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书吧

下书吧>容斋随笔卷五原文及翻译 > 第41章(第2页)

第41章(第2页)

今世所传扬子云《轩使者绝代语释别国方言》,凡十三卷,郭璞序而解之。其末又有汉成帝时刘子骏与雄书,从取《方言》,及雄答书。以予考之,殆非也。雄自序所为文,《汉史》本传但云:“经莫大于《易》,故作《太玄》;传莫大于《论语》,作《法言》;史篇莫善于《苍颉》,作《训纂》;箴莫善于《虞箴》,作州箴;赋莫深于《离骚》,反而广之;辞莫丽于相如,作四赋。”雄平生所为文尽于是矣,初无所谓《方言》。《汉·艺文志》小学有《训纂》一篇。儒家有雄所序三十八篇,注云:“《太玄》十九,《法言》十三,乐四,箴二。”杂赋有雄赋十二篇,亦不载《方言》。观其答刘子骏书,称“蜀人严君平”,按君平本姓庄,汉显帝讳庄,始改曰“严”。《法言》所称“蜀庄沈冥,蜀庄之才之珍,吾珍庄也”,皆是本字,何独至此书而曰“严”。又子骏只从之求书,而答云:“必欲胁之以威,陵之以武,则缢死以从命也!”何至是哉?既云成帝时子骏与雄书,而其中乃云孝成皇帝,反复抵牾。又书称“汝、颍之间”,先汉人无此语也,必汉、魏之际,好事者为之云。

纵臾

《史记·衡山王传》:“日夜从容王密谋反事。”《汉书》传云:“日夜纵臾王谋反事。”如淳曰:“臾读曰勇,纵臾,犹言勉强也。”颜师古曰:“纵,音子勇反。纵臾,谓奖劝也。”扬雄《方言》云:“食阎、怂恿(音与上同),劝也。南楚凡己不欲喜,而旁人说之,不欲怒,而旁人怒之,谓之食阎,亦谓之怂恿。”今《礼部韵略》收入,《汉》注皆不引用。

揔持寺唐敕牒

唐世符帖文书,今存者亦少,隆兴府城内总持寺有一碑,其前一纸,乾符三年,洪州都督府牒僧仲暹;次一纸,中和五年,监军使帖僧神遇;第三纸,光启三年十一月,中书门下牒江西观察使。其后列衔者二十四人,曰:中书侍郎兼兵部尚书平章事杜逊能,门下侍郎兼吏部尚书平章事

孔纬,此后检校左仆射一人,检校司空二人,检校司徒八人,检校太保三人,检校太傅一人,检校太尉三人,检校太师一人,皆带平章事著姓,太保兼侍中昭度不书韦字,检校太师兼侍中一人,太师兼中书令一人,皆不著姓,舍杜、孔、韦三正相之外,余皆小书使字,盖使相也。后又有节度使钟传两牒,字画端劲有法,如士人札翰,今时台省吏文不能及也。嘉祐二年,洛阳人职方员外郎李上交来豫章东湖,见所藏真迹,为辨之云:二十一人者,乃张浚、朱玫、李福、李可举、李罕之、陈敬瑄、王处存、王徽、曹诚、李匡威、李茂贞、王重荣、杨守亮、王镕、乐彦祯、朱全忠、张全义、拓跋思恭、时溥、王铎、高骈也。而注云:“见《僖宗纪》及《实录》。”以予考之,自三相及拓跋、乐颜

祯、时溥、张浚、朱全忠、李茂贞诸人外,如李克用、朱瑄、王行瑜皆是时使相,不应缺,而朱玫、王铎、王重荣、李福皆已死,所谓太师中书令者,史策不载,唯陈敬瑄检院此官而兼中令,最后者其是欤?他皆不复可究质矣。

