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书吧

下书吧>青瓷演员表介绍 > 越历史越有价 代后记(第1页)

越历史越有价 代后记(第1页)

浮石出版社要出《青瓷》的完整版,我一直拖着没敢同意。因为这本书的原版已由湖南文艺出版社在五年内加印了三十四次,正版盗版销量加上手机网络阅读,读过这本书的人起码有近千万,我担心出版社是否还能找到新的图书购买者。

是读者让我改变了看法。当我有机会与其中的极少部分直接沟通的时候,他们总是不吝美言地表达对《青瓷》的喜爱,其中又有差不多三分之一的人告诉我,他们曾买《青瓷》送给朋友,自己则读过一遍两遍三遍四遍,最多的一位,竟读了五遍,每读一次,都有不同的感悟与收获。

读了五遍的这位,是我们当地最大的一个医药公司的副总,平时日理万机不说,也非常有学养,是读过很多中外名著的。当着其他几位著名作家,这样的溢美之辞让我的虚荣心得到了很大的满足。

冷静下来以后我在想一个问题,《青瓷》到底凭什么获得了读者的喜爱和持续的关注?

写作《青瓷》之前,我是一个心无旁骛的商人,从事的行业是拍卖,像小说中的主人公张仲平一样,主要是做法院的业务,整天跟承办法官打交道。因为做事敬业,很快就赢得了委托方或“客户”的信任,生意也就因此风生水起。

如果生意一直顺利,大概就不会有《青瓷》。

因为生意做开以后,你会连看书的时间都没有,更不会有码字的闲工夫,你也不会有自曝所谓行业内幕的主观动机,因为那无异于自断财路。2003年年底,我所在的省发生了一宗腐败大案,涉及的拍卖公司有十来家,涉及的法官有数十人,级别最高的是省高院的原院长、市中院的某副院长等人。这是一个由中纪委派出调查小组督办的案子,所谓拔出萝卜带出泥,我很不幸地成了那被带出来的“泥”,以“协助调查”的名义,被“请”到了“里面”。

我自认为从来不是一个胆大妄为、为达目的不择手段的人,我只是按照一个“合格”商人的标准和套路,做人做事,在做人做事的过程中,我也总是在竭力平衡贪婪与恐惧、规则与潜规则的关系,所以直到现在,仍然有很多了解我的朋友认为我很“冤枉”。

因为受贿者很快交代了我行贿的事实,所以我经历了刑拘、逮捕的过程,并最终从协助调查的宾馆拎出来关进了看守所。那是我人生中最黑暗的一段时期,内心里既咒骂出卖我的“朋友”,又渴望随时得到命运的垂怜。

希望、失望、绝望、再希望……几经反复,我终于想明白了,什么时候获得自由,自己完全做不了主,越想早点出去,越是会把心态弄得很浮躁很糟糕,真正地度日如年,还不如干点别的,于是开始了写作。

最开始是准备写武侠的,一口气便写了两三万字,回头一看,觉得挺无聊的,一是跟金庸之类的大师比总有那么一点距离,一是赶上和超过了他们又怎么样?那些飞檐走壁的侠客,跟我和读者的生活,又有什么现实上的关联呢?

有过身陷囹圄经历的人都知道,在看守所里最“畅销”的书永远是法律书,每个被羁押的人,都会有自修法律的强烈愿望,为的就是自我救赎。我也不例外。我找到并通读了监室里所有能够找到的法律书。那是一种非常独特的阅读体验,我只能用被打了一闷棍之类的比喻来形容。大学哲学系毕业,经过不知道多少次普法教育,曾经左右逢源、莺歌燕舞、潇洒自如的我,原来基本上是个法盲。

而我的过去时,仍然是很多人的现在时,在追求官位、财富、美色的道路上,仍然挤满了形形色色的男男女女,他们的目的也许非常明确,他们的手段也许道高一尺魔高一丈,他们或主动或被裹胁,或异常清醒或浑浑噩噩,或夹缝求生存或铤而走险……

我们每个人都有一些困惑的问题,比如说,我正在经历的生活真的有意义吗?它是我真正想要的吗?我有选择自己生活方式的权利吗?我为什么总是像被一根无形的鞭子抽打着似的往前赶?我为什么就不能停下脚步重新审视和考量一下这个社会和自己的人生呢?

我决定书写我熟悉的生活。

正是这种在新的视角下还原与审视现实与自我的冲动,不仅让我找到了一条通往外面世界的桥梁,而且获得了一次真正意义上重生的机会。

尽管如此,我心里仍然有所顾忌,因为我当时尚有一个想法,就是希望出去之后仍然能够从事拍卖业,我不能把整个行业给得罪了,我不能写我自己,所以,《青瓷》的写作其实是不动声色的,藏着掖着、浅尝辄止、冰山一角。

同时,我又心有不甘。改头换面的记载,仍然不过是一种记载。如果我仅仅这样做,那么,夸张点说,我这“牢”仍然等于白坐了。我不能完全实录我的生活,但我必须表达我的生活感悟、我对社会的理解。鉴于当时我的阶下囚处境,我已经在很大程度上摒弃了对社会与权贵的谄媚之心,我已经在很大程度上获得了解剖社会与人生的立场与勇气。我认为我已经可以做到大胆、坦荡与真诚。

对我来说,这是一种纠结。

《青瓷》最初的出版几经周折,我跟出版社的合同中不仅有不得利用原省高院系列案进行炒作的专门条款,而且在交付印刷之前,还有人对我的身份进行了认真调查。

但我一直感谢出版社社长刘清华先生与责任编辑汤亚竹先生,正是他们的慧眼独具和无畏勇气,才使《青瓷》得以面世,获得了各种荣誉并让人议论、传颂与咒骂。

《青瓷》被贴上了各种标签,比如说官场小说、职场小说、政经小说、财经小说、商战小说等等,很多人更是从中窥见了官商关系、男女关系的“内幕”。至于我自己,则比较认同它是一本社会关系手册的文学版,它揭示的是当下社会中官商交际方式、男女交往方式的本质——被温情脉脉的面纱包裹着的各种关系后面的利益交换。

由于当时的出版环境和我个人正处在取保候审阶段的尴尬状况,原版《青瓷》在某种程度上来说算是一个“洁本”:歌厅中有声有色的“自然主义”描写被删除了,男女一号长近万字的“床戏”过程被删除了……对此,我一直“耿耿于怀”,也许,这种删除可能会使文本在文学意义上趋于纯粹,却同样使张仲平这个人显得复杂丰满不够,简单扁平有余。

借助这一次出版《青瓷》完整版的机会,我将原来被出版社删除的九十八处恢复,这种历史的还原使这一本《青瓷》几成一本新书,我不想用现在的眼光和这几年积累的生活经验,对它做一个字的修订,因为我觉得,尊重历史就是对读者的最大尊重。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