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书吧

下书吧>朕真的不务正业零点看书 > 第八十四章 富国以安天下强兵以诛不臣为盟主小飞毯贺(第2页)

第八十四章 富国以安天下强兵以诛不臣为盟主小飞毯贺(第2页)

松江府的事儿,只有俞大猷这条强龙才能管,才能做那块无论多大风浪,都不让松江府市舶司这条巨擘沉默的压舱石。

强龙才能硬压地头蛇。

松江府市舶司,就是俞大猷前往松江府的最大任务。

戚继光领京营,朱翊钧能用的之后俞大猷前往松江府以强压人,徐阶还田的事儿,绝对不会那么轻松。

朱翊钧将海瑞的奏疏拿了出来,和俞大猷详细的讲解了一番关于松江府开海事的规划,徐阶不是重点,重点是开海。

“廉颇老矣尚能饭矣,陛下天恩,臣赴汤蹈火以尝圣恩。”俞大猷接过了天子剑握在手里,俯首说道:“臣有三请,还请陛下应许。”

俞大猷要是唱高调,那朱翊钧怕是要失望,俞大猷提条件,那证明俞大猷对自己回京之事早有揣测,做了规划。

大帅就是大帅,跟明白人说话就是这么轻松。

“爱卿畅所欲言。”朱翊钧笑着说道。

“臣请三千南兵随臣南下松江府。”俞大猷提出了第一个条件,没有庶弁将基层军官,俞大猷就是强龙也过不了江,压不了地头蛇。

和戚继光的观点非常一致,军队的组织度,就是战斗力的基本保证。

“准。”朱翊钧点头说道:“戚帅那边会调拨三千南兵给俞帅。”

“臣第二请,请调广州都指挥佥事陈璘为臣佐贰,随臣前往松江府,陈璘有谋略,善将兵。”俞大猷专门提到了一个人,广州都指挥佥事正三品武官陈璘。

“这可是两广总督殷正茂掌心肉,俞帅这就要走了,怕是殷总督要气个半死,这是元辅先生的人,朕会跟元辅先生商议。”朱翊钧笑着说道。

殷正茂,两广总督,嘉靖二十六年进士,和张居正同榜出身,以南京兵部尚书兼任两广总督。

大风起于青萍之末,政局牵一发而动全身。

高拱门生、两广总督李迁,在两广做总督,平定古田苗民韦银豹、黄朝猛之乱,李迁却是屡战屡败,而李迁本人全无兢慎之心,屡误军机,骄逸丧败匪焰猖獗,期月被贼人连陷数县,乃是失土之臣。

张居正和高拱额决裂,就是两广总督人选上。

把两广总督交给了李迁,李迁却屡战屡败,被打的丢盔卸甲,而张居正以次辅的身份举荐了殷正茂这位同榜,高拱和张居正围绕着两广总督的人选,展开了激烈的交锋。

最终张居正大获全胜,殷正茂在隆庆五年末成为了两广总督。

因为关键时刻,李迁又输了,被隆庆皇帝下圣旨责令其原地致仕,开缺回籍,不必入京谢罪。

李迁打不赢不是什么奇怪的事儿,因为李迁到了两广总督就开始吃空饷,庆远报军五万,殷正茂到了地头,把庆远地面扒拉了下,满打满算就找到了三千老弱病残。

也就是说李迁就任两广总督平叛,就已经开始吃空饷了。

隆庆五年殷正茂到地方后,就发现了这里的复杂,内有苗民民乱外有倭寇滋扰。

殷正茂用了三年的时间,才让两广地区逐渐恢复了稳定,安定的方法就一个字—赢。

战事发生在哪里,殷正茂就赢在哪里。

而陈璘就是殷正茂手下的大将,屡建军功,现在为都指挥佥事,按照陈璘打仗的本事,怕是过不久就能独当一面,而俞大猷请陈璘为佐贰,也就是副总兵前往松江府地面,自然有他的用意。

这就是大明东南局面糜烂中,非常非常诡异的一件事,只要清丈,必闹倭寇。

这其中到底有没有因果关系,谁也没有证据,但事实的确如此,一旦朝廷开始了清丈,倭寇立刻就开始翻江倒海,俞大猷在防患于未然。

他岁数大了,哪怕是自己突染恶疾或者有敢挠公法,伤任事之臣者把俞大猷给伤了,那也有戎事方面的人才主持局面。

二来,需要一个独当一面的冲杀悍将,陈璘显然是一个不错的人选。

三来,陈璘是个悍将,在皇帝面前谈起,露露脸,混个脸熟。

胡宗宪、戚继光、俞大猷他们受的委屈,不能再让新生代的将领继续受了,打了胜仗还要被不断的罢免,言官只需要说几句,所有的功劳都被抹除的委屈,不能继续这样了。

富国强兵,这强兵二字,非一蹴而就,需要水滴石穿,量变引发质变。

“臣需要至少五年时间,三年练兵,两年安定,大明水师方有成效。”俞大猷给了一个具体的时间表,五年,他只需要五年的时间,就可以完成这一切,希望朝廷能给他这么久的时间。

“无不可,可顺延。”朱翊钧给了一个宽泛的回答,五年如果太短,那就十年,二十年,朱翊钧才十岁,他能等得起,但是这件事必须要办。

那都是朝廷的田!确切的说,那都是朕的田!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