禁旅迁补

国朝宿卫禁旅迁补之制,以岁月功次而递进者,谓之排连。大礼后,次年殿庭较艺,乘舆临轩,曰“推垛子”。其岁满当去者,随其本资,高者以正任团练使、刺史补外州总管、钤辖,小者得州都监,当留者于军职内升补,谓之转员。唯推垛之日,以疾不趁赴者,为害甚重。绍兴三十二年四月,予以右史午对时将有使者,与上介张才甫同饭于皇城司。有一老兵,幞头执黑杖子,拜辞皇城干办官刘知,泣涕哽噎,刘亦为恻然。予问其故,兵以杖相示,满其上皆揭记士卒姓名营屯事件。云身是天武第一军都指挥使,曾立战功,积官至遥郡团练使,今年满当出职,若御前呈试了,便得正任使名,而为近郡总管、不幸小疾,遂遭拣汰,只可降移外藩将校,在身官位一切除落,方伏事州都监听管营部辖。三十年勤劳,一旦如扫,薄命不偶,至于如是。坐者同叹息怜之。按崇宁四年有诏,诸班直尝备宿卫,病告满尚可疗者,殿前指挥使补外牢城指挥使,盖旧法也。

六言诗难工

唐张继诗,今人所传者唯《枫桥夜泊》一篇,荆公《诗选》亦但别有两首,乐府有《塞孤》一篇。而《皇甫冉集》中,载其所寄六言曰:“京口情人别久,扬州估客来疏。潮至浔阳回去,相思无处通书。”冉酬之,而序言:“懿孙,予之旧好,只役武昌,有六言诗见忆,今以七言裁答,盖拙于事者繁而费。”冉之意,以六言为难工,故衍六为七,然自有三章曰:“江上年年春早,津头日日人行。借问山阴远近,犹闻薄暮钟声。”“水流绝涧终日,草长深山暮云。犬吠鸡鸣几处,条桑种杏何人?”“门外水流何处,天边树绕谁家。山绝东西多少,朝朝几度云遮。”皆清绝可画,非拙而不能也。予编唐人绝句,得七言七千五百首,五言二千五百首,合为万首。而六言不满四十,信乎其难也。

杯水救车薪

孟子曰:“仁之胜不仁也,如水胜火,今之为仁者,犹以一杯水救一车薪之火也,不熄,则谓之水不胜火。”予读《文子》,其书有云:“水之势胜火,一勺不能救一车之薪;金之势胜木,一刃不能残一林;土之势胜水,一块不能塞一河。”文子周平王时人,孟氏之言盖本于此。

诎一人之下

萧何谏高祖受汉王之封。曰:“夫能诎于一人之下,而信于万乘之上者,汤、武是也。”《六韬》云:“文王在岐,召太公曰:“吾地小。’太公曰:‘天下有粟,贤者食之,天下有民,贤者牧之。屈于一个之下,则申于万人之上,唯圣人能为之。’”然则萧何之言,其出于此,而《汉书》注释诸家,皆不曾引证。

秦汉重县令客

秦、汉之时,郡守县令之权极重,虽一令之微,能生死人;故为之宾客者,邑人不敢不敬。单父人吕公善沛令,辟仇从之客,沛中豪杰吏闻令有重客,皆往贺。谓以礼物相庆也。司马相如游梁归蜀,素与临邛令王吉相善,来过之,舍于都亭。临邛富人卓王孙、程郑相谓曰:“令有贵客,为具召之,并召令。”相如窃王孙女归成都,以贫困复如临邛,王孙杜门不出。昆弟诸公更谓王孙曰:“长卿人材足依,且又令客,奈何相辱如此!”注云:“言县令之客,不可以辱也。”是时为令客者如此。今士大夫为守令故人,往见者虽未必皆贤,岂复蒙此礼敬。稍或戾于法制,微有干托,其累主人必矣!

之字训变

汉高祖讳邦,荀悦云:“之字曰国。惠帝讳盈,之字曰满。”谓臣下所避以相代也。盖“之”字之义训变。《左传》:“周史以《周易》见陈侯者,陈侯使筮之,遇《观》之《否》。”谓《观》**变而为《否》也。他皆仿此。

(本章完)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