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度已经在为接下来可能与刘表发生的矛盾做准备,让黄元有种“时不我待”的感觉。这半年多过得也实在太长了。
二人在壶头夜月下待了许久,方才回营。
这时郝昭求见,入得帐中,他便兴奋地将两个东西放在了桌上,一副掩饰不住激动的模样。
“主公看我发现了何物?”
“伯道又看到什么好宝贝?”
黄元近前,看到桌案上竟然是一个藤牌,还有一副老藤做的盔甲,黄元顿时眼前一亮,立时说道:“伯道,你在哪发现的?”
黄元说着,先拿起那个藤牌。
这藤牌是用老藤制作的,编制成圆盘状,中心凸出,周檐高起,圆径约三尺,重不超过二十斤(5kg),牌内用藤条编成上下两环以容手臂执持。
“这种藤牌,使用轻便,套到手臂上,还不易掉落。战场之上,一手藤牌,一手环首刀,必能攻防一体。”
黄元转头看向郝昭道:“能防弓箭吗?”
“明公,我试了一下,这藤本身质坚,而且富有伸缩性,圆滑坚韧,不仅能防弓箭、刀劈,甚至能防击打。”
普通盾牌是实木制作,外制皮革或者铁皮,换成藤牌,重量减轻近半。
黄元说完,又拿起那副藤甲。
藤甲当然不像《三国演义》里写的那般刀枪不入,否则古人谁还用铁甲。至于火烧,更不可能了,那只是罗贯中的想象。
《武备志》记载,藤甲不仅不怕火,反而“利于水火”。
而且我国一直有藤甲兵。
“主公,若论防御性,肯定不如铁甲,但这种藤甲实在太轻便了,透气性还好,轻步兵,轻骑兵,水军都可以换装,至少比皮甲好太多。”
“只怕产量不足吧。”
郝昭听了,一时也不说话。
黄元说到了问题的关键,无论藤甲还是藤牌,生产时间都以年计,要想大规模列装,确实不容易。
不过黄元很快便不在意。整个蛮地,不缺人,也不缺时间。
黄元唤来郑度、习珍,给二人展示他新得的藤甲和藤牌。二人虽非武将,但见识却不差,立时看到了这种藤制器具的优势。
“五溪蛮地多老藤,之前没有在意,可现在却要重点关注。五溪蛮的赋税中,再加每年五千斤藤。互市的商品,也要加上藤。
看看俘虏中有没有会制作藤甲、藤牌的,找不到就从五溪蛮各部打探,这事若是成了,我军战力又是一大提升。”
此时的黄元,看着正蒸蒸日上的势力,满心的欢喜。
“想当初老子的队伍才开张,拢共才有十几个人、七八条枪。我都毫不畏惧,冲破重围要打个胜仗。”
喜欢汉末浮沉书请大家收藏:(www。cwzww。com)汉末浮沉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