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月十五,元宵佳节。
这是自罗天生离开太岁山罗刹岭,外出历练的第二个年头,也是奚青青天下行走的第二个年头。
前段时间,大衍风雨飘摇,皇位更替,国内不少宗门或是被清整,或是在限修行令的推行之下而息事宁人;大势所趋之下,整个大衍境内,似是在三个月大刀阔斧的改革过程之中变得稍显和睦。
然而一切仍是百废待兴,大衍的理念尚且还需有朝一日。
都说正月十五闹元宵,人约黄昏赏花灯。大衍都城地处水乡,山水秀丽、园林典雅、河网密布,其小桥流水人家的特色闻名天下。
纵横交错的河面上漂浮着无数河灯,河畔亦有千万盏繁灯如同烨烨星光点缀在树下廊前,灯火辉煌,灿烂如昼。月光斑驳,泼洒平稳如镜的河面上,如同洒下一片氤氲的霞光,波光荡漾,回旋扩散,好似天空成了飞霞的河,河水成了映霞的天,当真是水天一色,光射彩掩。
河灯随波逐流,变成一条条闪光的星带,灯火点点,闪烁荡漾,犹如一颗颗色彩斑斓的珍珠,两岸千万盏灯彩照耀川陆,形成一幅绮丽壮观的水上灯景。
都城内外,百万人家,家家门前挂着春灯,堂上悬着花彩。放眼望去,竟似火树银花不夜天,好一副万家灯火的盛世景象。
此时,明月高悬。城河两岸,沙戏灯、马骑灯、火铁灯、架儿灯、象生鱼灯、一把蓬灯,人物满堂,种类繁多,各式花灯点缀的大衍都城宛如仙境。
城中万民欢腾,摩肩接踵,街填巷塞。各般跑旱船、踩高跷、鼓吹弦索、社火百戏、马戏杂耍……竞相演映,不时引得潮流如涌的人群发出阵阵喝彩声。
大衍闻名天下的衍圣山亦是热闹非凡,因那从龙之战而元气大伤的衍圣宫,经过三个月时间的休养生息,尚且算是恢复不少;此时,高约十数丈的夫子塔层层结灯,灯火辉映下,映照的方圆数理如同白昼。
夫子塔的塔顶之上,赫然站着一个十七、八岁,身着嫩黄色衣衫的少女。
那少女长发随风,衣决飘飘,在点点灯光与那皎皎月光的映射下,好似不染风尘的神仙,引得衍圣宫内一众弟子抬头望见,便骚动不已,竞相争看。
她正是灵树观弟子,当今天下行走,奚青青。
三月前,她与师父陈观桐亲眼目睹了罗天生与大夏龙图两朝大军,以及谋逆叛乱的琅琊海阁以及一众离经叛道的宗门山派的护国一战,自是担忧不已,同样也雀跃不已。
罗天生越来越强了,而她却好似止步不前,渐渐只能观望罗天生的背影了。
这不由得让她心里稍感一息失落,但是转念便又有无穷的斗志自心底攀升,从她离开灵树观继续天下行走之事至今,也已是三月有余,但仍是放不下牵念着罗天生的那颗心儿,蓦地便来到这衍圣宫,国子监。
她知道,罗天生已是国子监大祭酒,享皇室俸禄,终日住在寝居里闭关修炼,为之后前往中土神洲而做充足的准备。然而,她初尝爱情滋味,一颗芳心全然系在了罗天生的身上,如今便要和罗天生分别,就像是丢了魂一般,无论做什么都全然提不起精神,只是每天板着指头期算着与罗天生的十年之期还有多久才能到头。
而今已是元宵佳节,过了节便是罗天生前往中土神洲的日子。她早早来到大衍都城,怀着期待的心情,想要和罗天生见这一面。
然而,从早上到中午,从中午到傍晚,再从傍晚直到入夜,眼见已至亥时,明明罗天生就近在咫尺,反倒是她那颗又似激动,又似羞涩的心一直砰砰跳动不已,令她竟是着实不敢见罗天生这一面。
“天生,你要闭关到什么时候?”奚青青站在塔顶上,一双入水的眼眸里似是倒映着月光,静静的望着夫子塔底,兀自轻声言语道,“我只想见你一面,只需你走出来,让我远远的看上一眼便好……”
便在这时,塔底下的人群中又一次的骚动起来,奚青青顺着声响望去,只见不远处的天际上,又有一个少女踏空而来,那少女容颜甚美,且透着一丝狂野的英气,身上衣着不多,仅以一条斑斓锦缎遮掩玲珑丰腴的身段,一头金发长发随风飘荡,一双绿瞳碧如幽潭,浑然不似北陆中人。
少女飞掠而至,轻巧落地,顺手捋了一下头发,脸色无比冷漠,全身上下散发着丝丝狂戾的气息。
她所过之处,原本拥挤异常的人群竟然纷纷让出一条通道,直直走至夫子塔底,运起一口丹田气,大声喊道:“罗天生,你给我出来!”
话音落地,便令衍圣宫一众弟子以及夫子塔顶的奚青青,尽皆眼底闪过一丝讶色。
“她是谁啊?怎得直呼祭酒大人其名?”
“见她不似北陆中人,怕是域外人士吧,难不成是来寻仇的?”
“这也太猖狂了,真得当我们衍圣宫无人吗?这可是大衍都城,皇帝所在,谁人胆敢放肆?”
听那少女的话语,人群里不由得发出阵阵窃窃私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