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书吧

下书吧>80年代最可爱的人是谁 > 第5章 使命用行动为自己正名(第1页)

第5章 使命用行动为自己正名(第1页)

4Cyy国家有难,匹夫有责。80后们用行动告诉世人,虽然我们有缺点,但是在使命面前,我们义无反顾!在灾难中成长,在灾难中坚强。80后誓言,绝不能让祖国受委屈!80后用行动给自己正名,这绝不是垮掉的一代。

“非典”!那年我们正在校园

2003年爆发的“非典”是全球众多国家和地区面临的一场疫病危机,其中,中国内地是重灾区。“非典”是一种急性呼吸系统传染病。国内所称的“非典”,就是国际上所称的“SARS”。20003年,非典肆虐神州大地,在抗击非典斗争这场没有硝烟而又惊心动魄的战争中,年轻的80后们在严峻的考验面前,有过彷徨,有过紧张,但最终经受住了考验,成为社会抗击非典的一支重要力量,同时,80后的人生观、价值观在这场灾难中得到了一次洗礼,思想意识得到了升华。抗击非典斗争的实践证明,80后是能够承担起民族复兴的历史责任的、值得信赖的一代。

战斗在第一线的80后

黄俊,出生于1980年。他一直希望成为一名优秀的临床医生,他学习刻苦,曾两度获得“联邦医学教育奖学金”。在抗击非典的过程中,他由于勇于救治非典重症患者并受感染,成为全校唯一一名被研究生院破格录取的考生。他在“非典”第一线的英勇事迹得到社会的认可。

2003年,“非典”在突然爆发之时,黄俊正在广州市中山二院呼吸科实习。那年2月1日,正值农历大年初一。呼吸内科有一名病人被确诊为传染性非典型肺炎,按照规定该病人要转送中山三院传染科治疗。此时,病人病情危重,呼吸急促、剧咳、呕吐、血氧饱和度很低,护送病人就意味着被传染的危险,况且病房里还有许多重病号需要照顾,那谁去呢?科主任的目光落在了实习医生黄俊的身上,“小黄你去,可以吗?”“没问题!我身体好,不会有事的。”黄俊二话不说,做好自己的防护,开始着手转送病人上救护车。一路上,他细心地观察病人的呼吸情况和血氧饱和度,不时调节氧气流量,帮病人拍背排痰。后来他说,当时我也没想那么多,没想过会不会被传染上,我只想着要把他安全送到中山三院。

2月3日,黄俊开始出现畏寒、发烧、高热不退、呼吸困难等症状,2月5日胸片检查发现肺部大量阴影,成为被感染的实习生中病情最重的一个。2月11日晚,黄俊被转到广州医学院呼研所住院治疗。病情严重时,他只能靠呼吸机来维持生命。

作为参与救治SARS患者的医生,黄俊知道目前还没有什么特效疗法,支撑他最终战胜病魔的,是一批又一批的医生护士给予的悉心治疗与护理,是学校老师及同学的关心与鼓励,他们每天都要给黄俊打电话,为他加油鼓劲。3月4日,黄俊终于康复出院,在隔离观察两周、居家休息一周后,他又急切地回到了临床工作的岗位。

黄俊在回到工作岗位之后表示:“我一定会好好珍惜这个来之不易的机会,努力学习医学科学技术,将来更好地承担起救死扶伤的责任。”

非典改变了我们的生活。在迎击这场天灾的战斗中,无数个像黄俊这样战斗在医疗战线的英雄冲锋在前,前仆后继地用汗水和生命筑起了一道道血肉堤防。他们用自己不计利害的大智、生死相许的大勇、悲天悯人的大爱,保卫了广大人民群众的健康和安全。

虽然大多数80后都还身处学校。他们也很难有黄俊那样冲锋在第一线的机会,但是他们还是希望能够通过自己的努力来为这场抗击非典的战斗贡献自己的力量。80后已经清醒地认识到,抗击非典需要全民族同舟共济,共度危难。于是,80后们为国分忧,积极投身到这场非常的战斗之中。

用自己的方式去战斗

非典产生时,尽管大部分的80后还在校园之中,但是他们还是用属于他们的方式在与非典进行着斗争。在非典面前,80后继续发扬了原本就属于他们的特点,乐观、积极,也表现出了曾被外界质疑的品质,坚强、责任。他们正在用自己的方式在战斗。

