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书吧

下书吧>读史记哪个版本最好 > 第44章 吴王濞列传(第1页)

第44章 吴王濞列传(第1页)

哈哈,这吴王濞啊,可是个有故事的人!他呀,是高帝他哥刘仲的儿子,也就是皇亲国戚了。想当年,高帝刚平定天下七年,就给刘仲封了个代王的头衔。可惜啊,这刘仲是个软柿子,匈奴一攻过来,他就扛不住了,直接弃城而逃,跑到了雒阳,灰溜溜地去找高帝。高帝看在兄弟情分上,没忍心治他的罪,就给他降了个级,变成了合阳侯。

就在高帝十一年秋天,淮南王英布反叛了,把荆地给并了,还拉着一大帮兵马来打楚国。高帝亲自出马去平叛,这时候刘仲的儿子,也就是咱们的吴王濞,刚好二十岁,年轻力壮,就跟着高帝一起出征了。这小子还挺猛的,跟着大军在蕲西把英布给打败了,英布只好跑路。荆王刘贾呢,不幸被英布给杀了,还没后代。高帝一看这吴地、会稽地的人个个都是狠角色,得找个厉害的王去镇着才行。可是高帝的儿子们都还小,于是就选了吴王濞去当吴王,给了他三郡五十三城的地盘。

吴王濞刚接过印,高帝就盯着他看了半天,然后幽幽地说:“你长得有点像会反的人哦。”高帝心里有点后悔,但是又不好意思反悔,就拍了拍吴王濞的背,跟他说:“以后汉室五十年内有东南之乱,不会就是你吧?但咱们都是一家人,你可别反了啊!”吴王濞一听,连忙磕头:“皇上放心,我哪敢啊!”

到了孝惠、高后时期,天下刚安定下来,各地的诸侯王都忙着安抚自己的百姓。吴王濞这边呢,有豫章郡的铜山,他就招了一大帮亡命之徒来铸钱,还煮海水制盐。这么一来,吴国的老百姓就不用交税了,国库也富得流油。

孝文帝时期,吴王濞的儿子来京城拜见,跟皇太子一起喝酒赌博。结果这吴太子啊,他师傅都是楚地人,性格轻浮彪悍,又自视甚高。在赌桌上跟皇太子争了起来,皇太子一气之下就把吴太子给杀了。吴王濞得知后非常生气,觉得天下同姓都是一家人,我儿子死在长安就应该葬在长安,干嘛还要送回吴国来葬!于是又把儿子的尸体送回了长安。这事儿让吴王濞觉得朝廷对他不够尊重,就开始称病不朝见皇帝了。皇帝一查,发现吴王濞其实没病,就开始责备吴国的使者。使者也老实,说:“我们王其实没病,但是皇帝您老是抓我们使者去治罪,我们王只好装病了。而且啊,‘察见渊中鱼,不祥’,现在王开始装病,一旦被揭穿,就会被严厉责备,他怕您杀他,就更不敢露面了。不如您就饶了他,让他重新开始吧。”皇帝一听,觉得也有道理,就赦免了吴国的使者,还赐给吴王濞几杖,表示他年纪大了,不用来朝见了。吴王濞因此逃过一劫,反叛的念头也慢慢打消了。但是啊,他在吴国还是凭着铜山和盐海,让百姓不用交税,过着富饶的生活。这样一来,吴国的人就都听他的了,这一统治就是四十多年啊!

话说啊,这晁错啊,作为太子家令,跟太子可是亲如兄弟,常常跟太子聊起吴国的那些破事儿,说吴国这不好那不好,得削削他们的势力。他还不止跟太子说,还多次上书给孝文帝,可文帝啊,心慈手软,总觉得惩罚太严厉了,不忍心啊。这样一来,吴国就越发嚣张了。

等到孝景帝上台,晁错这老兄已经混成了御史大夫,他就跟景帝说:“想当年,高帝刚打下天下,兄弟少,儿子也小,就把大半个天下都分给了亲戚。像那齐王、楚王、吴王,哪个不是手握重兵,地盘大得吓人。可如今呢,吴王这老小子,仗着有太子撑腰,就敢装病不朝见,这搁在古代,可是要杀头的。文帝那时候心慈手软,没杀他,还赐给他几杖,这可是天大的恩德啊。可他呢,不但不感恩戴德,反而更加嚣张,铸钱、煮盐、招揽亡命之徒,这分明是想造反啊!现在咱们要是削他的地盘,他肯定会反;不削呢,他迟早也会反。但要是咱们早点削他,他反得快点,咱们还能早点收拾他,祸患还小点;要是不削,等他反起来,那就麻烦大了。”

景帝一听,觉得有道理啊,就采纳了晁错的建议。就在景帝三年冬天,楚王来朝见,晁错就趁机跟景帝说:“楚王戊以前给薄太后服丧的时候,还偷偷搞小动作,这种人不杀留着过年啊?”景帝一听,觉得有理,就下诏赦免了楚王,但把东海郡给削了。接着呢,又把吴国的豫章郡、会稽郡给削了。还有啊,前两年赵王犯了罪,把他的河间郡也给削了。那胶西王卬因为卖爵位搞猫腻,也被削了六个县。这一下子啊,诸侯王们都老实多了,谁还敢跟朝廷对着干啊?

在汉朝朝廷里,大臣们正讨论着怎么削弱吴国的势力。吴王濞一听,心里就慌了,怕这削弱没完没了,于是他就想了个招,准备搞点事情出来。他想啊想,觉得那些诸侯王都靠不住,没法一起商量大事。不过,他听说胶西王勇猛,喜欢打仗,而且整个齐国的人都怕他,于是他就派了个中大夫应高去游说胶西王。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应高到了胶西王那儿,也没带什么文书,就口头传达了吴王的话:“吴王啊,他其实也挺无奈的,整天忧心忡忡,不敢自己出面,只能派我来表达他的诚意。”胶西王一听,就问了:“那你想怎么帮我呢?”

