冲虚沉吟片晌,随即自袖中取出数枚印章,挑选好后间笑道:“我乃先帝太师。”
太师乃一品之尊,乃朝廷对重臣、高士的加封,象征恩宠,并无实权。
靳南应道:“下官自当力挺太师。”
冲虚微微点头,目光掠过静候陛下的沙正浩,心中暗忖这老狐狸又在盘算何等诡计。
沙正浩与冲虚虽无血海深仇,却小摩擦不断,私下里相互施咒。
“陛下驾到!”
吴公公的声音在殿内响起,群臣肃立,恭迎庆明帝驾临。
庆明帝登上龙椅,百官俯身叩拜,齐声高呼“万岁”三次。
自昊王首倡“万岁”三呼,前朝太子与群臣相继效仿,至崇仁帝与庆明帝时,此习俗已成定例。
百官私下里免不了嘀咕,言道朝堂之上净是些阿谀奉承之流,文人士大夫的傲骨荡然无存。
然而,一旦置身朝堂,却无人敢于直言此事,众人心中清楚,陛下大致好这口。
若是真有人斗胆上书,那繁复的礼节终将被简化,而陛下在人前或许会大方赞美,背后却难以避免暗中的龃龉。
即便陛下心胸宽广,不以为意,却也难阻某些人在隐蔽处表忠诚、颂万岁,宫廷内的角逐比之他处更为激烈百倍。
冲虚于殿堂之上顿觉局促,坐在金色御座上进退维谷,起身行礼显得多余,悠然抚须又显得不够庄重。
然而,庆明帝并未理睬群臣,几步疾行,竟自玉石台阶走下,主动向冲虚致意:“曾皇叔祖不用多礼,朕久闻您盛名,您乃皇室中难得一见的修行奇才。”
天昌道宫当前引领道门,更有上仙祖师坐镇,冲虚的地位也随之水涨船高。
昔日庆明帝登基之时,道门旗帜鲜明地表示支持,因此对冲虚尤为亲厚。
冲虚闻言,面上微泛红晕,自己在皇族中的声誉实则不佳。
“陛下过誉了,老臣微末成就,皆因朝廷鼎力支持。”
两位权谋高手互相客套了两句,庆明帝这才重返龙椅,与百官对坐。
“众卿平身!”
随后,议及朝中诸多杂务,多数效仿大桂之变,惹来不少纷扰。
大尧国人口数以亿计,十六州每日待决之事纷繁复杂,从边疆叛乱到寻常死刑的批准,无所不包。
庆明帝不及陆子刑那般分身有术,只能一件件亲自裁断,直至日上三竿,才将一切打理妥当。
“有本早奏,无本退朝!”
吴公公的话音刚落,百官正欲俯身告退。
冲虚从金光闪闪的金椅上站起,朗声道:“陛下,微臣有要事启奏!”
庆明帝对此并不感到意外,熟知冲虚素来无事不登三宝殿的性格,今日造访明政殿,必然是有所求于朝廷。
“皇叔祖但说无妨。”
冲虚正色言道:“陛下,臣恳请大尧派遣文武贤能,援助大齐的建国大业。”
“大齐?”庆明帝心中升起疑惑,目光转向一旁的吴公公。
吴公公身为内务司之首,负责为皇帝监听四方动向,当即答道:“回陛下,老奴愚钝,未知这大齐所指何方。”
群臣亦是一片茫然,交头接耳,纷纷询问大齐究竟是何处。
冲虚详述道:“陛下,大齐处于筹备阶段,尚未正式立国。眼下,大齐已控制了鹿林渊的周边地带,并逐步向青州内陆扩展,人口已逾数百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