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吧,因为微信一个时候只能在一个设备上登录,如果这边不退掉,以后就在这里显示,在那里就不显示了。
于是,我把手机给他了,然后引出了一些争执。
儿子说,“我回来退出微信不行吗?你干嘛非要马上关掉呢?”
我表示了及时退出省电的想法,立刻被他反驳和嘲笑,意思是不可能怎么省电的,因为他还需要第二次打开进去,登录并退出。
然后,我在和他理论的时候,把我之前担心和焦虑的事情说出来了。“你总是用手机,你写作业就必须用手机?”因为上周他还用手机来查题目的做法的。
儿子立刻反驳道:“我用了很多次么?我用一次怎样呢?又不是很多!”
我立刻噎住了,是啊,最近用的并不多,只是上学期的时候比较多一些。于是我承认了,“确实最近不多,但以前比较多。”
我还强说,“我问问XX老师,如果今天的作业不会怎么办?要查询手机吗?”
儿子立刻搬出之前的事情来,“好,你和我说以前,那我就有的说了。”他提出上周我去学校的事情,说还没有处理完的,说不要我这周去学校了,然后说“你要和老师说就说好了。”
我知道,要是说起过往,儿子的话肯定更加多了。我发现我好像给自己挖了个坑……
他接着说到更久远的事情。
我没忍住,说了句,“你总是记的很清楚”,我知道心里有些些不屑,也有些悻悻的。
儿子怼了句:“你也总说过去的事情。”
后来,儿子再提上周的事情时,我就不接他的茬,只是说目前的状况。
再后来,我还是说最根本的东西,说,“儿子,就是平时是不能用手机的,你有备用的手机,但是不要用习惯了,以为平时就能用。另外,你偶尔需要和同伴联系,我觉得可以;还有偶尔需要查一下做题的方法,也是可以的!”
儿子说,“既然你都说可以了,那你刚才为啥那样说?以后,你觉得可以,就不要说那些话。否则就不讲道理嘛!”
我说,“我只是希望,你平时用手机还是要知道只是偶尔用,用完立刻就关机放好,不要总是拿在手里,放在房间里不拿出来。”
后来,对话就结束了。
儿子关门时有点点摔门的意思。
后来,出来说要吃个冰皮月饼,就吃了。
吃完后,说还有个题目不会做,说前次看过视频了,而且上课时老师又讲了一遍,但自己觉得还不是很清楚,还想看一下。我说好吧,你看吧。
然后,我突然想着能怎么帮帮他,就问他,是什么视频,发给我看一下。
后来他告诉我了,他去他自己房间看了,我在这边用耳机看着,大概知道他说的是怎样的题目了。
后来,他表示,还是不太清楚,算了算了,不看了。我表示说我大概看懂了,他问我“那你说说看,是怎么样做的?”
于是,我就把我理解的和他说了说,他也在中间问了问题,然后想了想,接着说,“我知道了,我再想想。”
后来,他回到自己的房间里,过了一会儿说,“我明白了!”
我高兴地回应:“那好!”
反思一下,先说其实孩子现在需要的是支持,他说他也告诉老师他不会了,但是还是没有搞懂,当然我不知道发生什么情况,或者老师能怎样地帮助他。但他现在没有搞懂,他也想要搞懂,所以会借手机看视频。
以前儿子也问我高中的题目,无奈离开学校太久,固定的解题方法完全不会,而且高中数学还挺难的,所以总觉得支持不到。这次通过和他一起看视频学习,然后给他讲讲,却帮助到他了。嗯,我不会,但我可以和你一起学习,一起切磋,这个方式还是可以的。我相信,有了这次的体验,可能以后这样的机会会更多一些的。
第二个反思的部分,就是我自己的沟通方式,或者说思考方式。不抓过去,应该是一个可以和儿子沟通的方法,但是我好像总是习惯于用过去的焦虑来应对目前的状况。其实,我就是对于儿子平时用备用手机这个事情早有焦虑,对于他上学期之前总是用手机来查题目早有焦虑。
儿子说得挺对,过去他用手机查题目很多,不代表现在,而且现在确实也查得不多。所以儿子看来,这个妈妈总是把过去拿出来说,而不看到现在的他早有改观了。
好吧,“活在当下”,老是陷入到过去当中,是我的一个思维习惯吧。老是抓着过去不放,我自己也不自知。这是我对自己又一次的“看见”!
“看见”自己,是我目前最主要的功课,然后“活在当下”吧!
喜欢和上高中的儿子一起成长请大家收藏:(www。cwzww。com)和上高中的儿子一起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