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书吧

下书吧>重生回村当巨富 > 第102章 厚积薄发下(第1页)

第102章 厚积薄发下(第1页)

“孙同,村里的电路已经全部重新铺设完成了,以咱们这座火电站的发电量,咱们村的那几座水电站实在是为没有继续运营下去的必要了,那几座水电站你有什么打算?”

火电站建设完成后,村里做的第一件事就是改电路,仅仅是依靠这座火电站,如今村里的用电量就是供大于需,这种情况下如果继续运营那几座水电站,对孙家村而言确实是有些浪费了。

“小姑夫你的想法呢?”

“两个想法,第一个是把咱们火电站的电卖给镇上,我想镇上肯定会对咱们的这项提议感兴趣,第二个想法就是将这几座水电站捐给镇上,咱们只需要为镇上提供发电机组,到时候镇上只需要在碧流河中段建几座电站,那镇上缺电的问题就能得到极大的改善。”

“那就捐给镇上吧,对于咱们火电站如今每年的发电量是多少?”

“60万千瓦!”

“比原计划多了这么多?”

原本两人讨论的是购买一个年发电量十二万千万的发电机组,后来因为最近充裕,所以孙同又给刘玉崇批了一大笔钱,让刘玉崇自由发挥,可没想到刘玉崇这边竟然给他来了一手狠的。

“多吗?我觉得并不多,咱们村的企业越来越多,再加上华元口未来势必要被并入到咱们村,所以把火电站大点建着我觉得是未雨绸缪,事实上火电站那边如今还留着升级的空间,只要资金到位,咱们这座电站随时能够将发电量提升到500万千瓦。”

“行吧,设备买都买回来了,我还能说啥,不过多余的电咱们要用在什么地方?”

“码头、维修中心,主题乐园和大学都是耗电大户,更不要说你还在大学周边建了那么多的住宅,有这些地方帮着消耗,咱们如今的这点发电量估计用不了多久就会不够用了。”

可供百万人使用的电量可不是说消耗就能消耗光的,事实上电厂这边的用电大户还是位于工业区最边缘的电子厂,因为村民用电都是免费的,所以电厂这边的收入就只能依靠村里的各家企业来维持,这其中德令互娱,德令科技,德令电子全都是用电的大户。

“成吧,反正电厂那边的事情我全都交给您来负责了,这些事您看着办就好了,我就不多过问了,只不过电厂那边要尽快做到自负盈亏,至于村民用电的费用,到时候村委会这边会统一跟电厂结算的。”

电厂的问题自始至终孙同就没怎么关注过,他本身对这一行就不怎么懂,胡乱插手反倒会惹出更多的麻烦。

反倒是德令大学那边,那才是孙同关注的重点。

就这么说吧,自打大学的建设开始以来,孙同基本上每周都要开车去那边看一看。

看着学校一点点被捡起来,孙同又何尝不是豪气万丈。

当初村里收购的几所学校的师生如今已经全部都迁移到德令大学的新校址了,而学校新一年的招生工作如今也都已经完成了。

说起来德令大学在命名还是占了市里和县里的便宜的,正常情况下德令村作为德令大学的主要出资方,德令大学算是正儿八经的民办学校,是不允许用大学这个字眼的,只能使用学院二字。

可就因为德令村接着鸡毛当令箭,挂着滨城市教委和壮河县教委的‘羊头’,所以德令大学就有了使用大学两字的资格。

真要说起来,德令大学如今完全算是一家正儿八经的二本大学,至于学校每年教育拨款的问题,为了符合国家要求,德令大学这边专门成立了一个专项教育基金,日后滨城市政府,庄河县政府以及德令村每年都要向这个基金拨款,市政府那边因为只出了一个名头,所以每年只需要出100万的资金意思一下就行了。

相比起市政府,壮河县政府这边倒是对德令大学更为上心,这毕竟是壮河地区第一所本科大学,所以县政府这边经过开会讨论后,决定每年向德令大学拨款1000万资金。

这两笔资金的使用方式孙同这边早就已经想好了,学校接下来将会成立一个助学基金,到时候这两笔费用会用市政府和县政府的名义打入助学基金,这笔钱除了要拿出一部分当做学生的奖学金以外,剩余的部分将会用来资助贫困学生。

至于学校真正的教育拨款,那主要还得看孙家村这边,一所正常的二本学校,每年的教育拨款大概在3~5亿左右,孙同想要把德令大学发展起来,每年只给学校这点钱肯定是不够用的,所以他这边打算每年向学校拨款10亿资金。

当然这只是初期的拨款额度,等学校以后搞出了成绩,那孙同肯定会继续加大对德令大学的扶持力度,事实上到那时候孙家村肯定也已经‘有钱了’,到时候就是每年向德令大学拨款百亿,可能对孙家村每年的收入来说都只是九牛一毛。

到那时候,德令大学就彻底不必再为办学资金犯愁了,反正没钱了还有孙家村在,大不了就跟村里开口要呗!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