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42
战事的失利让倭国有了和谈停战的想法。
远征军也没有为大完朝廷下死力的义务。
倭国派遣军停下攻势,远征军自然不会主动去进攻他们。
在倭国通过日不落向大完朝廷表达了和谈的想法之后,高丽战场就进入了事实上的停战状态。
倭国派遣军来到高丽近一年的时间,先后损失兵力超过了两万五千人。
他们糟糕的后勤和战地医疗体系为军队的死亡和残疾率添砖加瓦。
官兵直接阵亡人数不到一万,但死于受伤引起的各种并发症的人数却达到了一万一千多人。
另外还有两千多人落下了终身残疾。
士兵的损失还在其次。
更为关键的是此战让倭国看到了衰落的大完依旧拥有着强大的实力。
这意味着短时间内倭国再无从大完朝廷身上夺取利益的可能。
这种士气的打击远比战争的失利更加让人绝望。
为了尽可能保住他们在倭国拿到的地盘和利益,倭国谈判代表周旋于西方列强之间,希望通过他们的插手迫使大完朝廷承认南高丽为倭国的势力范围。
反观远征军这边,整场战争的人员损失加在一起不到两千,整体的作战能力在中州国际的持续输血下几乎没有受到任何影响。
西太后就算是老糊涂了,也不可能在已方占有绝对优势的时候出卖属国的利益。
大完朝廷出兵高丽的目的就是维护朝贡体系。
既然在战场上取得了优势,那就没有理由理会倭国人的无理要求。
双方的和谈从一开始便很不顺利。
倭国希望将南高丽作为自已的势力范围,放弃对北高丽的利益诉求。
倭国内阁的底线是将高丽肢解,在汉城推举出亲倭国的南高丽朝廷。
大完朝廷则是要把倭国的势力彻底清理出高丽半岛,展示天朝上国的实力,对倭国人天方夜谭般的要求嗤之以鼻。
双方的要求根本无法达成一致,注定谈不出什么结果来。
他们在扯皮的时候,王辛的命令传到了远征军。
联盟议会从各种渠道得到的消息显示,倭国并没有就此放弃战争的想法。
倭王无法接受失去高丽利益带来的负面影响。
作为维新改革以来的第一次对外战争,失败的结果会严重削弱他好不容易建立起来的威望,很可能造成原本就不稳定的国内局势变得更加混乱。
倭国军队的利益相关方也不能接受失去高丽利益的结果,即便是内阁已经派出了和谈代表,但他们依旧在积极筹备战争。
结合已知的信息和高丽的实际局势,王辛命令远征军继续保持对倭国派遣军的军事压力,可以小范围的对派遣军采取军事行动。
为了给远征军足够的休整和补给,根据地将派出一万人规模的兵力,以雇佣军的名义进入高丽,承担部分远征军的作战和防御任务。
另外,在欧美的马甲公司已经采购了不少货运船只,向高丽输送更多的物资。
于是,高丽战场在两国的各怀鬼胎和联盟议会的搅和下,从大范围的正面作战,变成了局部频繁的小规模冲突。
高丽战场正式进入相持阶段。
下面就看谁能沉得住气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