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书吧

下书吧>围炉夜话 > 第23章(第3页)

第23章(第3页)

【原文】与朋友交游,须将他好处留心学来,方能受益,对圣贤言语,必要我平时照样行去,才算读书。

【注释】交游:和朋友往来交际。好处:优点、长处。

【译义】和朋友交往共游,必须仔细观察他的优点和长处,用心地学习,才能领受到朋友的益处;对于古圣先贤所留下的话,一定要在平常生活中依循做到,才算是真正体味到了书中的精华。

【评析】朋友往往是很好的老师,怎么说呢?因为每一个人都有他的长处和短处,长处是我所当学,短处是我的借鉴。交朋友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如果漫不经心地交朋友,或是只交一些酒肉朋友,很可能只学到朋友的短处,而学不到长处。如此一来,自己不但毫无长进,反而日渐退步,交朋友便成为有害的事了。因此与朋友交往,不要只想在一起游玩,应在言行举止中,观察朋友的长处,诚心诚意地学习。自己更要分辨什么是好的,什么是不好的,好的才该学,不好的不该学,那么无论什么朋友,对自己都是益友了。

我们读书,对于古圣先贤甚至当代圣贤的精辟理论,如果只是口诵心维,而不在日常生活中加以实践的话,并不能真正得到读书的好处。只有将书上的良言,付诸日常的应对进退、待人处世中,才是真正的“读书”。所谓“尽信书不如无书”,不能活用书中的知识,成为日常生活的智慧,难免也会变成不知变通、迂腐守旧的“冬烘先生”了。

人生不过百懿行千古流

【原文】在世无过百年,总要作好人,存好心,留个后代榜样,谋生各有恒业,哪得管闲事,说闲话,荒我正经工夫。

【注释】恒业:恒久的事业。

【译义】人活在世上不过百年,总要做个好人,存着善心,为后人留个学习的榜样;谋生计是个人恒常的事业,哪有时间去管一些无聊的事,说些无聊的话,荒废了正当的工作。

【评析】人生不过百年,谁也活不了千岁,何苦不做个好人?偏要在这短短的百年中争强斗狠,弄得千年后还有人责骂。有什么利益能超过百年,带进棺材的?偏有人要为了一些小利,把自己的心肝都弄黑了!做个好人就算活不到百年,也会快活舒坦;存着恶心就算活了千年,仍是祸害一个。

每个人,一生都有自己的工作和自己想要完成的理想及目标。生命并不长久,禁不起旁骛浪费,往往一耽误,时间已经所剩无多。若要一生无憾,最重要的便是不要把生命抛掷在一些无意义的闲事上。生命要有意义,就要把分秒都花在最有价值的事物上!

教于幼正大光明,检于心忧勤惕厉

【原文】教子弟于幼时,便当有正大光明气象;检身心于平日,不可无忧勤惕厉工夫。

【注释】气象:气概,人的言行态度。检:检讨,反省。身心:身指所言所行,心指所思所想。忧勤惕厉:担忧不够勤奋,戒惧无所砥砺。

【译义】教育晚辈要从幼年时开始,便培养他凡事应有正直、宽大、无所隐藏的气概;在日常生活中时时反省自己的行为思想,不能没有自我督促和自我砥砺的修养。

【评析】一个人的成功和失败,往往决定于他的人格。而人格的形成,又往往决定于童年的教养。因此,教养孩子,必须自幼时就培养他养成良好的习惯,形成光明磊落的人格及正直宽大的胸怀;那么长大以后,无论是何种境况,他总能保持一种雍容大度的气质。

在平日的为人处世中,便要养成随时自我反省的修养,所谓“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总可以由身心两方面来反省:所作所为上,是否有怠惰而不够勤奋的地方呢?如果有这种现象,还不觉得忧心,若不是对不起别人,就是对不起自己的生命了;所思所想上,是否缺乏自我砥砺的警惕呢?如果有这种情形,那么便失去了向上的生命力。没有进步便是退步,怎可不随时自我警惕呢?

本篇前段言幼童的教养,后段言成人的修养,都由思想品德要求起,十分重要。

心正则神明见,耐苦则安乐多

【原文】人心统耳目官骸,而于百体为君,必随处见神明之宰;人面合眉眼鼻口,以成一字曰苦(两眉为草,眼横鼻

直而下承口,乃苦字也),知终身无安逸之时

【注释】统:总管。官骸:五官身体。百体为君:指心为全身之主宰。宰:治理。

【译义】心统治着人的五官及全身,可以说是身体的主宰,一定要随时保有清楚明白的,心思,才能使言行不致出错。人的脸是合眉、眼、鼻、口而成形,若将两眉当作是部首的草头,把两眼看成一横,鼻子为一竖,下面承接着口,恰巧是一个“苦”字。由此可知,人的一生是苦多于乐,没有安闲逸乐的时候。

【评析】宋儒讲“存天理,去人欲”,专在一个“心”字上下功夫;佛家说“万法惟心”一切法皆由心起。人的一切言行思想,全凭心意的好坏而决定。若以全身器官比喻为百官,心便是君王。君王昏昧,朝政必然混乱,天下就会大乱。君王若清明,朝政必然合度,天下就会太平。所以要时时保持“心”的清楚明白,行为才不会出差错。

人总是喜欢追求快乐,但是,明明“苦”字就写在人的脸上。若是以为人生原本当乐,那么自然感到生命中许多逆境实是苦不堪言;若能想人生本是苦多于乐,反而能在逆境中勇于承担,不以为苦,在顺境中不滞不迷,小有成就即快乐。

敦厚之人可托大事,谨慎之人能成大功

【原文】敦厚之人,始可托大事,故安刘氏者,必绛侯也;谨慎之人,方能成大功,故兴汉室者,必武侯也。

【注释】刘氏:指汉高祖刘邦。绛侯:周勃,汉沛人,佐高祖定天下,封绛侯。武侯:诸葛亮,字孔明。助刘备败曹操,建国蜀中,与魏、吴成三国鼎立之势。

【译义】忠厚诚挚的人,才可将大事托付给他,因此能使汉朝天下安定的,必定是周勃这个人。惟有谨慎行事的人,才能建立大的功业,因此能使汉室复兴的,必然是孔明这般人。

【评析】周勃为人质朴刚毅,而又老实忠厚,这种人之所以可以托以大事,是因为他不会变心。人的心意是很难捉摸的,若是心思灵活,而又不够忠心,往往在政治上成为两头倒的墙头草,在社会上成为图利弃友的人。所谓可以托大事,是表示相信他不会出卖自己。因此,无论是交朋友或是纳部属,都需要像周勃这样忠厚的人。然而,汉高祖那样称赞周勃,其中却有很深的政治意义在里面。

至于“谨慎之人,方能成大功”,这是以孔明来作例子。事实上,孔明辅佐刘备,很多人都只注意到他的神机妙算,以为非常人所及,若是仔细推究起来,无非是他谨慎过人罢了。为大事最需要谨慎,一步都错不得,往往一步之差,全盘皆输。孔明便是掌握了这一点,再加上他原有的智慧,所以才能助刘备成三分天下之局。否则以刘备一无所有之身,凭什么与强大的曹操和孙权并立呢?

不为富贵而动,时以忠孝为行

【原文】自家富贵,不着意里,人家富贵,不着眼里,此是何等胸襟;古人忠孝,不离心头,今人忠孝,不离口头,此是何等志量。

【注释】胸襟:胸怀和气度。志量:志气和度量。

【译义】自身富贵显达了,并不将它放在心上,或时时刻意去显示自己高人一等。至于别人富贵了,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