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此李母不仅答应了让沈秋娘从李家出嫁,还按着百姓家嫁女的习俗给沈秋娘准备了嫁妆,图瓦之前上门给的彩礼银子,李母全部一分不少的都给沈秋娘带回去。
还有李母和李大嫂亲自去布料铺子,买的新布料做了几床被子。
图瓦在外三城买的院子里的家具也是李二兄找了坊里的陈牙郎,给牵线搭桥买了不少物美价廉的物什。
李大嫂和李二嫂合力出钱给沈秋娘做了这套内红外绿的喜服,作为贺礼送给沈秋娘,又另外送了些小物件作为添妆。
此时的婚礼是要待得黄昏时分才开始的,不过,这并不是说在黄昏之前就没什么事儿做了。
相反,今天白日里还真是有不少的事儿要做。
除了布置红绸喜字这些,李母专门请了相熟的王掌勺,要在中午宴请来客。
虽然沈秋娘在长安城里已然没了有血缘关系的亲族,但李母这番让她从李家出嫁,就相当于在情理认了她这门亲,所以,李家之前给相熟的人家都送去了帖子,讲了今儿家里要办喜事的事儿了。
也就是巷子里相熟的人家,以及李大嫂李二嫂的娘家,本家李大伯那处也有送到。
再有图瓦说了,他西市里耍把戏的团子里也会有相熟的人要来帮着迎亲来着。
忙忙碌碌的,太阳高照的时候,来添妆的第一户人家来了,正是巷子里之前接过李三娘手术衣那些活儿的仇娘子。
估计是看在李家的面子上,这添妆礼是一块看着挺精致的红色布料,瞧着应是能做上一身儿衣裳的。
正午十分,李家在院子里摆了三桌,招待了来添妆的左邻右舍和亲眷。
过后,李三娘单独找了沈秋娘与她分说了,这夫妻敦伦大事中的一些点,叮嘱她待得再好好养养身子骨儿再去要孩子的好。
沈秋娘也不是初嫁了,但仍然红着脸压着羞意听李三娘说话。
“秋娘,我虽未给图瓦诊脉,但瞧着他该是个健康的男子。
新婚燕尔,可要悠着些身子。
你俩的年岁虽说不小了,但也没有多大,尤其是你,好好养养,有个健康的身子,才能孕育出健康的孩子来。”
沈秋娘在与图瓦接触的过程中,从未有过亲密举动,突然听到李三娘说图瓦是个健康的男子这话,心下羞的不行,可还是点点头,表示自己有听。
沈秋娘也明白,李三娘是因着自己的前郎胥不能行,才如此叮嘱自己的。
“三娘子于我有大恩,这辈子无以回报,以后但凡娘子所需,尽管言语,秋娘有求必应。”
沈秋娘抓着李三娘的手,情真意切的说,沈秋娘一想到过去自己过得日子,和现在的日子以及自己未来能过上的美好日子,就既心酸又高兴的没忍住红了眼眶。
李三娘拿着帕子的一角仔细的为沈秋娘拭去眼角的泪滴,“好了,大喜的日子可不兴哭。这妆可不能花。你以后过得好,就是对我最好的报答,让我没白救你一场,那就够了。”
沈秋娘知道李家除了李三娘之外,剩余的李家人也都对她充满善意。
把自己的感激放在心底,沈秋娘心下决定以后一定要好好报答李三娘和李家。
李二嫂端了几样儿点心进来了,留下沈秋娘和李二嫂闲话,李三娘出了屋子走到正院,就看四小只凑在枣树底下头碰头的说着悄悄话儿。
还未等李三娘走近,李大郎就听到了她的脚步声,他叫了声小姑,剩下的一个个就一一站起对她问好了。
“你们在说些什么?”
“小姑,我们正在商议呆会儿如何为难图瓦咧?”
一听这话,李三娘就明白了,这是此时迎亲时,女方为难男方,让他知道这个妻子是经过千难万难才迎娶回家的,必是要好好对待的。
李三娘顿觉有意思,就加入了四小只的行列,与他们出主意,要如何为难,既能有意思还不伤情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