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书吧

下书吧>年代文炮灰的海外亲戚回来了格格党 > 第 227 章(第1页)

第 227 章(第1页)

《大手笔,为保证小区孩子上学有保障,开发商建设国际学校》

国际学校几个字加黑加粗。

虽然内容要求严谨,但是标题,还是该怎么吸睛,就怎么吸睛。

文章开头自然是先介绍海城的这个小区住宅项目多么好,小区内部规划如何的舒适高档,地理位置如何的便利。又重点强调,为了小区孩子上学方便,还特地建设一所九年制国际学校。开设的课程与国际接轨,念完初中之后,直接去港城念高中。到时候想在港城念大学,或者去国外念大学都可以。还列举了,与这个学校合作的一些外国学校。

只要在这个学校念书,如果不想去港城念高中,想去国外念高中,学校也可以进行安排考核。通过考核的也可以出去。

这些对于徐家来说,自然不算事情。徐家开发项目多,关系也很多。

看到报纸上这个标题,不少家里有孩子的家庭都仔细看了起来。

哪怕是家里买不起房的,也不妨碍他们对于这种新式学校的兴趣。

买房对于很多家庭来说都是很遥远的事儿,这会儿还没有买改善型住房这个观念,基本上是实在住不下去了,会想办法弄个房子住。住得下的家庭,也不会愿意花钱买房。但是教育,确实关系到千家万户。

特别是这几年国家对于教育是越来越重视了,加上计划生育,家里孩子少,这更是激起了全家人对于孩子成才的期盼。

以前生得多的时候,就觉得放养就行,反正中间只要有一个成才就行。

现在可不能这么想了,就这么一个孩子,要是还不管,到时候养废了,全家人都没希望了。

内地家长重视教育这一点,从当初南波万的收音机畅销,就可以看出来了。

看到报纸上面对于这个国际学校的宣传,很多人都看着心情激动,双眼冒光。这学校看着可真是不一样啊。

看入学条件,又皱眉头。这个学校是为了方便这个小区的孩子念书才开的,只接收这个小区的孩子。

而且报纸上面还强调了,只第一年接收转学生,以后都不接收!

张洪学是个下海经商不久的个体户。

经商已经两年,原本家里穷得都要吃不起肉了,现在家里搬进有小院子的房子,还买了摩托车。手里存款也很多。可以说,现在的日子是过去无法想象的。

要说唯一让张洪学头疼的,就是孩子的教育。

因为和妻子一起做生意,对孩子的看顾难免就放松许多,七八岁的孩子,现在皮得不得了。

上了小学一年级,成绩差,还经常被请家长。可两口子事业正忙的时候,也不可能为了照顾孩子,就把家里这一摊子生意给放弃了。

夫妻两人头疼不已。照着这么下去,以后只怕念个初中就顶天了。高中肯定是考不上的。

可自家条件好了,自然也希望孩子以后能成才。做个有文化的人。

别看他们总念叨着,那些大学生还没他们做生意赚钱多,可是家里要是能出个大学生,他们是做梦都能笑醒的。

原本以为,这辈子就这样了,结果竟然柳暗花明又一村。这海城竟然开了个国际学校。

“买房,必须买!”

张洪学和妻子许兰立马就决定了,必须买房。到时候让老两口去海城住着,孩子送去国际学校念书。以后孩子好歹能去港城念高中。不说能不能考上大学,至少出去见世面,那肯定不一样了。

再说了,这国际学校,里面老师肯定厉害,而且还封闭式教育,这是要下狠心把孩子管好的架势啊。

肯定能行!

两口子立马就去打电话咨询了。

和他们相同想法的人不少。不过也不都是因为孩子没教好,也有一些是因为父母自己有一个出国梦,但是自己实现不了,现在孩子明显有机会实现了。

一想到自己孩子以后能出国念书,还能回国当海归。或者干脆在国外发展,在国外做高薪工作。光是想想,就觉得前途一片光明。这笔投资可太值了。海城也是个好城市,在那边买房也不亏。以后孩子念书念完了,那房子还能卖掉。

还有一部分家长是觉得与其让孩子辛辛苦苦在国内挤独木桥,不如另辟蹊径。世上大道千千万万,自家孩子不是天才哪一个档次的,那么当家长的就撸起袖子把孩子举高点儿,让孩子更轻松的跑赢别人。

于是房产房产销售部这边接到最多的咨询电话不是问房子的情况,问的是入学情况。

销售员:……

这还是只是资金充足的一批人,后面还有很多资金不充足,准备凑钱试试的还没来得及打电话呢。

连在东州的李春兰和苏向东也在数着存折上的存款。看看自家能不能买得起房子。

这个房产项目有大妹苏总的投资,相当于学校建设也有苏总份儿。所以两口子对于这个学校还是很信任的。封闭式学校,孩子总是安全的。

时间已经渐渐的淡化了噩梦对于两口子的影响。虽然还是担心孩子受伤,可是也不能不管孩子的未来。

作为爱孩子的父母,两口子也是希望能够给闺女最好的东西。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