀报给了赵旻。
这件事证明1个道理:
虽说历史存在惯性,但处于不同环境之下的同1历史人物,做出的选择却截然不同。
比如说袁氏3子。
按照历史惯性,袁绍死后,袁谭、袁尚应该明争暗斗不休。
可结果呢?
再比如说刘备。
按照历史惯性,其人在得到诸葛亮之后,应该与孙权结盟,可结果呢?
不同的环境,使同1历史人物做出了截然不同的选择。
没有人生来即善,也没有人生来就恶,每个人都是因环境不同,而做出了各种各样的选择。
昔年的义士曹操,最后为何会堕落为残暴多疑的君主?
青年时在涿郡叱咤风云的帮主刘备,最终如何成为的汉昭烈帝?
最初反复无常的张辽,又为何成了千古不朽的1代名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