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书吧

下书吧>国士无双重返1977搞科研 > 第二十六章 内忧外患的滨机厂(第3页)

第二十六章 内忧外患的滨机厂(第3页)

马志强声音温和地说道:“陈海峰同志,这个方案,你应该不会拒绝了?”

“厂里拿我当自己人,我要是再拒绝,反而显得陈海峰不是东西了。”

陈海峰没有继续推辞。

二人想到的临时工方案在他看来,更像是后世的特别顾问。

平时花钱养着,有事的时候才会出现。

技术员没有临时工名额,二人给陈海峰开的是青工的临时工名额。

月工资35元。

除此之外,知道陈海峰进程一趟不容易。

马志强做主。

借给陈海峰一辆属于厂里的二八大杠。

看上去。

滨机厂领导对陈海峰的厚爱,有些超过正常标准。

事实也的确如此。

开工资不到岗,属于妥妥的违规行为。

一旦被人查到,赵厂长和马总工都要吃不了兜着走。

另外,二八大杠自行车属于滨机厂的公有财产。

将公有财产借给别人,更是违规行为。

换成早些年,全国一盘棋的时候,这种情况是绝对不会出现的。

然而此一时彼一时。

大锅饭都要没了,滨机厂也要自谋出路了。

除此之外。

还有一个重要原因,导致滨机厂领导对陈海峰的厚爱。

人才短缺。

龙国今年恢复高考。

年龄三十岁以下,身家清白,具有初中和高中学历的青年人,全都可以参加。

老三届的年龄适当放宽到三十五岁。

恢复高考对年轻人来说是天大的喜事。

对于滨机厂这样的数千人大厂,不亚于一场地震。

念大学代表着毕业包分配,户口从农村变成城市。

毕业以后的身份,都将变成干部。

城里考生不需要转户口,却想要干部身份。

以往上大学,只能靠组织推荐。

如今参加考试就行。

凡是符合标准的年轻人,十个有九个都在备考。

人心思动。

男女工人,年轻技术员的心,全都不在工作上面了……

即便最后的录取率,只有十分之一。

滨机厂也将少一大批优秀的人才。

其中,又以技术人员为主。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