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书吧

下书吧>刀尖上的爱情 > 第3章 西巡一(第3页)

第3章 西巡一(第3页)

映入郑大帅眼帘的不再是荒败的土堡子,而是沟渠纵横,良田相接,天低云高,草场丰茂。

王有良将军策马郑大帅身旁,满脸红光地介绍:“东家这是雪中送炭呐。此地乏人太甚,有这些劳力,许多事情好办。待这千户安顿下来,明岁即可沿大河向西,好歹先把中城恢复了。”

小伙计出身的王有良将军立马高坡,马鞭顺着夕阳摇摆,畅想往后几年屯点还要沿河向西拓展的盛景,准备彻底将阴山以南的广阔沃土拿下。

老黑亲随出身的郑全忠在前步行,亲自为郑大帅牵马。一张大脸被晒得黑里透红,却是满面欢喜,浑身发春。

振武军局面大好,郑守义心情振奋道:“此次俘兵五千,皆称精锐。只是人多,不敢放纵,且先让彼辈挖两年沟,磨磨性子才好用。给你五百,待熔炼妥当再看。”

王有良与郑全忠这哼哈二将皆道:“大帅放心。”

王有良、郑全忠被他放在这边城吃土,郑守义很觉亏欠这二位老伙计。可是要他换人,一时也找不到更好的人选。只能与哥俩商量,看看能不能多干几年。

其实王有良、郑全忠在这东城过得不错。

彼之砒霜,我之蜜糖。

这两位哥如今就是这东城一片天,并没有挪窝的打算。

至少眼下没有。

郑守义四下望望,总觉着少了什么,回忆半晌才一拍脑门,道:“唉,你这里那个老酸丁呢?怎么不见。”

王有良面色转为黯然,道:“死了。”

郑全忠转头补充说:“这厮年事本高,体弱些,今冬没了。”

在其所识不多的文人中,李山甫算是比较正面形象的一个。听说人已作古,回想那匆匆一晤,郑守义啧啧叹惋了两回。

又在东城视察了军马场里的畜牲,郑大帅就继续向西,再去天德军串个门。

从东城到中城这路沿途有见许多帐落,都是后来陆续投靠过来的小部落。种类繁杂,有党项,有鞑靼,有室韦,有回鹘,连散落在草原的契丹人都有。

休看东受降城的这支振武军只是个小营头,在这一亩三分地上已是说一不二的存在。何况身后还有个威震草原的郑二爷,这些过来乞活的牧人都很乖顺。

怎么叫做“乖顺”呢?

第一条,该交的牛羊老老实实送到东城,绝不短缺拖欠。其实要不很多,十一为准,遇有灾荒还可减免。

第二条,划给了牧场就不许乱跑越界,有灾有难可以陈情,但不许自行其是,不许胡闹。争抢牧场是绝不允许。

第三条,要服从征召,要指哪打哪,不许偷奸耍滑。

连年征战,郑大帅同样身心俱疲,这次出来主打一个放松,所以并不疾走。

草原上各色畜生很多,郑爷今天射只鸟,明日捉只猪,后天就下水抓条鱼。纵马狂欢,碰上哪个部落就往帐篷里一钻,与牧民们胡天胡地,惬意非常。

对付这些牧民,郑大帅真是驾轻就熟。

在中城的残垣附近稍作停留,王有良领百余骑陪同老东家一路视察。郑守义与王有良实地规划了中城将来怎样修复,怎样驻兵,怎样耕牧。然后继续起行,又走百里,提前得信儿的宋瑶将军就迎到了。

与上次相见,宋将军气色明显更佳。

靠上了辽王这棵大树,钱粮多少还在其次,主要是心态上宋瑶踏实不少。

老黑两次西征,给党项人留下了印象深刻。

如今在夏、绥、银、宥诸州,郑大帅那是响当当的一号人物。党项羌对这黑煞神是又惧又恨,生怕他哪天卷土再来,连带着对帮凶天德军也更加畏惧不少。

扯了这张老虎皮,宋瑶将军着实得下许多实惠。

李仁福虽得了梁超册封为检校太保、同平章事,可惜李太保民贫兵寡,老黑两次肆虐,他表现窝囊,导致威信大跌。于是不少部落离心离德,有向麟州折家靠拢的,有来投了天德军的。

借着这股东风,宋瑶也玩了一波顺昌逆亡,大大改善了天德军的处境。

如今东有强援南临孱弱,原本躁动的胡儿经过这轮“我爱大唐”思想教育活动,从心灵到身体都重新摆正了位置,大唐的代表宋将军当然心情舒畅。

寻了片林子野营。

帐篷搭了一圈又一圈,篝火点了一堆又一堆。

宋将军与郑大帅一人抱着个酒囊,围着火堆扯淡。

借着酒劲儿,宋瑶道:“郑郑……帅威武。柏乡大……啊破梁贼,再造大唐指指日可待。”

郑大帅袖子一甩,道:“少扯这些虚文。说说,这边有甚买卖好做?”

李老三倒是总把重振大唐挂在嘴边,李老大亦常以复兴大唐作为口号。但是,他老郑家祖宗造反起家,郑大帅对此就没啥兴趣。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