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书吧

下书吧>开局震惊老朱txt > 第五十七章 专业人才(第1页)

第五十七章 专业人才(第1页)

“其实我这步迈得不算大。”打发走这几个一直在聒噪的文臣以后,厅堂里顿时清净了许多。朱桂让人上了两杯清茶,笑呵呵的对朱标说道:“大哥,咱们以前学儒,通篇都是在讲大道理和学问。”“这些道理有没有用呢?自然是有的。”“但大明疆域这么大,天底下的百姓这么多,不是光靠这些大道理就能过上好日子的。”“百姓们需要衣食住行,需要各种各样的商品和货物,而不是那些空洞无力的文字。”朱桂拉着朱标做了下来,言辞恳切的说道:“大哥,在我看来,咱们大明想要兴盛的话,各行各业都或不可缺。”“那么问题就来了,这么多行业,自然有做得好的,也有那做得差的,再加上行业性质不同,对人才的需求就会很大。”“我之前说过,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其实每一行也未必就一定能够出得了状元,这个时候就需要底下的人往上冲了。”朱标听得有些迷糊,问道:“可这和你开设学府有什么关系?”朱桂拍了拍手,笑着说道:“关系大了去啦。”“我之所以会开设学府,就是希望能够为各行各业都培养出足够的人才,因为只有当行业里的人才达到一定数量的时候,才会从里面涌现出真正的状元,带动整个行业都往前发展。”他给朱标做了个比喻。“大哥,咱们就以朝廷为例,朝廷的这些文武百官,全都是从科举考试中选拔出来的,自幼饱读四书五经,从小就接受儒家教育。”“按理来说,这样选拔出来的人才,应该能胜任朝廷的各种官职了吧,那些治国之策,也可以帮助大明强盛起来了吧?”朱标想到朝中那些官员,心中微微叹了一口气,摇了摇头。朱元璋和他都很清楚,朝堂上尸位素餐的情形比比皆是,没能力的官员不在少数,但这种情况,他们也没有什么好的办法。官员都是通过科举考试选拔出来的,科举乃是国家选才大典,你能说他们不好?“这个问题,其实很好解决。”朱桂语出惊人。“我倒并不是说科举制度不好,儒家的四书五经、圣贤道理自有它的独到之处,对于稳定大明统治是有很大好处的。”“然而要是想让大明更加强盛的话,就一定要做到术业有专攻,每一行都应该要有相应的人才。”“文臣可以当官,武将可以打仗,但偌大一个国家,并不是只有这两行,还有许许多多的其他行业。”朱桂端起茶杯喝了一口,他准备好好给朱标上一课。“治国是不能光靠文臣武将的,一定还要有专业的人才。”专业人才?朱标疑惑的问了一句:“这是什么意思?”朱桂笑着说道:“比如说有的人善于种田,那么他就是这个行当里的人才,可以带着大家一起收获更多的粮食。”“有的人精于算术,那么他就可以在好些个行业里面成为人才,比如说账房、户部等等。”“朝中的那些官员们,他们从小就学着如何去写文章,很多人写的文章花团锦簇、朗朗上口,乍一看还特别有道理,但靠着这样纸上谈兵的文章,是治不了国的,也没法让大明变得昌盛起来。”朱标若有所思,情不自禁的点了点头。他这些年也见过不少所谓的“才智之士”,话语间确实充满着自信与道理,写起文章来也是赏心悦目,令人赞叹,但往往这样的人到了实际要做事的时候,就会搞得一塌糊涂,最终难以收场。“纸上得来终觉浅,要知此事需躬行。”朱桂吟了两句诗,接着说道:“我开设这所学府,就是为了培养出更多的实干人才,而非以往的那种空谈人才。”朱标顿时乐出声来,他指着朱桂笑道:“你啊,真是太苛刻了,这要是让朝堂上那些官员们听见了,非得弹劾你不可。”若是按照朱桂这个说法,那朝堂上岂不几乎全是“空谈人才”?这话要是传出去让人给听见了,立马就要掀起一阵轩然大波!朱桂毫不在意,“我希望在将来,朝廷不再让只会夸夸其谈、写得一手好文章的这种官员出来做事,他们完全可以留在朝中,做一些务虚的工作。”“而那些拥有实干经验的人才,朝廷可以大力提拔起来,放到需要务实的地方去,让他们踏踏实实的做事,只有这样,才能实现大明的繁荣昌盛。”务虚?务实?朱标琢磨着这两个词,一时间竟然觉得颇有意味。“比如擅长种植之术的,可以让他去负责一地的粮食产业;善于商贸之事的,可以让他去管理一地的商业。这就叫做术业有专攻。”朱桂接着说道:“只要有这样专业的人在,这个行业就会发展的很好,即使遇到什么问题,他们也会迅速找出对策,重新回到正确的方向上来。”朱标听到这里,顿时有一种茅塞顿开的感觉,整个人豁然开朗。他激动的站起身来,神情有些兴奋。“十三弟,我明白你为何要开设这个学府了,哈哈,你说的确实很有道理。”朱桂心想,我还没说完呢,你就这么激动了?“大哥,大明选拔人才的方式,你我都很清楚,除了科举取士以外,别无他途。”“而在科举这条路上,又只注重四书五经,摒弃了一切杂学。”“这样选拔出来的官员,往往都只会长篇大论,缺乏实际经验。”朱标点了点头,就是这样的官员,让父皇和他都感到十分头疼,也找不到什么特别好的办法。毕竟,别人自幼便开始读书,辛辛苦苦考取了功名,即使他们除了写文章以外什么都不会,朝廷也不能苛待他们。“若是拥有一技之长的人,即使他没能考上功名,但他拥有丰富的经验和熟练的能力,完全可以破格选拔。”“比如说,这个人善于种粮,那么朝廷就可以让他去担任粮食方面的技术官员,让这个人作为冲在前面的领头羊,带着当地百姓一起种粮致富。”“这种人才,可比那些只会四书五经的官员要强多了。”朱桂最后总结道:“只要各行各业,都有一个或是几个这样的专业人才,那么大明的强盛兴旺,就指日可待了。”“说的好!十三弟,你这番话真是让为兄大开眼界!”朱标激动的抓住了他的双手,内心十分高兴。他万万没想到,朱桂开设学府,不仅仅是为了传授杂学而已,原来还有这样深层的意思,完全是为了大明的未来着想。想比之下,那几位文臣就实在显得有些面目可憎了。“十三弟,来,你再和我仔细说说这事。”朱标拉着朱桂坐下,重新开始讨论起来。他已经下定了决心,要将这件事整理出来,迅速上报给朱元璋!以他对于朱元璋的了解,父皇在看到这封奏折以后,肯定会大加赞赏,然后迅速开始推行。……大同府内,一处酒楼中。郑学士面色潮红,神情激动,他大声指着其余几人说道:“你们自己睁开眼睛好好看看!”“太子殿下已经被代王给哄骗得团团转了!”“这样下去,科举取士怎么办?我儒家显学还如何传承下去?”几人面面相觑,最终一人站了出来,咬牙切齿的说道:“学士,既然代王一意孤行,那也就怪不得咱们了。”“上书弹劾他吧!”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