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永年闻言,顿时哀叹道:“糊涂啊,那宁古郡王再贤明,也和我王家有天大的过节,岂能善待我父子二人?”
听到父亲这么说,王羲正也默默低下了脑袋。
是啊,自家做了那买卖人口的勾当,宁古郡王又是个嫉恶如仇的性子。
见了又如何宁古郡王岂能相信一个罪人的话?
入了内城,诸葛哲代表李彻前来迎接,寒暄几句后,引着几人去府衙。
王永年没看到李彻,松了一口气的同时,忍不住嘲讽黄瑾:
“黄公公,得知朝廷来使,燕王出城相迎,这宁古郡王却是到现在还没露面。”
“看来他没那么在意朝廷威严,也没把你放在眼里啊。”
黄瑾看了他一眼,面无表情。
的确,相比于燕王的热情招待,李彻的态度就显得很平淡。
但黄瑾是何等人精,怎么可能因为王永年三两句挑拨之言,而失去了方寸。
各地藩王对待朝廷使节,向来都有两种面孔。
一种就像是燕王这样,礼节做足,宾尽主欢,以显示自己对朝廷的忠诚。
另一种就是像李彻这样,态度平淡,规规矩矩。
恰是如此,更能显示出李彻的问心无愧,没有什么隐瞒的心思,所以不屑于向使节献媚。
这两种态度其实都说明不了什么问题,就怕那种表面装傻充愣,实则内藏祸心的藩王。
黄瑾突然想起,去年从秦晋二王那里回来后的使节,都是一副讳莫如深的模样。
相比于四殿下和六殿下,这两位倒更像是在隐藏着什么。
而此刻的李彻,还在给监军部的准政委们上课。
“今天教给大家一个词,同志!”
“春秋时期,左丘明在《国语·晋语四》中对同志一词作了解释,即‘同德则同心,同心则同志。’”
是的,同志这个词古来有之。
在古代,同志与先生、长者、君等词的含义一样,都是朋友之间的称呼,代指志同道合的人。
建国初期,同志一词来源于苏联,意思也是拥有共同志向的人。
而近些年,这个词被严重污名化。
导致陌生人之间交流,失去了一个极其方便好用,且能迅速拉近距离的称呼。
“总之,同志这个词相比于同袍、同僚,在保留认同感和亲近的同时,又多了一份思想上的统一。”
李彻笑着看向众人:“日后大家互相称呼,不妨试着用同志代替官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