非典那年,宗晓是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机械学院大三学生。“非典”在北京最嚣张的那段日子,许多人心里像长了草,慌慌的,乱乱的,不知所措。宗晓的妈妈几次打电话说要开车把宗晓接回青岛老家,可他不答应,他说:“那要学校批准,况且我们宿舍8个人,没一人回家。我还是留在学校吧!家里有老人、孩子,我成天在外跑,和许多人接触,我怕去了会对他们不好。”刹那间,母亲对宗晓有了一种感动和新的认识。而且这种感动和新的认识随着对他同宿舍同学的了解,改变了对这一代独生子女的看法。

“非典”使儿子突然长大、成熟了。“非典”可能是他们长这么大以来遭遇的最大的事件。这件事注定会在他们心中留下难以磨灭的印记。经历了这场突发疫情,相信他们这一代人会在今后的工作和生活中,变得更加坚强、成熟,更有责任感。

上述的例子相信在每个学校都会出现,尤其是在北京这个“非典重灾区”,大学生们充分发扬了生命的活力,表现出了非常的智慧、勇气。

2003年4月29日,象征着生命与活力的五棵挺拔的常青树亮相北大校园和万柳学区,北京大学青年志愿者协会在全校范围内开展主题为“五彩寄语,生命常青”的大型寄语活动。此后的一周,2000余名师生通过寄语活动将自己对患者的祝福、对医护人员的感谢、对家人朋友的思念、对生命的感悟寄托在五色的书签上。

4月30日,清华大学学生代表将慰问信和学生们的礼物送到北京301、302两所医院,向医务人员表示敬意。

4月底,中国人民大学学生艺术团在被隔离观察的同学宿舍楼外,举行露天文艺演出,用《祝福》、《你好吗》等歌曲送上对被隔离同学的关爱。经济学院学生石惠敏用绳子吊上了院团委送给她的生日蛋糕。

5月10日下午,北京城市学院学生赵阳向北京市血液中心表达了自己希望向非典患者捐献血清的意愿,此时距她患非典痊愈出院只有3天。5月11日凌晨,她捐出了自己的血清。

5月25日,清华大学40名学生志愿参加了为全国防治非典指挥部科技攻关组志愿献血的活动,以自己的方式为抗击非典作贡献。

面对非常的灾难,需要非常的智慧、勇气。80后们不等待、不观望、不坐而论道,更不把自己作为被保护的对象,他们镇定自若、从容应对,积极地投身到这场斗争中去。经历过这场群防群控、抗击非典的人民战争,80后们无论是在思想上还是在行动上都开始成熟起来。他们身上所体现的参与意识、奉献精神和社会责任感等正是以往人们所担心80后的缺少的要素。在危难关头,80后没有让人们失望。

80后们不但没有被非典击溃,他们甚至用自己独特的视觉角度来解读了这场灾难。“SARS=Smile and Retain Smile(微笑并且保持微笑)”、“SARS=Sacrifice Appreciation Reflection Support(勇于牺牲自我,乐观地欣赏生命和生活,认真地反思我们的工作和心态,在灾难面前相互支持相互帮助)。”

“雪灾”!80后站在第一战场

2008年,一场旷日持久的大雪降临在神州大地上,东北、华北、东南、西南……全国各地暴风雪越下越大,尤其是南方各省市,更是因为雨雪天气,造成公路、铁路、民航运输全面告急,滞留民众数以万计。在这场与大自然的搏斗中,80后们义无反顾地站在了第一线。

大学生在行动

2008年,1月29日。面对严重的雪灾,位于长沙市的国防科技大学的100多名寒假留守学员开赴京珠高速公路湖南段,在冰冻最严重的186公里处展开铲冰除雪行动。经过近一天的紧张战斗,疏通了一段严重积雪结冰道路。他们还派出300多名干部和学员进驻长沙火车站,协助车站维持春运秩序,疏导乘客。?

