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谓心理健康,则是指人的精神,情绪和意识方面的良好状态,包括智力发育正常,情绪稳定乐观,意志坚强,行为规范协调,精力充沛,应变能力较强,能适应环境,能从容不迫地应付日常生活和工作压力,经常保持充沛的精力,乐于承担责任,人际关系协调,心理年龄与生理年龄相一致,能面向未来。
所谓道德健康,就是指不以损害他人的利益来满足自己的需要,具有辨别真伪、善恶、美丑、荣辱等是非观念的能力,能按照社会行为的规范准则来约束自己及支配自己的思想和行为。世界卫生组织把道德健康纳入健康的大范畴,是有其道理及科学根据的。巴西医学家马丁斯经过10年的研究发现,屡犯贪污受贿罪行的人,易患癌症、脑出血、心脏病、神经过敏等病症。因为精神的负担,必然会引起神经中枢、内分泌系统的功能失调,进而干扰其各种器官的正常生理代谢过程,削弱其免疫系统的防御能力。最终,在这种恶劣的心境重压和各种身心疾病的折磨下,就会早衰或丧生。
总之,没病不等于健康,这就是现代智慧人的健康观念。
健康观念4:是药三分毒,辨证施治
古人云:“是药三分毒。”我国最早的医学专著《内经》对如何用药十分讲究,将药分为大毒、常毒、小毒、无毒。治疗疾病要求大毒治病,十去其六;常毒治病,十去其七;小毒治病,十去其八;无毒治病,十去其九。当今不少的人认为中药大多数源出于天然的动植物和纯中药制剂,比化学药品的药性平和而安全,总认为不会发生药物毒副作用。其实不然,如果任意滥用,同样亦会发生毒副作用。
有的人说:“补药无害,多多益善,有病治病,无病强身。”这是误解,如人参、党参、黄芪等滋补药,如果滥用乱服同样也可导致毒副作用。
曾有这样一个病例:
李军,本来身体是健康无病,就因服用了一支人参,结果导致胃部胀满疼痛、头晕、面部潮红、血压升高、大汗淋漓,经诊断其症状乃因服用过量人参而致“人参综合征”。此人病好后,在很长时间乃食欲不振。
诚然,补药也不能随便滥用,无病照样伤身。为此,中草药也要注意合理用药,不滥用、不贪多、要遵医嘱服用,只要善于辨证施治就能收到药到病除的预期效果。
许多慢性病都是病人自己造成的,因此我们不能靠七分养来治病,也不能完全使用食疗、体疗、心疗,去克服严重的疾病,这就必须加用药物;不过,由于药物没有选择性,因此我们使用任何药物都可能发生药源性疾病。因此,我们必须懂得如何选择药物,以防中毒。
因为药物不是一个人生存必需的,而只是用来克服疾病用的。我们根据是药三分毒的道理,反复强调了三分治七分养的生饥、食疗、慎用药的概念;也许你会同意这种防治疾病的方法。倘若你以后不再乱用药,你的健康长寿将不再是问题。
常言道:“凡药皆有三分毒。”这是指每味药都有偏性。宋代的苏辙曾说:医言药有毒,病已当速捐;陆游亦有诗云:良医善用药,病去药亦止。药物绝不是一个人生存必需的物质,它只是用来治疗疾病的。任何药物,在治病的同时,都会产生一定程度的不良反应,可能会引发药源性疾病,这就是所谓的“是药三分毒”。
不适当地用药会导致体质发生改变,如湿热质过用寒凉伤阳,可形成阳虚质;某些男性长期大量服用温热壮阳之品,结果损伤阴精,致精亏质等。这些说明药物因素对男性体质特性具有影响作用。至于现代化学药品的不良反应引起的体质改变,则是众所周知的事。有些患者往往不明白药物与疾病的关系,以为“油多不坏菜”,用药越多见效就越快。殊不知,药有药性,使用超量便会造成“药极生悲”。
