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书吧

下书吧>14位院士的风采 > 第294章 从内蒙多伦走出来的工程院院士着名橡胶材料专家张立群(第1页)

第294章 从内蒙多伦走出来的工程院院士着名橡胶材料专家张立群(第1页)

院士出生地

张立群院士,1969年2月出生于内蒙古自治区锡林郭勒盟多伦县。

多伦县位于内蒙古自治区中部、锡林郭勒盟东南部,东部和南部分别与河北省围场满族蒙古族自治县、丰宁满族自治县、沽源县接壤。

多伦县历史悠久,早在新石器时代,境内就有人类活动。

康熙三十年(1691年),康熙皇帝举行“多伦诺尔会盟”,漠北蒙古正式归附清朝中央政府。

民国二年(1913年),废多伦诺尔抚民厅,设为多伦县。

1950年8月,多伦县划归内蒙古自治区,隶属察哈尔盟。

1958年10月,隶属锡林郭勒盟。

多伦县文化底蕴深厚,多伦诺尔会盟后,成为蒙古地区“藏佛教之都”,建有汇宗寺、善因寺等寺庙,对藏传佛教在蒙古地区的传播和发展起到重要作用。

多伦县曾是“旅蒙商之都”,旅蒙商在此聚集,商业贸易繁荣,促进了不同民族间的经济交流和文化融合。

作为“民族手工业之都”,多伦的民族手工业发达,如蒙古族传统的服饰、饰品、皮具制作等工艺精湛。

1933年7月,爱国将领吉鸿昌带领察哈尔民众抗日同盟军发起多伦战斗,经过五昼夜浴血奋战收复多伦。

这是“九一八”事变后,中国军队首次从沦陷区夺回失地的成功战例。

出生地解码

内蒙古自治区锡林郭勒盟多伦县,对张立群院士的成长与成就有深远影响。

多伦县是多民族聚居、多种文化交融之地。

蒙古族、汉族等民族文化在此碰撞,藏传佛教、伊斯兰教等宗教文化并存。

这种多元文化环境培养了张立群开放包容的思维,使其能从不同文化中汲取灵感,为科研中的跨学科思考奠定基础。

多伦在清朝康熙年间因“多伦诺尔会盟”闻名,曾是“藏佛教之都”“旅蒙商之都”,商业贸易和宗教文化繁荣。悠久的历史和深厚的文化底蕴,让张立群从小受到熏陶,培养了他对知识的尊重与追求,激发了他的探索精神和创新意识。

多伦县地处温带大陆性气候区,自然环境较为恶劣,冬季寒冷漫长,风沙较大。

这样的环境塑造了当地人坚韧不拔、吃苦耐劳的性格。

张立群在成长过程中深受影响,面对科研中的困难和挑战时,能保持顽强的毅力和不屈的精神,坚持不懈地追求科研目标。

多伦有广袤的草原、河流等独特自然景观,能让人亲近自然、感受自然的神奇。

或许正是这种对自然的观察与思考,激发了张立群对科学的兴趣,引导他探索自然现象背后的科学原理,为其投身科研埋下了种子。

多伦县虽地处相对偏远,但重视教育发展。

当地学校为张立群提供了基础教育,培养了他的学习习惯和基础知识体系。

老师们的教导和鼓励,让他在学习道路上不断前进,为日后的学术研究打下了坚实基础。

张立群对家乡有深厚的感情,家乡多伦也以他为傲。

这种情感纽带成为他努力奋斗的动力之一,让他在科研道路上不断进取,希望为家乡争光,用自己的成就回报家乡的养育之恩。

院士求学之路

1986年9月—1990年7月,张立群就读于北京化工大学高分子系橡塑工程专业本科

1990年9月—1992年12月,张立群在北京化工大学高分子系材料成型加工专业攻读硕士研究生。

1992年12月—1995年12月,张立群在北京化工大学高分子系材料学专业攻读博士研究生。

求学之路解码

张立群院士在北京化工大学的求学经历,对他后来成为院士影响深远。

本科阶段的橡塑工程专业学习,为张立群打下了高分子材料领域的基础。这让他对橡胶、塑料等材料的基本原理、性能和应用有了系统认识。

硕士阶段材料成型加工专业的学习,使他深入掌握了材料成型的工艺、方法和设备等知识。

博士阶段专注材料学专业,进一步深化了他对材料微观结构、性能调控等方面的理解,构建了完整且深入的专业知识体系,为后续科研提供了坚实基础。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