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冲锋枪的配置,原本李光宗是打算按照1战中德国步兵,10比1的比例配属冲锋枪的,这样一来可以保证步兵最大的火力输出,可以更好的压着敌军。
但可惜理想是丰满的,现实是残酷的。
截止现在,北洋设计局与盛京兵工厂也不过才生产出了总共不到150支冲锋枪。
就算是全投放到李云龙这个师中,也不过是能让一个连装备2到3支的样子,这种比例远远低于李光宗的机会。
同时如此低的比例让李云龙不得不好好珍惜这些来之不易的“子弹喷射器”和持有它的冲锋枪手。
为此,李云龙专门命令各连成立了以一名冲锋枪射手为主的5人战斗小组。
在小组中,其中一名冲锋枪射手携带一支99式冲锋枪,与他一起作战的将是弹药手兼副射手,考虑到冲锋枪的射速问题以及伤兵的替换。为每支冲锋枪配一个副射手将是十分必要的。
而小组剩下三个人则是手持步枪提供保护的掩护力量,用于应对肉搏战和其它突发情况,这三个人除了每人一支步枪以外,都携带有手枪。
在防守方(北洋)紧锣密鼓的增强乌兰察布的防御之时,身为进攻方的俄军也没有闲着。
乌兰察布城,这个北洋仓促组织起来的防线却挡住了上万的俄国哥萨克骑兵和大量的蒙古叛军。
无数的俄军在北洋机枪和速射炮组成的防线下碰的头破血流。
在经过数次佯攻和侦察后,俄国军官们得出了一个结论,那就是如果想要攻破北洋的防线,那么就需要大量的炮兵单位和足够多的炮灰。
前者是对北洋阵地进行压制和摧毁。而后者则是用茫茫多的士兵用鲜血和生命将对方的防御兵力从复杂的堑壕体系中一点点赶出来或者消灭掉。
所以在多次进攻不利后,俄军停了下来,他们在等,等待更廉价的炮灰和更多的支援!
虽然无论是贵族眼中的“灰色牲口”还是作为专职佣兵的哥萨克骑兵。他们已经够廉价的了,但是在血腥的堑壕战和巷战中依然不够用。
所以俄国人需要更加廉价的炮灰,而这些廉价的炮灰就是被外蒙古亲王们所裹挟的蒙古私兵。
俄国人十分愿意用这些人的性命去换北洋的子弹和炮弹!反正这些外蒙古人死多了,对于自己将来控制外蒙古也更有利,这简直是一举两得。
而炮兵增援则多是M1897式75mm加纳速射炮和一些俄国人自制的臼炮。
虽然重炮稀少,但是俄国人对自己的这次进攻还是信心十足的。除了他们发现北洋的重炮同样稀少外,最大的倚仗就是俄国陆军搞出来的轻炮伴随步兵突击的战术。
在这套理论中,俄国人对于那些75mm以上的重炮持轻视态度。除了因为这些武器造价昂贵消耗巨大外。他们认为将大量轻炮推进到可以抵近射击的距离用火力密度消灭对手的碉堡后用海量的步兵冲破对方防线是最好的。
而且吸收了甲午战争中清日双方的经验教训,俄国人也尽量多的装备了机枪。虽说因为距离和运输问题导致俄国人的机枪数量依然无法和北洋李云龙部相比,但是比当年的日本人可要强多了。
而为了应付战壕争夺战,俄国人也大量配备了手枪,并且也有为莫辛纳甘换装大弹夹来提高火力持续性的。(1战德国人就使用过20发弹夹的毛瑟步枪,但是因为闭锁困难,实际效果大打折扣。)
同时俄国任人还尽量增加了他们的臼炮数量。虽说榴弹炮的性能更好,但是俄国人本身还是信赖结构简单耐用的武器。
所以他们没有向北洋那样装备大量的新式迫击炮,而是使用了相对原始的臼炮。这种比较沉重。发射困难,射程又不远的武器在未来的战争中给俄国人带来了不少麻烦,当然这是后话,现在不提。
对着时间的流逝,终于来到了1896年的11月15日,在俄国远东舰队折戟东太平洋的半个多月后,北洋和俄国双方的第一场陆军较量也在广阔的内蒙古高原上拉开了序幕。
在晨光和满天的白雪中,俄国人准备着,他们把各种火炮推进事先准备好的炮巢中,随后所有参与进攻的俄国部队都下马充当步兵作战。他们顺着事先挖好的交通壕运动到前线,然后准备发起进攻。
自此1896年末最大规模的一场陆战正在缓缓拉开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