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书吧

下书吧>签到我要签到 > 第37章 破戒论佛道分派任务(第1页)

第37章 破戒论佛道分派任务(第1页)

“佛圆,来,干了这杯轮回酒,哈哈!”

“阿弥陀佛,佛圆是出家人,不沾酒肉,以免乱了佛心!”

“谁…谁告诉你酒肉乱佛心的?一派胡…胡言!你可听过,酒肉…穿肠过,佛…佛祖心中留?”

“佛圆未曾听过!”

“你没听过就对了,你要是听过那才有鬼呢!我来讲给你听哈!”

[尼玛的,喝多了也就算了,居然还是个醉话痨]

“有一位破山禅师,于战乱年间,在夔东十三家之一的李立阳营中度日,因李立阳嗜杀成性,为了救度一方生灵,禅师要求他戒除不必要的杀业,李立阳见禅师严持戒律、不食酒肉,就对他说:“你只要吃肉,我就不杀人。”

“禅师马上与李立阳订约,不惜大开酒肉之戒,使许多人得以活下来,一时传为美谈。”

“此外,明朝还有另一位和尚,也是为了救逃到寺庙里的难民,在山贼面前吃肉喝酒,当时山贼说,只要他吃了手中的酒肉,就可以放那些人,于是他气定神闲地端起酒杯说:“我以酒代茶。”说完一饮而尽,接着拿起肉说:“我以肉作菜,请!”吃后面不改色,坦然自若。山贼见了为之一惊,鉴于有言在先,只好放了所有的人。”

“善哉善哉!佛圆今日就以酒代茶,以肉作菜,敬师尊!”佛圆端起酒杯,手拿兽肉说道。

“哈哈!好好好!孺子可教也!不要为世俗所困,更不要为了修佛而去修佛,那样的佛,只是没有佛心的假佛罢了!修佛者,慈悲为怀,但也不能太过于慈悲!”

“弟子明了!”

“你自修佛以来,可曾破杀戒?”

“佛圆未曾破过杀戒!”

“既然已经破了酒肉戒,这杀戒,也一并破了吧!”

“师尊,这…”

“世间万物皆为缘,等来一切皆为空。”

“弟子不明!”

“无空无相,生万物万法万相,但是,一切都不可住、不可留、不可得,此性即为空。这个空,无边无限,大无其外,小无其内,它不是我们意思观念所能理解的,只有放下我们一切观意逻缉意识思维等一切业缘形成的业障,才能真正的契入这种空性,佛圆,放下世俗的观念,修佛只是一种修炼形式,万法同归,到最后没有什么佛魔妖,我法即万法,我念化万念,一念万物生,一念万物灭。”

“生万物万法万相,不可住、不可留、万法同归,一念万物生,一念万物灭。”佛圆突然盘坐于地,喃喃自语,随后佛道力还是渐渐生出魔道力,表情痛苦,满头大汗。

“痴儿,还不醒来!”张起源见状,一声怒斥!

“多谢师尊点醒弟子,师尊,何为禅定?”

“这个禅,不一定坐才有禅,行住坐卧,都有禅,所谓:行也禅,坐也禅,语默动静体安然。元不着心,亦不着净,亦不是不动,若言着心,心原是妄,知心如幻,故无所着也,若言着净,人性本净,由妄念故,盖覆真,但无妄想,性自清净,起心着净,却生净妄,妄无处所,着者是妄,净无形相,却立净相,言是工夫,作此见者,障自本性,却被紧缚。”

“师尊,何意?“

“坐禅原来不需要着住到这个心,也不需要着住到这个净,净就是清净,你着到心上,就有两个心,你着到净上,也有两个净,也不是说我总坐这儿不动。”

“你要是着到心上,有了两个心,就变成妄心,不是真心了,你应该知道你的心,本来是虚妄的,是幻化的,因为你知道你要是一着到心上,就变成妄心,就不是真心,所以你就不应该着住,假使你说着在净上,人的自性,本来是清净的,既然是清净,你为什么又要着住到净上呢?你若着住到净上,也变成有两种;有两种,就是有真、有妄。”

“因为有妄念故,所以把真如自性就遮盖住。你只要没有妄想,你的性本来就清净了。你生出来一个心,着到净上,本来是清净的,但是你因为头上安头,又想要弄出一个净来,这就是有一个妄了,生出一个妄,就不是本来清净的本体。可是这个妄,没有一个地方。你要是着到净上,就变成一个妄,你就是头上安头!清净是无形无相的,没有形相,你却要立出一个净的形相来,你观净着到净上,你说这就是功夫,你若作这种见的话,你就障碍自己的本性,你就被净所绑住。你着到净上,这也是执着。”

“佛圆,无论是修道还是修佛,就是要破你的执,破你的着,要无所执着,无所执念,坚持本我道心,可万道皆大道。”

“弟子谨遵师训!师尊,何为慈悲?”

“修佛者,当以慈悲为怀,大慈与一切众生乐,大悲拔一切众生苦,大慈以喜乐因缘与众生,大悲以离苦因缘与众生。”

”弟子不明!”

“慈,即慈爱众生,与乐,悲,即怜悯众生,拔苦,简言之,慈悲就是与乐拔苦,慈与悲,相辅相成、缺一不可,只有慈悲相连,才能产生与乐拔苦的践行和作用。”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诸佛如来以大悲心而为体故,因于众生而起大悲,因于大悲生菩提心,因菩提心成等正觉,慈悲是无比宽广的。慈悲心是我们依教奉行、如法修行的根本,慈悲不是以“我”为中心出发的,而是建立在一切众生平等的基础上,平等地使一切众生获得安乐、离开痛苦、断除烦恼,进而觉悟众生无我、诸法无我。任何众生都是我们慈悲的对象,如果没有众生,我们就无法修行了。”

“譬如旷野沙碛之中,有大树王,若根得水,枝叶花果,悉皆繁茂。生死旷野,菩提树王,亦复如是。一切众生而为树根,诸佛菩萨而为花果,以大悲水饶益众生,则能成就诸佛菩萨智慧花果。何以故?若诸菩萨以大悲水饶益众生,则能成就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故。是故菩提属于众生,若无众生,一切菩萨终不能成无上正觉。”众生以各种方式促使我们发起慈悲心,帮助我们获得迈向觉悟所必须的高贵品质。我们不能轻视任何一个众生,尤其是那些看起来很卑贱的众生,或许他们就是诸佛菩萨,为激发我们的悲心而示现。所以,我们应该始终对一切众生心怀感恩。”

“师尊,弟子依旧不解!”

“痴儿,佛的慈悲,不是一般的爱、一般的仁、一般的道德,超越了一切。”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