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书吧

下书吧>汉室浮沉 > 第70章 杀猴儆鸡上(第1页)

第70章 杀猴儆鸡上(第1页)

黄元按照众人所希望的那种主公在逐渐的改变,而军中之事,也开始有条不紊地向着正规化发展。

黄元又恢复到之前的无事状态,不过这一次,他不再专心于读书,学习,而是像个上位者一般,开始琢磨事情。

黄元发现,因为之前种种,他需要一次立威的计划,彻底将自己新的人设给立住。可是这种机会并不好寻,太小了不过是隔靴搔痒,可若是太大了,便会影响到整个内部的稳定。

这日黄元仍在琢磨这事,郑度便来求见。

黄元的变化,郑度是看在眼里的。作为黄元的心腹谋士,黄元身上存在的问题他比谁看得都清楚,实际上他才是最应该主动指出此事的人。但郑度却是认为,这种帝王心术,教十遍不如让黄元亲自体会一次,便想让黄元自行碰壁,再向其谏言。可是他没想到,杨洪竟然率先出头,而黄元还真的有了巨大的变化。

这就让郑度有些尴尬了,毕竟若论亲近,他可远胜于杨洪。从黄元的立场来看,这种事让杨洪这个后勤官抢了先,是郑度这个谋士的失职。

郑度一直希望能够弥补此事,他自忖黄元需要一次立威让底下人意识到改变,便主动前来拜见。

这个时候,郑度自然不能说是来给黄元出谋划策,他甚至得装作并不知道黄元的改变,毕竟已是失职,不能再让黄元认为自己是知情而不谏。

于是郑度便找个托辞,故意闲聊。

黄元对于郑度扯东扯西的行径有些莫名其妙,便准备直接询问,可刚要开口,又想到上位者当“胸有城府,喜怒不形于色”,于是黄元也陪着郑度兜起圈子来。

二人聊了有一刻多钟,终于扯到了高帝刘邦和张良身上。

郑度叹道:“留侯张良,真是古往今来少有的智者。高皇帝称帝之后,诸将日夜争功不决,未得行封,眼看要生乱。这时留侯便建议高皇帝,急先封与高皇帝有仇怨的雍齿以示群臣,高皇帝依计而行,果然使众人安定下来。”

黄元也知道这个故事。说是刘邦称帝后,见诸将彼此争论,便询问缘由。张良告诉刘邦,这群人是在商议谋反。刘邦疑惑不解,张良便解释“陛下以布衣之身起事,靠得就是诸将奋勇,可现在当了皇帝,封的都是亲信旧部,杀的都是昔日仇敌。这群人现在认为天下的土地不够一一封赏,担心天子不能尽封众人,又担心昔日过失会被诛杀,只能图谋造反了”。刘邦不知该如何处置,张良便询问何人与刘邦有仇而且功劳又大,刘邦便说是雍齿。雍齿是刘邦的老乡,跟着刘邦一起反秦,可是他却趁着刘邦领兵外出的时候,献出刘邦的家乡丰邑,投靠了魏国,为刘邦深恶痛绝。若不是因为功高,雍齿早就死了。张良便建议刘邦立刻封赏雍齿,毕竟雍齿和刘邦有深仇积怨,连他都被封爵了,说明刘邦根本不会在意众人昔日过错,肯定会尽封赏众人。刘邦按照张良的计策,封雍齿为什方侯,食邑两千五百户,众人一看,连雍齿这种刘邦的仇人都有封赏,果然不再担忧了。

这个故事,是张良利用人性弱点,既规劝了刘邦要“处事公平”,又解决了新王朝初创后的内部矛盾。

黄元之前也感叹过张良的智慧,可是郑度突然提起这个事,黄元立刻意识到事有不寻常。

“留侯确实才智过人,世所罕见。”

郑度笑道:“留侯若不言众人要谋反,高祖肯定不会意识到此事的重要性,高祖若是选择给部下作榜样的不是雍齿,也不会有如此好的示范结果。一斑见豹,一叶知秋。若想见豹知秋,还真得取决于这斑,这叶。”

郑度将话说得如此直白,黄元终于意识到郑度的来意。刘邦要立信,而黄元要立威,其本质都是相同的。黄元要想立好这次威,就得选一个有代表性的人物,将之处置,如此才能震慑住三军将士,此为杀猴儆鸡之策。

毕竟连某某违反军纪都被处置了,更何况是他们。

想通了这一点,黄元已经有了主意。他瞥了郑度一眼,此时郑度还神态自若,仿佛不自知一般,黄元心中不由得笑骂,真是一只狡猾的老狐狸。

送走了郑度,黄元便去见袭肃。

郑度让黄元选一个合适的人立威,而黄元选的便是袭肃。军中地位最高的吕常、袭肃、黄袭、郑绰几人,他们俱是黄保时代的老人。

若要震慑所有人,肯定是吕常,但吕常作为军中头号大将,地位最高,若是动他,很容易引起恐慌。

而吕常之下,便是袭肃。袭肃并无吕常威望,在军中亲信也不多,但是他做过黄保的主簿,地位却是极高,最是适合做儆鸡的那只猴。

不过黄元不想让袭肃心有芥蒂,便主动来见他。

黄元到时,袭肃正在处置军务,听闻黄元前来,立刻起身,将黄元迎了进来。黄元也没客气,坐在了上首。

这一次黄元说话也学会拐弯了,他先跟袭肃叙了一段昔日黄保和袭肃的亲密关系,方才说道:“伯将,我今日前来,是特意前来求你相助。”

袭肃不知黄元是何事,但还是拍着胸脯说道:“明公,但为驱使,刀山火海,肃在所不辞。”

黄元并未欣喜,反而叹道:“只是这件事,我实在是说不出口啊。”

黄元如此说,袭肃更狐疑了。

“明公,到底是何事?”

黄元卖足了关子,这才悠悠说道:“先父在时,素来严明军纪,所以将士们临战无不奋勇。可是自我接手军队之后,年纪轻轻,缺乏威望,压不住各军,以致军中多有违纪之行。治军之道,得之于严,失之于宽,军无法不立,法不严无威,长此以往,这支部队只怕要废了。”

袭肃并不觉得是这样,但也不敢搭茬。

“我想着严明军纪,可是并无合适的办法。所以郑子制便建议我,寻一军中重将,在三军面前,演一出戏。”

喜欢汉末浮沉书请大家收藏:(www。cwzww。com)汉末浮沉书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