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陛下,小臣有几点建议。首先,朝廷可以提供给百姓家禽幼崽,让他们饲养。这样,在蝗灾发生时,这些家禽或许能起到一定的作用。其次,蝗灾发生后,我们可以在田间地头多点燃几处篝火,以此消灭一部分蝗虫。最后,小臣打算向百姓收购蝗虫,一斤十文钱,这样,即使有再多的蝗虫,咱们大唐的百姓也有足够的动力去抓捕。
另外,小臣在古籍中曾看到,大唐的附属国林邑,虽然物资匮乏,但粮食却十分充足。据说他们的粮食多到田里都装不下,烂在地里了。我们可以考虑派人去林邑借粮,以备不时之需,这样,在面对蝗灾时,我们也能有足够的粮食进行赈灾。秦怀玉行礼说道。
“你收集蝗虫做什么用?”李世民疑惑地问道,“还有,林邑国的粮食真的那么多吗?”
“蝗虫当然可以用来做菜吃呀!”秦怀玉回答道,“小臣打算开个酒楼,推广炒菜,这蝗虫就是一道美味的菜肴。而且,陛下,蝗虫晒干后研磨成粉,皇后娘娘吃了对身体也有好处的。”
“林邑的粮食确实很多,”秦怀玉继续说道,“他们那里一年可以两到三熟,人少粮食多,吃不完。”
听到蝗虫可能对皇后的病情有帮助,李世民急切地问道:“怀玉,此言当真?蝗虫真的对观音婢的病情有帮助吗?”
“当然,”秦怀玉拍着胸脯说道,“如果您不信,可以问孙神医。蝗虫不仅对娘娘的气疾有疗效,对男子的身体也有益处。”说着,他给了李世民一个意味深长的眼神。
李世民疑虑地问道:“那你如何确保这蝗虫可以安全食用呢?”
“怎么保证能吃呢?”秦怀玉心想,即使在现代没有吃过,但也了解过历史。他记得李世民当初是生吃过蝗虫的,不禁想起他当时为了拉拢民心所说的那番话:“人以谷为命,而汝食之,是害于百姓。百姓有过,在予一人,尔其有灵,但当蚀我心,无害百姓。”说完,他便吞下了蝗虫。左右的人急忙劝阻说:“恐怕会生病,不可。”但李世民坚定地说:“所冀移灾朕躬,何疾之避?”于是吞下了蝗虫。从那以后,蝗虫就不再成为灾害。
当然,这些话是不能直接对李世民说的。
小臣会首先尝试食用,并邀请孙神医一同见证。皇家将由太子出面推广,这样百姓就会相信,蝗虫是可以食用的了。
李世民听闻秦怀玉的计划后,眼中闪过一丝赞赏,他点了点头道:“好,那就依你的计划行事。届时,朕会下令让百姓捕捉蝗虫,并让太子与你共同宣传食用蝗虫的好处。朕也会立刻派人前往林邑,希望能为大唐百姓带来福祉。”
虽然蝗灾尚未发生,但有了秦怀玉的策略,李世民现在已毫无惧色,相信这次蝗灾将不足为患。
“怀玉,辛苦你了,你先回去休息吧。明日要封赏卫国公等人,你也来上朝看看吧。”李世民对秦怀玉挥手说道。
“遵旨,明日定当准时上朝,臣告退!”秦怀玉回答道。
离开皇宫后,秦怀玉心中踏实了许多。他庆幸自己穿越到了唐初,若是在其他朝代,他未必有勇气如此直言不讳。若是在洪武时期,他此刻恐怕已经遭遇不测了。
秦怀玉回到家中,看到父亲端坐在厅中,连忙上前请安:“见过父亲!”他行礼说道。
秦琼紧盯着秦怀玉,声音严厉地质问道:“你知道你所做之事有多么鲁莽么?如果陛下认为你是在妖言惑众,那对于整个秦府来说,这将是一场灭顶之灾。”
