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书吧

下书吧>明天再会(国家名) > 第148章 丰产之年(第2页)

第148章 丰产之年(第2页)

没想到建奴提前开发“北大荒”了,这是好事。

随着西南战争和澎湖战争的胜利,他现在更有信心了。玩战略斗心眼,朕玩不过你父子,但朕有金手指和技术代差,绝对能锁死你们。

他同意毛文龙先去勘探苦兀岛,但要以“海盗”的身份,别打草惊蛇,等后金人开荒开成熟地了,朕再来摘果子。

不怕后金多养活些人,干掉八旗核心就行了,其他人统一收编。后世那么多满族艺人,朕相信你们是能歌善舞的。对不对,“亲爱的观众朋友们,我想死你们了”。

深入草原的厂卫们也更新了情报。

目前看来,天启二年,是个皆大欢喜的丰年。

鄂尔多斯一战,林丹汗带走了本地三成人口,回师后借着“大胜之余威”,再次清洗了察哈尔本部,而今威势空前,权柄尽握在手。随后,他又“上门探亲”,带走了三分之一喀喇沁。手上有大明赠予的三十万石粮食,他不担心人太多,草原无处放牧。他甚至准备扩建白城,学习镇沙城在冬日收容牧人,进一步收拢人心。

肉眼可见,内喀尔喀和喀喇沁,很快就会被三家分光了。近处还剩个永谢布,但人家早搬迁了一半到青海,见势不妙,而今又再加紧了迁移。

理论上所有草原部族都是林丹汗的,但吞到肚子里的才是自己的,对不对?而且林丹汗眼中,镇沙城、平沙城、后套,都是大明暂时为他保管罢了。正如校哥儿眼中的“北大荒”。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新的问题是,没有了中间遮挡,大明、蒙古、后金就要短兵相接了。

不会是三国倾轧、争当渔翁了。鄂尔多斯一战,暴露了林丹汗的虚弱--他们真不如后金人,战力,意志,技术,装备。

两强一弱,弱者当先被分而食之先?不,林丹汗并没挡住大明的发展脚步。

所以只能是后金动手。那么,大明决不能旁观。随着镇沙、平沙源源不断将牛皮引入蓟镇,迁安大基地正在极速生产新皮甲,旧的,全收起来;北直隶皇庄的多余纯粮,也要转运到蓟镇大仓库了。明年,远方的亲友会需要的。

人越强大,视野越开阔。以前就想将蒙鞑建奴通通斩首,而今想要尽量保留满、蒙二族的人口。未来台湾,还有东南以南,还有西北以北,都需要大量人口,只要有粮食的话。

今年丰产,因为许多地方推行了泰西新粮,原先的瘠田、山田、沙地都能种植,大大扩充了耕地面积,提升了总产量。他记忆中的明末,天灾不断,饥荒与战乱互为因果,导致人口大量死亡。

这是活生生的、生活在同一时空的人啊,不是历史书上的数字,没什么比“广积粮”更重要的事了。

可惜,本就适合泰西新粮的,低产的、寒冷、干旱的北方,除了东北、和陕西榆林一带积极一点,其他地方,种新粮全靠强压摊派。尤其河南和山西,一点都不积极。反而不缺粮的苏杭鱼米之乡,泰西新粮种得飞起。

原因是,新粮丰产,可以省出更多土地,改种桑棉了。

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谁叫桑棉更挣钱呢,谁叫土地都在那些人手里呢,种什么是他们决定的,而不是饿肚子的人。

桑树这玩意就应该种在山上,棉花么,后世最大的种植基地在新疆人口稀疏之处。这些作物,怎能和老百姓抢口粮?

双管齐下,想办法将推行新粮效果纳入各地官员考核;想办法逼迫一下那些布商织厂,不能让他们太好赚。

走别人的路,让别人无路可走。

校哥儿起身去后宫看望他的白手套,啊不,是爱妃,了。

-----------------

李清婉引路,校哥儿慢悠悠的往后宫走。

三个女人一台戏,搬回来的时候,后宫也有很多故事的。

“六宫粉黛”描绘的是唐朝,而大明,有十二宫。

后宫核心为乾清、坤宁及当中的交泰三殿,而左右两排各有东西六宫,也就是十二宫了。

东六宫为景仁宫、承乾宫、钟粹宫、景阳宫、永和宫、延祺宫,以承乾为首。

西六宫指永寿宫、翊坤宫、储秀宫、咸福宫、长春宫、启祥宫,以翊坤为首。

这并不是说皇帝只能有十二个妃子。因为每个宫殿占地都有两三千平方,都是两进的院子,都可分为前、后、东、西殿,住三四个妃子和配套的太监宫女也都是有余。

也不是说十二宫都住后妃,以后太子什么的,也住着自己的一个宫,复杂着呢。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