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书吧

下书吧>陆羽与李季兰的故事 > 第34章(第2页)

第34章(第2页)

颜真卿便舀了半勺盐茶佐料和半勺胡麻,逐步加到了馄饨之上,再用木筷子将连着薄裙儿的馄饨分开,拌匀食用。

我观颜公表情,也是有趣:

他先是只吃半个馄饨,然后,又边吃边点头,带着趣味津津的表情连着吃了三个完整的馄饨,沉醉其味,越吃越香,仿若是忘记众人的等待一般。

皇甫冉询问:“颜大人,下官见你吃的唇齿留香,不知有何佳味要与我等分享啊?”

“此盐茶甚好,可遗后世!”

颜真卿只做一句点评,却足见客观。

“以前我吃鹿肉与鸡肉混炒的小天酥吃不出什么别致的口感来。”韦应物惊喜道,“加了盐茶料子之后,仿佛脆感多了几分,肉感也鲜嫩了几分,有吃元日佳肴之感。”

“我乃出家之人,以素食为主。”怀素上人手扶一粥,“此盐茶与清粥相伴,得淡雅之味,饮之清爽,不失为一味添色添香的好料子。还需加上几块天福寺的素饼一同,捣碎了投入粥中,浸湿片刻就捞起,才算得上是至上风味。”

“学生仍旧是喜此物之好,舍不得多吃。”孟郊谦逊道,“恨不得立刻回到慈母身边,好好尽孝道。”

“你叫陆羽把茶方的制法给你,照着方子来买茶叶和食盐,再将二者细细碾过和筛过,又能不把配比弄错,一步一步仔细下去,不就可以自成了吗?”

“皇甫大人,学生以为这茶方制的好不好、能不能够被复刻,也是分了人的。”孟郊朝我一拜,才转向皇甫冉继续道,“要是人人都能自买盐和茶来磨制成盐茶,那陆羽存在的意义是什么呢?”

“人,确实是有天选其才之说。但是——”怀素上人把话锋一转,“这才华要是不自个瞧明白自个,再多的天赋也是枉然。陆羽自离开智积禅师以来,既修的闹市看台之戏角底子,又不误脱尘俗研茶理之行家风范,乃是心境澄澈使然。”

“陆羽不觉自己是个天生的茶人,这一路之上,有智积禅师、李太守、崔大人、邹夫子等人提点,又有在坐的诸公不吝赐教,不嫌陆羽年轻无知,一味自行,已是莫大有幸。哪能不上进?哪能自甘平庸?”

“你有如此觉悟就好。”张志和点头道,“不制小茶,难成大茶;不饮细茗,哪得广泉?陆羽啊,你的前程不可估量!”

或是出于自保,又或是出于自醒,我接了张大人的话,虚心向在座的人请教起来:“陆羽未近皇都,未识皇威,只怕一步走错步步皆输。不知诸公有何良言相赠,好让陆羽一路谨记,不踩泥泞?”

“陆羽,这近君侧为官之事,谁都代替不了你。”颜真卿真诚道,“本官唯有赠你一句话,以表关切。”

我行礼道:“颜大人请讲——”

“能进则不退,能退则忍让,二者相持,进退两难之际,则切记:以自己以我大唐江山的利益为上,冷静处之。”

“多谢颜大人。”我朝颜真卿一拜,“学生记下了。”

“我自在惯了,少惹朝中是非,亦少经朝中风雨,但也有一言要告知于你。”张志和用殷切目光看着我,“目之所见,掌权者未必真掌权,隐逸者未必真隐逸,眼见未必为实,耳听未必为真,你需有自己的主见,一切都要用心去看。”

“多谢张大人。”我感激拜谢,“学生定将教诲牢记于心。”

“陆羽,本官虽为地方官,只要述职之际奉圣命入朝去见,但也有些心得与你分享。”皇甫冉一扬袖,引来一阵清风,“君恩有时,君心无常,顺着昌,逆者亡。莫求君王有言实行,分晓所盼,常常告诫自己:得之为幸、失之为命,大道常在,乾坤不移,何惧一时风雨?方是正确心境。”

“多谢皇甫大人。”我心领神会,弯腰谢过,“陆羽时时谨记。”

离开聚会的凉亭,返程路上,我竟越发想念起师傅智积禅师来。

以前我总听人说:忆往昔,必定伴随着盼今朝。

现在想来,若是今朝真有什么切实际的渴盼之事出来,倒真的是等候朝廷的旨意快来,好起身赴任了。

于是,回茶庐之后,我提笔给师傅写了书信一封,尽表当下胸臆。

我在信中写道:

弟子来江南后,经历过诸多事情,正如师傅所说:诸行无常,还来还真。

江南多烟雨,弟子感茶叶储存之不易,遂在其中加了些手指大小的木块来为其吸潮,不想此法得当,被当地许多茶商所用,心中甚是喜悦。

遥想小时候在寺中,师傅就是带着弟子上山伐木为柴,细教了弟子各种枝干的香气和用途,才叫弟子学以致用——以木块为引,为袋袋好茶叶增香、驱虫、防腐,留茶叶之本味,不伤茶叶之本性;以木块为方,取其轻便,不为茶叶增重,减轻镖师们运茶的负担,也算是有所造化。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