王先生,很多年来一直被自己夜间尿频的问题所困扰。他根据自己掌握的知识,判断自己可能是肾虚。于是为了壮阳健体,外出旅游的时候,特意购买了一些据说可以强身壮体的补药。但自从进食这些补药仅半天后,就出现了尿黄、尿急等症状。当天下午,开始恶心,第二天更是出现神志模糊、全身皮肤发黄的异常反应,送到医院经会诊,被诊断为“药物积累和过敏引起的急性肝坏死”,并已经出现了肝衰竭的症状。这就是典型的乱用补药造成的可怕后果。据医生说,像王先生这样因乱吃药而导致肝脏受损的患者越来越多,尤以中年男性为多。因为胡乱进食补药,这些中年男性的肝脏不堪重负,一些人甚至出现严重的器官衰竭。
因此,千万不能乱吃和滥吃药,规律饮食、睡眠,坚持锻炼同样能强身健体。中医认为:如果体内的元气充足,就不怕周围环境的致病菌。邪气指各种致病因素,正气则泛指人体抵抗病邪入侵的各种因素和维持健康的能力,主要包括人体阴阳、精、气、血、津液等方面。说明在正气旺盛的情况下,虽有邪气的侵袭,但由于正气能抗邪气,则机体平衡协调不会被破坏,因而不致发生疾病,一旦正气相对不足,邪气有机可乘,正不胜邪,就会导致机体平衡协调破坏,从而发生疾病。
中医所说的“十分病,三分药,七分养”是很有辨证道理的。吃药和调养必须有机地结合起来,不能一味地依赖药物。正气的强弱是患病的决定因素,在正邪双方的矛盾斗争中,正气占主导地位,起着决定的作用。亚健康是否发生,正气的强弱是关键,正气不足是产生亚健康的内在依据。因此正气的调整阴阳,维护机体健康作用与现代免疫概念相似。“正气存内,邪不可干”,“邪之所凑,其气必虚”。
一般中医养生都不主张用药,人是需要用食物来养生,用健康的生活方式来调节身体,寻求健康的。其实,中医养生很简单,就是调阴阳,养气血。只要身体平衡,循环畅通,健康就近在咫尺。
病了,就要吃药;吃药,就要立刻见效,这就是现代人对于疾病的认识。一边大量地服药,一边还是酒照喝、夜照熬,吃着垃圾食品,过着毫无规律的生活。这别说是养生,就是在治病,他恢复的时间也比别人慢得多。
西药多为化学合成药品,许多药物都有明显的不良反应,受害最明显的要属肝脏。药物致聋的情况也很严重,链霉素能严重损害听神经,甚至致聋。其他抗生素如用量不当,也同样会有不良反应。许多药物对视力有影响,抗疟药、抗结缔组织药物氯喹,能引起眼内光敏度的色素改变,从而导致视力衰退。
凡药,其性必偏而较烈,否则不能治病。所以有种说法:药是纸包枪,杀人不见伤。凡药都有一定的不良反应,既可用来治疗疾病,也可导致疾病。懂得一些药物知识后,就更要尽量少服药,多从积极方面调动和加强自身免疫力来抵抗疾病。当然,也不能因噎废食,为了治病,药还是要用的,但最好少用或慎用。
总之,合理用药,不滥用,不贪多,只要善于辨证施治就能收到药到病除的预期效果。
健康观念5:过度的医治只能加重病
《黄帝内经》有一个重点就是说,健康绝不是别人能帮助或者给予的,医生仅仅能给你一个治疗的机会,药物也并非解决疾病根本的法宝,真正的健康只能依靠自己。反观大自然,谁见过患上心肌梗死的狐狸?谁见过脑卒中瘫倒的狼?难道野生动物们都不会生病?当然不是,它们只是比人类更加懂得生命的真谛。当它们偶尔生病的时候,它们就会凭借本能来自我医治,寻找草药或者不再进食,甚至努力地去奔跑,去运动。
无论是人类还是动物,自然治愈才是最值得提倡的健康之道。跟西医非常不同的是,中医所强调的养生,是从防范出发,根据每个人的体质,一个人配合一种方法。西方医学则采用疾病医学的模式,采用对抗性治疗的手法,生病了,就吃药或者通过仪器治疗,再不然就做手术。结果往往是病好了,人体的内环境却一团糟,人的自愈力减弱得相当厉害。其实,被我们人类忽视的正是我们自身的自然治愈力。最近德国的一项研究发现,人体自身有能力治愈70%以上的疾病。