原来,在秦怀玉进宫之前,他已经让黛玉给父亲送了一封书信。他特别嘱咐黛玉,必须在他走后才能交给秦琼。秦琼打开书信,看到秦怀玉提到的怀疑即将发生蝗灾,并决定去宫中进谏,这让秦琼感到汗流浃背。然而,秦琼觉得自己不便再次进宫,只能等待秦怀玉回来。
“孩儿不孝,让爹担忧了。”秦怀玉解释道,“但是,大丈夫有所为,有所不为。既然孩儿已经知道要发生蝗灾,如果躲着什么都不做,孩儿的内心难以安宁。”
秦琼沉声说:“为父知道你的勇气与担当,但你也必须明白,勇气并非盲目冲动,而是要知道何为可为,何为不可为。你今日之举,虽然勇气可嘉,但实在太过冒险。朝堂之上,一言一行都需要谨慎斟酌,否则便会引火烧身,甚至累及家族。你竟然还私自跑去找陛下进谏。”
秦怀玉低头默然,他深知父亲的话句句在理。他今日的所作所为,确实过于鲁莽了。然而,他也明白,他不能对即将到来的灾难袖手旁观。
“父亲,我知道我错了。但我不能眼睁睁看着百姓受苦而不去帮助他们。我相信,只要我们的初衷是为了百姓,为了大唐,陛下他一定会理解的。”秦怀玉抬起头,眼神坚定地与秦琼对视。
秦琼注视着秦怀玉,眼中流露出一丝赞赏。他知道,这个年轻的儿子虽然年纪尚轻,但已经拥有了坚定的信念和自己的坚持。他期待着,这个儿子在未来的日子里,能够继续坚守自己的信念,为大唐和百姓做出更大的贡献。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好吧,你去吧。记住,无论结果如何,都要坦然面对。你是秦家的儿子,你的背后是整个秦家。”秦琼拍了拍秦怀玉的肩膀,语重心长地说道。
次日早朝,秦怀玉怀着坚定的信念,准备迎接未知的挑战。
李世民原计划于今日对在这次大战中建功立业的臣子们进行封赏,然而事情并未如他所料。在他尚未宣布封赏之时,李靖却遭到了弹劾。
“陛下!”御史大夫萧瑀等人站出来说道,“臣等弹劾李靖治军无方,导致士兵胡作非为,劫掠百姓。此外,李靖在消灭突厥后,擅自处死了颉利的妻子义成公主。请陛下对李靖降罪,以儆效尤。”
李世民听后,面色严肃地向李靖询问:“卫国公,对于萧卿等人的弹劾,你有何反驳?”
李靖毫不犹豫地站出来回答:“回禀陛下,臣自知有罪,无需反驳。”
李世民果断地说:“既然如此,那原定的封赏就全部取消。卫国公李靖的功绩与过失相抵,既不赏也不罚。其余将领的封赏事宜,后续由礼部来安排。退朝吧!”
“臣等恭送陛下!”群臣齐声说道。
看到李世民如此处理,李靖心中稍感宽慰。他明白自己这次已无法再获得封赏,而且他也清楚,被封为王对他而言并非好事。因此,他在某种程度上对萧瑀的弹劾感到感激。
自此以后,李靖闭门谢客,专心致志地在家中创作自己的兵法。
与此同时,李世民回到后宫,心情愉悦地对皇后说:“观音婢呀!今日萧瑀这老家伙可真是帮了朕一个大忙啊!”
皇后长孙不解地问道:“二郎,此话怎讲?”
李世民解释道:“李靖得胜归来,已经晋升为卫国公,朕正在为如何封赏他而犯愁。封王似乎不太合适,封赏太轻又怕辜负了他的功劳和期望,赏太多又担心在未来的战争中难以再激励他。然而,萧瑀他们参了李靖一本,这样他的过错与功劳可以相抵,朕就不必为封赏之事过于纠结了。”
喜欢大唐:从攻略长公主开始请大家收藏:(www。cwzww。com)大唐:从攻略长公主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