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元璋登基以后,猪就变成了豚。
嗯,准确的说是猪就回归到了豚。
有朱瞻墉这个皇帝给豚背书,张升的积极性自然是非常的高。
京师大学堂农学院也希望借着这个养殖场的机会,让农学院有一个拿得出手的成绩。
双方一拍即合,这个事情自然是推进的非常快。
毕竟养殖场的修建,又不是什么大工程。
确定了地址之后,不用半个月就可以把基本的建筑都给搞定了。
甚至就连配套的饲料厂,也都快速的同步修建了起来。
张升这个家伙也很知道顺着杆子往上爬,朱瞻墉让他去搞养殖业。
他就隔三差五的去到京师大学堂,美其名曰找他请教。
并且,他还时不时的就去找自己的姐姐和姐夫,话里话外说的都是养殖场的事情。
这么一顿折腾,效果还真不是没有。
“瞻墉,只是这么一个养鸡场和养豚厂,就占地超过一千亩,是不是搞的太夸张了?”
朱棣这段时间没什么事情,身体虽然一直没有完全好,但是在颐和园附近转悠转悠还是没有问题的。
眼看着报纸上关于养殖业的讨论非常的激烈,他倒也升起了几分好奇心,拉着朱高炽和朱瞻墉去到了张升的养殖场。
“爷爷,大明现在的养殖业基本上还处于空白的状态,特别是养豚和养鸡产业,目前都没有形成任何的规模。”
“基本上都是农户自己在那里少量的养殖。”
“伴随着大明经济的发展,百姓对于肉食的需求肯定是不断的增加。”
“如果市面上一直都没有足够的鸡鸭豚等肉食提供,到时候肉类的价格肯定会不断大的上涨。”
“这对大明来说不是什么好事,更重要的是对提高大明百姓的身体素质没有好处。”
“在我看来,大明一年至少是需要几亿只鸡鸭,需要几千万只豚才够满足百姓日益增长的需求。”
“单纯的依靠百姓散养,连其中的十分之一都不能满足。”
“所以这个养殖场的规模,不是太大了,而是太小了。”
“舅舅的这个养殖场要是搞的好,完全可以进一步的扩大规模,并且在大明的许多地方都推广开来。”
“要是每一个州县都有大型的养殖场,那么大明百姓的餐桌肯定会变得更加丰富。”
“以前的时候,由于养殖鸡鸭什么的会消耗大量的粮食,不具备大规模养殖的可能性。”
“但是大明现在的粮食产量不断的增加,缺少粮食的情况已经大大的改善了。”
“甚至出现了谷贱伤农的情况,有必要进一步的丰富粮食的消耗途径。”
“这发展养殖业,不仅可以消耗一部分的粮食,还能丰富大家的餐桌,提高大明百姓的身体素质。”
“这是一箭三雕的事情,我们自然是要大力支持。”
“哪怕是报纸上有不少质疑的声音,也不应该受到影响。”
朱瞻墉洋洋洒洒的在那里说出了自己的见解,让旁边站着的张升很是感动。
这个外甥,是个好外甥啊。
当着两个太上皇的面,这么支持养殖业。
看来这一次自己把全部身家都压在了养殖业上面,应该是一次正确的选择。
“这么大规模的样子牲畜,万一出现疾病什么的,岂不是损失惨重?”
朱高炽为人比较慎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