应高就说了:“现在皇上被奸臣蒙蔽,喜欢听信谗言,擅自改变律令,侵夺诸侯的地盘,还老找诸侯要这要那,杀罚无辜,这日子真是没法过了。俗话说得好,‘舐糠及米’,吴国和胶西国都是有名的诸侯国,现在被盯上了,恐怕日子不好过了。吴王他身体不好,二十多年都没法来朝见了,总担心被怀疑,想自证清白都没机会。我听说大王您因为爵位的事,被朝廷盯上了,但其实您的罪并不至于削地啊。”

胶西王一听,觉得有理,就问:“那怎么办呢?”应高就说:“同仇敌忾,同好相留。现在吴王觉得跟大王您有共同的烦恼,想趁机除掉天下的祸害。您觉得怎么样?”胶西王一听,吓了一跳:“我怎么敢这样啊?现在皇上虽然严厉,但我也是死而无憾,怎么能不忠于他呢?”

应高又说:“御史大夫晁错,他迷惑了皇上,侵夺诸侯的地盘,排挤忠良,朝廷上下都对他恨之入骨,诸侯们都有反叛之心。现在彗星出现,蝗虫泛滥,这是天下大乱的征兆啊。所以吴王想以晁错为借口,起兵造反,跟着大王您一起征战天下。到时候,您所到之处,必定望风而降。大王您要是答应了,那吴王就带着楚王一起攻打函谷关,守住荥阳敖仓的粮食,阻挡汉军。然后等着大王您来,到时候天下就是咱们的了,两国平分,不是挺好的吗?”

胶西王一听,觉得有道理,就说:“好!”应高回去报告吴王,吴王还怕他不靠谱,就亲自跑了一趟胶西,当面跟他结成了同盟。

当胶西王的计划被一些手下听到后,他们纷纷劝谏:“大王啊,咱们现在安稳地当个诸侯王,多开心啊。你要是跟吴王一起造反,就算成功了,那也得跟吴王分地盘,到时候麻烦事儿才刚刚开始呢。再说,咱们的地盘加起来还不到汉朝的十分之一,为这点儿地就造反,还让太后操心,这可不是长久之计啊。”可惜啊,胶西王就是不听,非得一条路走到黑。

于是,他派人去联系了齐、菑川、胶东、济南、济北这几个诸侯国,他们都答应了。不过有个条件,就是“城阳景王是个讲义气的人,他当年帮我们打倒了吕家,这次就别拉他下水了,等事情成功了再分他点地盘就行了。”

这些诸侯国刚被朝廷削了地盘,心里正不爽呢,一听吴王要造反,都纷纷表示支持。等削吴会稽、豫章郡的诏书一到,吴王就率先起兵了。胶西王也紧跟其后,正月丙午那天就杀了汉朝在当地的官员。胶东、菑川、济南、楚、赵这些诸侯国也都纷纷响应,开始发兵往西边打。

不过啊,这齐王就有点后悔了,觉得这事儿不靠谱,就喝了毒药自杀了,算是退出了造反联盟。济北王那边呢,城墙还没修完呢,他的郎中令就劫持了他,不让他发兵。于是啊,胶西王就成了这次造反的领头人,带着胶东、菑川、济南这几个小弟围攻临淄。赵王也反了,还偷偷联系匈奴,想跟他们联手。

这七国之乱啊,吴王可是把家底都拿出来了,下令说:“我今年六十二了,还亲自带兵上阵。我儿子才十四岁,也要冲在前面。凡是年龄跟我差不多,或者跟我儿子差不多的,都得给我上战场!”于是啊,他一口气就发了二十多万大军。还派人去联系了闽越、东越这些南边的小国,他们也纷纷出兵支持。这七国之乱啊,可真是闹得不可开交!

孝景帝三年正月甲子这天,吴王刘濞在广陵一声令下,正式起兵造反啦!他一路向西,渡过淮河,顺便把楚国的兵也给并了。还特地发了个群发邮件给各位诸侯王,邮件内容是这样的:

“各位亲爱的诸侯王们,你们好!我是吴王刘濞,在这里给大家拜个早年!最近我发现汉朝里有一群奸臣,他们没啥功劳,却整天想着侵占咱们的地盘,还滥用职权,对待咱们这些刘家人就像对待犯人一样,简直不把咱们当人看!这些家伙还排挤先帝的功臣,提拔那些奸佞小人,搞得天下大乱,眼看着就要危害到咱们大汉的江山了。现在皇上他老人家身体也不太好,管不了这些事。所以,我决定起兵,把这些奸臣都给灭了!特地来听听大家的意见。

虽然我的地盘不大,但也有三千里;人口虽然少,但精兵也有五十万。我跟南越那边交往了三十多年,他们的国王都愿意出兵支持我,这样我又能多出三十多万大军。我虽然不才,但愿意亲自跟着大家一起干!咱们从长沙一路北上,把长沙以北的地方都搞定,然后往西走,把蜀地和汉中也都拿下。我告诉南越、楚王、淮南三王,让他们跟我一块往西打;齐国的诸侯王和赵王就负责搞定河间、河内,或者从临晋关进军,或者跟我在雒阳会师;燕王和赵王本来就跟匈奴有约,那就让燕王去搞定代郡、云中,然后带着匈奴的军队从萧关进军,直取长安,咱们一起匡扶社稷,安定江山。希望大家都能给力点!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