可是,很多人生病之后,就把自己的身体,甚至性命交给了医生。现在太多的医生都是看见感冒的就开感冒药;看见有炎症的就开消炎药。其实,这些都不是真正的治病,只是暂时缓解了身体的症状,深层次的问题还是留在自己的身体里。疾病的发生是一个日积月累的过程,也许今天你吃了感冒药,好了,但是那些不良的东西最后迟早是要爆发的。
人体不仅能自我保护,还可以治愈自身。它不仅有强大的生命力,还具有非凡的自我平衡力、顽强的自我意志和修复能力。无论周围的环境多么恶劣,人的身体都在竭力保持一种最佳的状态来维持生命的表象。这种力量,可以说是人类最伟大之处,所以,我们应该信赖它,让它自然而然地为我们的健康服务。21世纪,什么最重要?就是我们的健康。在这个竞争激烈、人才辈出的时代,健康才是我们竞争的资本。生命是一个零存整取的过程,我们需要做的,不是奢华的生活,不是富足的享乐,而是珍爱自己,享受健康的人生。
我们的手指被割伤了,不久后伤口愈合了。想一想,是什么东西治好了它?骨头断了,在x光下,看起来那么糟糕,可是几个月后,一切又都好起来了。这是为什么?我们身体里那看不见的自愈力就像最神奇的魔术一样,是那么不可思议。我们的身体时刻都在进行着新陈代谢,时刻都在用崭新的、健康的细胞组织替换那些陈旧的、受损的细胞组织。人体可以在6个月内更新大部分的细胞组织,在一年之内更新几乎全部的细胞组织,其实,这足以向我们证明,它是有能力治愈疾病的,但前提是我们必须给它足够的时间,给它自我修复的环境和能量。
我们身体里蕴藏的自愈力,其实就是这世界上最好的医生和药物。我们今天一再强调的“养生”,其内在的、最关键的就在于人与自然环境协调适应,自然而然地运用我们人体自身的防御体系和应激能力,进行自我保健、合理养生。20世纪初,爱迪生就已经说过:未来的医生不再给病人,而是引导病人关注自己的身体,注意饮食营养,找到疾病起因,来预防。
事实向我们证明,当手指被割伤一次,很快身体就会治愈它。可要是你的身体己经出现了一些问题:免疫系统能力下降、新陈代谢缓慢、营养不良……割伤的手指还会那么容易被治愈吗?当我们身体受到的伤害超过了它自身所能恢复的能力时,人体就会丧失这种天然的自愈力,这种神奇的力量就会消失不见。所以,对今天众多的中国人来说,中医是存活于中国人思想体系中的一种自我调理与疗治之道,是对自我生命力的一次寻找、一次肯定。
做任何事情最佳境界都是恰到好处,“不足”与“过度”都是缺陷,特别是人为地使之“过度”,那就会坏事。对医疗的侵袭性和自己的身体承受能力有所认识。是药三分毒。西医西药尤其如此。无论打针吃药、放射性检查,对机体都可能造成不同程度的伤害。老年患者可能一辈子少有染疾,以为自己“身体很好”。殊不知,随着年龄的增加,机体在正常运行状态下没有表现出来的抵抗力、耐受力方面的减弱,在外来的不正常的医药医疗侵害下会马上显现出来,并且可能成为结束生命的直接原因或主要原因之一。
有一位老太太,向来身体很好,到牙科诊所镶牙,却被不良医生建议拔牙。这个拔牙并不是老人需要的,当然是过度医疗。拔牙前又没有检查老人的抗感染能力,没有评估老人身体耐受手术能力,结果拔牙导致败血症,又加上其他医疗过错,最终导致老人多脏器衰竭而死亡。
这就是一则典型的过度医疗事件,其实我们身边的“过度医疗”是不可枚举的,那什么是过度医疗呢?一般认为,超出需求的医疗服务,可以视为“过度医疗”。“过度医疗”主要发生在检查、治疗、开药三个环节。
1。过度检查
“如今不怕生病,就怕检查。”这里的检查,是指过度检查、重复检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