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众院士听过荀风的话之后,心中都凉了半截。
他们之前并未了解过弦论从何而来。
在他们的潜意识里,只是以为荀敬昌为了解决华夏物理学界面临的难题而凭借一已之力开创了一个新的物理学体系。
从不知道缘起竟然是量子力学。
“您的意思是杨老很早就发现了量子力学的方向出现了错误?”
“我还以为他老人家反对大型对撞机是为了省钱……”
众人议论纷纷了起来。
“可是希格斯粒子确实已经被发现了。”
“是错的吗?”
“所以一个量子物理一个世纪的努力都白费了?”
荀风道:“也不算是白费,在量子物理的理论体系之下,希格斯场是能够自圆其说的,就像现代物理学体系,虽然他有着局限性,但依旧将人类的科技达到了较高的水平。”
“因此,在这个自圆其说的量子物理体系之下,人类仍旧能够凭借其理论向前走相当一段距离,但无法彻底改变局面。”
“因为无论是现代物理学体系还是量子力学,始终都没有脱离人类这个观察者而独立存在。”
量子物理比现代物理学前进的一步是提出了不确定性。
但问题在于这个不确定性最终以概率的形式进行表现,
而概率又是通过薛定谔方程计算得出,
这就导致量子力学的不确定性,是经过计算之后相对确定的不确定。
通过计算规定了粒子在不同位置的概率。
可粒子从不以人类的意志而决定。
换句话说,量子力学最大的局限是站在人类视角之上,赋予量子了不确定特性。
而非可观的宇宙本身。
这是一个比较抽象的问题。
可能会有人说,薛定谔方程只是观测量子的一个方式。
它是在定义量子,而非决定量子。
还有人会说,难道量子在某个空间,会因为人类不计算而存在,因为人类计算而消失吗?
很遗憾。
答案是肯定的。
在弦论框架下,基本弦就是基本粒子。
基本弦的状态、频率、波长,会因为探测和计算而改变。
这里就出现了一个典型的荀敬昌悖论。
即,当你想要计算某个基本弦信息时,你将永远得不到这条基本弦的准确信息。
这说的意思是,假如你想要弄清楚一条基本弦,通常是用一部分参数来推算你想要的参数。
这就导致如果你要计算他,那一定要对他的一些参数进行探测,比如位置、比如末端粒子的状态,
但一旦你进行探测,那原来的弦频率就会遭到破坏。
在你探测的那一刻,基本弦就发生了变化。
以至于后面的推算,只能越来越错。
因此,在荀敬昌悖论之下,量子物理的局限性便越发明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