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看该咋处罚这个不知天高地厚的代王。”
朱元璋话音一落,下面不少官员恍然大悟。
他们明白,朱元璋其实并不生气。
若真生气,他自已就定了罚,哪会问他们这群臣子。
如今朱元璋这么一问,明显是要百官给个台阶。
见状,刑部侍郎赵勉上前一步,拱手道:
“陛下明鉴!”
“代王用高薪挖别家王爷的人不对,该罚!”
“但他先前立了几次大功,朝廷还没赏呢。”
“臣以为,不如功过相抵。”
“这次代王的过错不追究,未赏的功绩也算了。”
老朱想了想,觉得这个办法不错。
功过相抵,不罚不赏!
毕竟朱桂这次确是做错了。
要是其他王爷或别的行当都这么明目张胆地以高额报酬挖墙脚,那村里还不乱了套?
更何况朱桂还拉拢了锦衣卫,虽说是退休的锦衣卫,但也踩了条线。
因此,朱桂这事,老朱必须定性为错,并施以惩罚。
当然,定性归定性。
实际上,朱元璋也有理由说。
不是不想罚,而是朱桂的功绩太多,刚好抵了过。
这样一来,既不用真的惩罚朱桂,还省下一大笔奖赏的银子。
再者,因老朱定性此事为错,也让其他王爷不敢效仿。
毕竟,其他王爷可没朱桂那样能功过相抵的功绩。
想到这,朱元璋下令:
“那就这么办!”
“鉴于代王朱桂昔日功勋赫赫,这次虽犯错,但功过相抵,不罚不赏。”
“来人,拟旨,速送大同府!”
朱元璋一锤定音,朝堂上百官都松了口气。
果不其然,朱元璋的雷霆之怒,雷声大雨点小。
对朱桂的惩罚,高高举起,轻轻放下。
说是功过相抵,实则是朱元璋有意庇护朱桂。
毕竟过去的功,再大也是过往,曾经有免死金牌的,朱元璋也能下手,所谓功过相抵,全看老朱心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