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里有了猪,就是孩子们割猪草、挖野菜的最大动力,也是他们放学之后最常干的活儿。
因为连几岁的小娃娃都明白,把猪喂的胖胖的,到时候就能吃上肥美的猪肉。
撸榆钱的日子结束了,孩子们又开始挖野菜来填补单调的餐桌。
下午最后一节课,大家就已经蠢蠢欲动,小伙伴们早就迫不及待地交头接耳、计划着放学之后结伴去哪儿挖野菜。
放学的钟声刚一响起,同学们就以最快的速度拎起书包从教室里鱼贯而出,往家跑的同时大声叮嘱伙伴们到老地方碰头。
匆忙回家寻上筐子和铲子,到水缸里舀上半瓢凉水,‘咕咚、咕咚’一口气灌下肚。
出门之前不忘掀开笼布、从篦子上拿起一个苞米饼子,再去仓房里,踮脚拽下来一个用麻绳串着、挂在墙上的干咸菜疙瘩,然后急三火四的跑出家门跟伙伴们汇合。
村东头靠河沿那块地,因为返浆,泥土湿润,野菜长得最大、也最嫩,是大家首选要去的地方。
秋丫和娟子还没到上学的年纪,跟在放学回来的英子身后赶到的时候,大片地段早就被三三两两结伴而来的人给占据了。
有的低头走来走去认真寻找着,有的蹲在地上挖着的同时、眼睛不停地向四处撒摸着。
农历三月份,乍暖还寒,灰褐色的大地还是光秃秃的,只有零星几种野菜倔强地钻出土壤,绽放出几片翠绿的嫩叶。
英子意识到这片地里已经不会有太大的收获,野菜肯定被找寻得差不多了,决定带秋丫和娟子去更远一点的地方
果然,离家稍远的南面小树林,还没有人光顾,看着东一棵西一棵、刚萌发不久的野菜嫩芽,几个小姑娘像发现了宝贝一样,欣喜若狂。
这时节长出来的大多是耐寒的蒲公英和苣荬菜,因为还太小,所以要多带上一块根茎一起食用。
每找到一棵,先小心翼翼地用手拢住菜苗,把铲子顺着菜根深挖下去、再使劲一剜,然后拽住菜苗轻轻往上一提,就收获了一棵带着长长嫩嫩白色根茎的野菜。
这时候,娟子在不远处发现了一大片,赶紧朝秋丫和英子招手,见她俩没反应,急得呲牙咧嘴直跺脚。
一边往她俩跟前紧走几步,一边压低声音:“哎呀!你俩聋了咋地?快过来,这儿有……那么多。”同时迅速瞄了下四周。
惊喜的同时、几个人加快了手上的动作,生怕一会儿再有人来争抢……
天色不早了,眼看太阳就要落山了,今天收获不小,筐子已经满满的了。此时大家才感觉有些累了,开始去河沿土坎子那里找甘草或红根犒劳一下自己。
甘草的根茎延伸到地下,挖起来比较费劲,但是有的会在剥落了泥土的坎沿那儿暴露出长长的须根,可以作为小吃咀嚼甜味,还可以入药。
如果能找到一棵比较粗壮的主根、简直如获至宝。英子、娟子姐妹俩和秋丫,找到粗细不等的几棵,撸去外皮,到冰冷的河水里洗涮干净,顺带把满是泥巴的小手用细沙搓洗几下。
被苣荬菜根部流出来的白色浆液渍过的双手,会变得黑黑的、粘粘的,几天都洗不干净。
然后捧起清澈的河水吸上几口解解渴,起身挎着筐子边往家走边嚼着甘草,直到嚼成了棉絮状、已经没有了甜味才吐掉。
秋丫回到家里,把菜筐骄傲地举到父母眼前,母亲惊喜地喊了一句:“挖了这么多?我闺女真能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