突如其来的重大灾害天气,激发了大学生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无论是在风雪迷漫的归途,向身边为饥寒所困的人们伸出援手,还是置身于遭受重灾的家乡,顶着严寒铲雪除冰,连续奋战,抑或是舍弃回家团圆的机会留守校园,他们以自己的实际行动告诉我们,他们胸怀祖国和人民,敢于担当,愿与祖国和人民同舟共济,共渡难关。

女官兵在行动

2008年1月28日,江苏镇江润扬大桥在遭受暴雪袭击封堵超过40个小时后恢复通车,受困的1400余名群众也被安全转移。陶俐君正是南京军区某防空旅数千名官兵中的一位,他们负责此次任务。在接到任务的第一时间内,1500多名官兵火速赶往现场清除冰雪。他们大都是80后的一员,在清除冰雪的过程中,陶俐君等13名女官兵巾帼不让须眉,与男兵展开竞赛。经过官兵连续6小时艰苦奋战,长达5公里路段积雪被彻底清除,1400多名受困群众乘车安全转移。

在抗冰救灾斗争中,80后们在刺骨的寒风中忍受煎熬,扛着远远超出自己体重的钢筋,步履艰难而又无悔地向前迈进;在缺水的山区,他们不饮用宝贵的清水,只用雪水来解渴;?他们用那冻得通红的双手,仿佛不知道疲倦地不停工作,他们架起的不只是电网,更是希望。在搏击冰冻雨雪灾害的第一线,在抗灾救灾不断延伸的队伍中,随处可见一个个年轻的80后活跃着的身影。他们直面现实,自觉肩负起身为时代骄子的那份社会责任,主动投身于抗灾救灾的最前沿,以青春的风采为这个早春添上了一抹最鲜亮的绿色。

郴州湘南学院临床系的大三学生高建波,是娄底新化人,也是个彻彻底底的80后。在郴州遭遇雪灾时,高建波正在校园。用他自己的话:“我跟郴州很有缘分,去年暑假我也留在学校,当时郴州遭遇暴雨,每次灾难到来时我都在。”高建波的话,让人觉得再大的灾难对他来说,都只是小菜一碟。

寒假后,高建波和14名家境贫困的同学没有回家,而是选择在校园里共度新春。虽然并非第一次留守校园,但遭遇这样的雪灾,是这群年轻人之前不曾想到的。由于夜里的气温已降至零下,宿舍变得异常寒冷。“我们要么挤在一起,要么借那些已经回家同学的被子,夜里盖两床被子御寒。”高建波说,为了使这段时间过得更充实,他们还成立了几支志愿小分队保卫学校财产。小分队的任务是分别在不同时段,对校园进行值班和巡逻。高建波还记得在传达室值班时,因为没有取暖设施,到凌晨四五时会感到特别冷,脚趾头被冻得完全没有知觉。他们几个同学实在捱不住了,就到外面跑步巡逻。“围着校区跑一圈要半个小时,跑完后会感觉身上暖和一点。”

2008年2月1日,高建波和同学郑周波、黄凌峰为校内困难居民送水时的情形让受困群众惊讶不已。当天下午,他们从消防车接完水后,提着水桶径直来到50多岁的王阿姨家。一开门,王阿姨惊讶得愣住了——要知道,现在外面打水的人排着长队,挤都挤不上去,竟然还有人送水上门!因为已是下午4时多,王阿姨想做顿晚饭感谢他们,但家里没火,她便要出去借几块煤。见此状况,小伙子们赶紧推辞。回去后,他们把王阿姨家的情况向校领导反映,又争取了20块蜂窝煤送到她家……

从上面故事中的这个80后的身上,我们可以看到乐观向上的精神,这甚至是我们整个民族、整个国家的宝贵财富。当灾难出现,80后在第一时间出现在了第一战线上。这也让世人知道,暴风雪终有停止的那一天,而80后的成长与力量却会历久弥坚,永远伴随着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脚步!在这个让人难忘的冬天里,我们经历了太多的感动,太多的震撼。让我们将这些记忆好好珍藏。不经历风雨,怎能见彩虹。一个民族的成长,一个国家的强大,一个社会的进步少不了要历经磨难,更少不了在战胜困难时收获的这些“财富”。

就像有一首名叫《温暖2008》的诗中所写的那样,

天灾终将过去

中华儿女在风雪中傲然挺立

大雪可以冰封天地,却永远无法阻挡爱的春天

无法阻挡破冰化雪,那蓬勃而起的春潮讯息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