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匹敌对夏侯琢说道:“若敌军不退,再打半个时辰,敌军士气必然衰败,半个时辰后,下令城墙上的床子弩,一律往最远距离攻击,阻挡后续敌军,令敌胆寒,夏侯,若有把握,可带一支军从东城出去,绕路到敌军侧翼,此战可获大胜。”
夏侯琢道:“可是大雨之内,敌军主力何在,并不清楚。”
唐匹敌道:“敌军大队人马没在城外,我推测尚且还在远处,若敌军主力已到的话,他们就不会只攻南城,既然想趁着大雨突袭,大军又到,最起码会猛攻东城南城,现在只攻南城,攻城之敌应该只是青州军前军队伍。”
唐匹敌继续说道:“他们只有数万军,若分开进攻,兵力摊开就显得太薄弱,所以选择攻打最近的南城,青州节度使崔燕来,传闻此人谨慎,不会一下就把全部兵力投入进来。”
夏侯琢道:“那我现在就去东城。”
“你不能去。”
唐匹敌道:“你是一军主帅,万一有什么意外,立刻军心涣散,你把城中所有骑兵给我。”
夏侯琢道:“不行,我不能让你去冒险。”
唐匹敌笑道:“难道我就不怕死的吗?你应知道,我从不干没把握的事,不装没把握的……”
夏侯琢大笑起来,可还是摇了摇头道:“城中可以用作骑兵的战马不过一千五百,之前在滹沱河设伏,城中的驽马都拉了去也才凑齐四千之数。”
“一千五百足以。”
唐匹敌道:“莫要忘了,敌人看不清。”
唐匹敌把身上蓑衣脱了,抓了一根木杆长枪在手,他看向夏侯琢道:“下令吧。”
夏侯琢嗯了一声,好奇地问道:“你的铁枪呢?”
唐匹敌微笑道:“城外之敌,不配我用铁枪。”
半个时辰后,唐匹敌已经集结了一千五百骑兵在东门等候,城墙上跑下来人告诉他,不见东城外有敌军,唐匹敌随即下令开城门,并且派人到北门等着。
一千五百骑兵跟着他出城,大雨之中,唐匹敌命令骑兵不要加速,尽力保持队伍阵型完整,等听到喊杀声之后这才发力。
队伍从青州军一侧出现,他们就是压垮青州军进攻队伍士气的最后一根稻草。
雨中数不清的骑兵冲至,青州军以为中了埋伏,侧翼先溃败,拔腿就跑。
侧翼乱了,后队也乱,然后是前队,林以太听闻侧翼有骑兵攻击,他的心也乱了,只好下令退兵。
唐匹敌在城外冲杀一阵,并没有直冲敌阵,一千五百轻骑若是陷入敌军大队人马中,那就和活靶子没有区别,他们不断的在敌军侧翼来回扫过,像是剐刀一样,一层一层的从外围往下剐人命。
见青州军已退,唐匹敌立刻下令吹角回城,他们没有从东门返回,一路跑到北门进城。
说来也巧了,一场恶战之后,天空逐渐放晴,雨停了下来,云层慢慢打开了一条一条的缝隙,一束一束阳光好像剑一样直刺大地。
站在城墙上的人们看着外边,泥泞的大地上倒着数不清的尸体。
那如剑一般的阳光照在地面上,这画面又美的好像不是人间,这种美,是地狱之美,大雨为山河洗尘增色,人显得那么无足轻重。
青州军至少损失了几千人,退回去的队伍带着一身的泥泞颜色,他们回望城墙上的冀州军,冀州军也在看他们,只是截然不同。
城墙上的冀州军在欢呼,声音一浪高过一浪,青州军则沉默着离开,每个人都表情都很不好看。
唐匹敌回到南城的时候,外边的青州军已经退的很远,夏侯琢见唐匹敌回来,上去就了唐匹敌一个熊抱。
两个人站在城墙边缘处看着外边,夏侯琢沉默了很久后说道:“也许用不了多久,整个天下,都会知道你唐匹敌的大名。”
唐匹敌笑了笑,并没有说话。
夏侯琢道:“如果是你领青州军的话,你会如何攻打冀州?”
唐匹敌道:“冀州这样的坚城,只要粮草丰足,哪里能轻易打下来,若要破城,最好的办法就只能是里应外合。”
夏侯琢一怔,他侧头看向唐匹敌:“崔家的人,应该早有准备。”
唐匹敌笑道:“可是崔家的人也没有料到,他们的大军会冒雨攻城,所以没有任何举动。”
夏侯琢又问:“以后呢?”
“不外乎放火。”
唐匹敌道:“待青州军大军攻城之际,崔家人在城中四处放火,趁乱若是能夺取一座城门的话,便可引青州军入城,这种事,可想的法子本就不多,还有就是……杀了你。”
夏侯琢道:“那我去屠了崔家。”
“别。”
唐匹敌道:“崔家的人,如不出意外的话能藏的早就已经分散藏好,崔家大宅里,也就只剩下一些下人了,你此时带兵去崔家,只会让城中其他各家人心惶惶,这会逼的其他人也想投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