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书吧

下书吧>七零之从高考开始林旭 > 3040(第1页)

3040(第1页)

第31章

来信

每个月一到?月初,林文华会准时汇5块钱给林叙。

在同宿舍的几位同学里,林叙的生活费不是最多的,但也绝对?不是最少的,对?林文华和郭萍来说,每月固定?的10块钱开支可以?说是很大的一笔负担了——差不多是两?人每月收入的三分之一。

这还是因为林文华属于壮劳力,能多拿些工分。

林叙领了汇款单,小心翼翼地把汇款单收好。

这是个周末的早晨,宿舍其他人自?习的自?习,打球的打球,只剩林叙一个人在宿舍里。

他铺开信纸,开始给赵海平和钱鸿写回信。

他昨天刚收到?两?人寄给他的信。

几人之间通信不算频繁,大概一个月一次,和交大一样,宁安大学的课业也很繁重,赵海平选的考古,要学旧石器、新石器史?,学商周考古、秦汉考古……历史?上的各个朝代都要涉及,另外还要学古文字古汉语古陶瓷古书画。

“光是喜欢果然不够,考古不是那么?简单的事。”

换而言之,考古必须全能,样样都得通。

赵海平文字中虽有抱怨,林叙读到?更多的却?是雀跃。

“各科老师都是国?内学术界的名师,有来自?各地考古所的老师,有建筑史?、博物院的名家,大学仿佛给我打开了一面看世界的窗户,我看到?的不止过去,还有未来。”

林叙回他,不仅宁安大学如?此,海城交大也是一样,老师们授课都很认真,因他们是恢复高?考后?第一届学生,老师们都在以?最饱满的热情为他们上课,条件不够创造条件,老师们水平也高?,他们因此能学到?许多知识。

赵海平在信中还说,同学们都很用功积极,他因为当过语文老师,自?身?有一定?的文学才华,就被校报借用了过去,他之前写的一首小诗也被某某报纸刊登了,林叙有空记得读。

钱鸿信上写的内容倒和林叙回的差不多,都是食堂占位难、图书馆借书难、背单词难这几桩。

“人家说中文系不用学英文,我却?想着,既然有学的机会,为什么?不学个彻底呢?”

他们红河村出来的人,想法都差不多,大学能学到?在别处学不到?的东西?,有老师教,又有足够多的学习资源,那是决计不能浪费的。

钱鸿又写,说只盼自?己早日读有所成,为家中减轻负担。

他在宁安大学拿的奖学金和林叙差不多数目,他平日花得很省,想省下一些寄回家,可他这个月刚寄的钱,下个月家里必添上一笔回寄给他。

钱鸿说,他是感动?又感恩地读着大学。

林叙觉得,自?己也是一样的心情。

回完给赵海平和钱鸿的信,林叙又给家里写了一封信,交大这边寄信很方便,下了楼再走不远就能寄,万事都为学生考虑好了。

写完信之后?,一看时间,林叙估计这会儿已经占不到?自?习室的座了,就捧着英语书去图书馆后?面背了背。

他本想绕去教师办公室问理论力学老师一个问题的,想到?周末老师们未必在校,这会儿过去也只是占用老师的休息时间。

……

5月的红河村,天气已经渐渐热了起来,太阳虽不算火辣,成天呆在田里还是很热。

一到?春天,田里的各种活儿就少不了,虽说一个队里大家一起干,可就算是最能躲懒的人,也得把一天的工时耗完。

林文华和郭萍一向是队里最勤快的夫妻。

从前两?人勤快,有人偷偷笑他们傻,反正干多干少都差不多,就算公社有奖励,到?手的也就那么?多东西?,能让家里人吃饱就不错了。

可现在两?人勤快,旁人提起他们都是羡慕,也有人酸溜溜道:“人家有奔头?,我们可没有。”

“叫你儿子读大学不就有了?”

“这大学哪是说考就能考上的?”

“林家两?个小子不就考上了?”

酸溜溜的那位立刻语塞了。

林培和林叙考上大学这事,在他们这个小组是经久不衰的话题,尤其眼下已经是5月,这一年的高?考又近了,家有考生的都盼望自?家孩子也能考中大学。

林文华去了趟海城,不仅带回来一些时髦货,还带了不少关于大学的消息回来,比如?林叙林培每个月都有十几块补贴,上学不用钱,吃饭还便宜,学校里还有足球场电影院,8分钱就能看一场电影。

都知道上大学好,可对?大学好在哪里,村里人并没有一个明确的概念,只知道大学出来就能吃公粮,国?家安排工作,林文华这么?一吹,村里人发现,能读大学本身?就是赚的。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