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旦等人互相对视。
说实话,对王伏宝的仗越大、功劳越大,曹旦等多是颇为眼红嫉妒,可王伏宝“这场仗,没个几个月,估计是打不完”的判断,曹旦等人大多却也不得不赞成。尤其亲眼见识过李善道部在攻薛世雄营时战斗力的曹旦等,就王伏宝之此判断,更是甚为赞成、同意。
曹旦是窦建德的妻兄,范愿等不太好说的“灭自家威风,壮敌人志气”的话,他可以说。
便应着窦建德的询问,曹旦说道:“阿弟,伏宝所言……,俺亦是这么估摸的。李密、徐圆朗、孟海公估计都不怎么能指望得上,——而且的确是请神容易送神难,咱最好也不要指望他们,打李善道这一仗,还是得靠咱自己。可若只靠咱自己,确是没个几个月,这仗打不完。
“‘当前局面是要打破,可最好先不要找李善道下手’,伏宝这句话,俺以为不妨可以虑之。”
文士的献策很重要。
关系到真刀实枪地在战场上与敌人干仗,身处前线的将领们的意见,或言之,士气也很重要。
窦建德听了王伏宝、曹旦两人的表态,再观余下诸将的神情,诸将是怎么想的,他已了然有数,便不复再对范愿、王小胡、高雅贤等大将再作追问。
他喝了口茶汤,目光重新转回到了宋正本等的身上,与宋正本说道:“宋公,‘我不打李善道,李善道必来打我,未若先下手为强,我先去打他’,你之此议,我很赞成。可诸公所忧,亦不可不虑。确实如此啊!李密、徐圆朗、孟海公等,咱只怕都是指望不上,最好是也不要指望的。李善道,眼下看来,只怕却是我先打不了他!舍此策外,公尚另有破我困局之别策么?”
——黄河对岸的河南道诸郡,由北而南,是北海郡、齐郡、济北郡、东平郡、东郡与济阴郡等。北海郡北临渤海,北海、齐郡到济北郡这一带,现是王薄、綦公顺、卢祖尚等这几部义军的活动范围;徐圆朗部的活动范围是在东平郡一带;济阴郡在东郡的东边,此郡现是孟海公的地盘。除掉王薄、卢祖尚,其余的徐圆朗、孟海公、綦公顺等名义上都已投附了李密。
宋正本叹了口气,说道:“明公,先取李善道,此上策也。上策若不能用,仆有下策以献。”
“下策是何?”
宋正本说道:“魏刀儿草莽之夫,勇卤无谋,今其据在深泽,距我乐寿咫尺之遥。仆之下策,便是李善道,明公若不欲先取,即可先取魏刀儿。其众十余万,既已取之,亦可壮明公势也。”
“宋公,你也说了,魏刀儿拥众十余万,兼他又北连宋金刚,南依李善道,我纵欲取之,何以取之?”
宋正本说道:“魏刀儿无谋之徒,今所以连金刚而附善道者,畏明公之攻也。明公不妨可先与之通使盟好,以懈其备,然后突然袭之。其众虽然十余万,尽乌合之徒,既无约束,又无储积,日唯以四外掳掠为存。明公精卒袭至,一战足可败之、歼之!”
“魏刀儿现在就怕我打他,宋公,我即使遣使与他盟好,他怕是也不会相信我吧?”
宋正本说道:“魏刀儿今依附李善道,是因为畏惧明公,不是他真的就对李善道称臣了。仆愚见,明公可以‘善道与李密决裂,忧其会北上犯明公之土’为由,告诉魏刀儿,明公现愿意与他结盟,以共同地应对李善道。料魏刀儿就一定会相信明公的话!由而中明公计矣。”
这话倒是不错。
如前所述,河北就这么大地界,李善道、窦建德两军,现今各限於自己的困境,唯一的破局之途,都是向对方开战,这也就是说,河北可能很快就要上演两虎相争的这幕场景。
——这种情况,是任何一个人都能够看得出来的。
那么这种情况下,原本岌岌自危的魏刀儿部,却的确反倒是就变成了李、窦两人争相笼络的香饽饽了。则又在这种情况下,如果用“怕李善道来攻,所以期望能与他结盟”这一说辞,来哄骗魏刀儿的话,他亦就确乎是有上当的很大之可能性。宋正本此策,的确是可行之一策。
窦建德琢磨了会儿,已经接受了宋正本的此策,但他为人做事,并不独断,一向都很尊重部属们的意见,因还是又再询问凌敬、王伏宝等人的意见,问道:“宋公此策,公等以为何如?”
打李善道,凌敬、王伏宝等都有忧虑。
魏刀儿,一如宋正本所说,其虽悍,号称“历山飞”,能从层峦叠起的太行山的群山头上矫健地越过,就像飞过,但其人勇而无谋,部曲散漫无纪律,打他,凌敬、王伏宝等却无担心。
王伏宝再度起身,行军礼,不复适才讨论打李善道时的忧色,豪气冲天,大声说道:“宋公此谋,大好谋策也!只要魏刀儿中计,果是放松警惕,俺不需多,三千精卒,足为明公歼之!”
窦建德哈哈大笑,说道:“三千精卒,未免太少。且若取魏刀儿,北之宋金刚、南之李善道,闻讯之后,必然来援,这场仗,咱们不打则以,打,就要速战速决。只要三千兵,万是不可。我闻之,狮子搏兔,犹尽全力。这场仗,只要开打,咱们就全力以赴,务要赶在李善道反应之前,就将魏刀儿攻灭!……如何设谋,使其中彀;怎生用兵,速战速决,我等细做计议。”
商量打李善道的时候,议来议去,反对者众,不能决定。
到了商量打魏刀儿,窦建德麾下之这时在堂上的文武诸臣,无有一疑忧者,堂上的气氛随着窦建德“细做计议”的话,登时变得热闹起来。就你一言,我一语,众人纷纷踊跃献策。
这些,且亦无须多讲。
……
只说窦建德等商议打魏刀儿时。
南下千里,大河之北,河内县城,郡府之中。
于志宁对李善道“你何意也”之此问,做出了他的回答。
他说道:“高君家虽渤海望族,才识俱卓异之选,然若孤身还乡,聚众占县,独挡窦建德调众围攻,以候明公大军之至,是有危险。仆有一策,若能得成,或可高君还乡,便可为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