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不会告诉你海难的未来什么样,你还不是他最信任的人。
但我却感觉到,这是一个华丽的序幕。
我想用不了多久,就会重现十万人才下海难的盛况,甚至是几十万人。
可惜了最初来的那一批闯海人,他们没有选对时机,现实的残酷,事业的渺渺,情感的迷茫,让他们选择了放弃,大部分人在踟蹰彷徨之后,都走了。
但这只是大浪淘沙,毕竟还有一群人留下。
他们破釜沉舟、义无反顾、抛家舍子,扎下了根,洒下了热血,不唤醒这片土地,誓死不归。这些人才是精英,是支撑华夏市场经济的脊梁。
留下的是坚强,回去的是无奈啊。
无论去留,每个闯海人都不会忘记这一段火热的青春,他们会把这当做第二故乡。总有一天,或许数十年,那些退缩的人会回来寻找逝去的梦。
那时候的海难,或许已经地覆天翻,不亚于任何一个现代化的大都市。他们听着琼剧、喝着老爸茶,慢慢的,又习惯了海难的气息,融入了岛民一族。
现在,只是一个序幕,不是高潮,离散场还远。”
水天说的轻慢淡然,冉虹却瞪大了眼睛,被这番话震撼了。
她看不出夏川是什么水平,但水天的格局却是清晰阔大,好似轻舟万重,在潮平海阔之中,徐徐荡漾而来,悠然如渔翁。
久久之后,她才问了一句:“姐姐,你想做什么事业?”
水天一笑,“这还用问吗?夏川给我们指引了方向,房地产。”
冉虹愕然,然后脱口问了一句:“如果他错了呢?”
水天一呆,蓦然哈哈大笑,最后笑的眼泪都下来了,似乎下半辈子就靠这笑话活着了。
冉虹不解地问:“他就不能错吗?现在鼓励发展的是印刷业啊。”
水天终于不笑了,感叹道:“你只知道夏川很有名,很有钱,却不知道他为什么有名,为什么赚那么多钱。如果这世界上只选一个眼光最好的人,那只能是夏川,你明白了吗?”
冉虹的表情带着一丝怀疑:“举个例子?”
“夏川写了一本书,叫《互联网》,你看过没有?”
“没看过。有现实的例子吗?”
“电视你总看吧,上个月海湾战争,有个专家在顶级媒体上发表看法,说是米军将陷入人民战争的海洋,还洋洋洒洒的论述了半天。
结果夏川在创业讲座上,随便分析了一下国际大趋势,就把那位专家的观点驳的体无完肤。后来的一切都证明,夏川的预测一丝都不差,你可以想象他的水平了吗?”
冉虹哪知道这事,甚至媒体都没有公开报道过,毕竟这东西太敏感。
可她却信水天的话。
她想起自己曾经质疑过夏川,顿时惭愧不已,真是无知者无畏啊,水天这种见识的女人,都对夏川如此推崇膜拜,甚至都不敢去求见一面,而自己居然还想说服夏川去做印刷业?
她又想起夏川那句话,‘我好久没听过这么冷的笑话了’,现在想起来,他不会是笑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