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书吧

下书吧>重楼治什么病最好最快 > 第八章 梦未央(第2页)

第八章 梦未央(第2页)

司马宁笑嘻嘻地说:“老吴,你告诉他们,你们在这里住了多少年了?为啥住这儿的?”

司马宁拎着一瓶酒搁茶几上,老吴说:“你上次拿的酒还没喝哩,还拿酒干啥?”

司马宁笑道:“不是我,是高作家给你拿的,他拿酒巴结你,听你讲故事好写小说,还想摘你的菜,你不一定有光沾。”

吴大哥眯缝着眼睛笑了笑,给大家斟上茶水,朗声笑道:“我这条烂命,二十多年前就该销户口的,让病逼急了,偷跑出医院,家里藏不住就跑到山根儿下的乡村来。一开始租了一间人家放杂物的空房子住下来,哪晓得这一住还躲开了死神。后来就把城里的房子卖了,在这儿落了户,买了块宅基地,我们老两口像燕子垒窝一样自己盖了这三间房,又多混了二十多年。我这二十多年是白捡的,医生当年红口白牙地说我绝对活不过半年,又是化验单又是心电图的,让我打一种什么进口针,戳一下一千八,打了十几针我死活不打了。针管用不管用我不知道,光这医药费还不把人愁死啦?

我当时是贵贱不想活了,偷偷跑出医院一走了之,哪晓得赚了二十多年。”

高亦健问:“二十多年前?你是90年代末就来这儿了?”

吴唯说:“我那会儿才出校门呢。你当时是患了什么病?”

老吴说:“心律不齐,心悸伴有头晕、黑蒙、意识丧失、胸痛、呼吸困难,持续地胸痛伴大汗,医生说随时都会出现心力衰竭、休克,就是说随时可能猝死。”

司马宁替吴大哥补充道:“吴大哥当年是铁路局多经系统的一个科头,那时铁路上多种经营开发工作刚兴起几年,工作比较忙,压力大。在四十多岁时心脏出现房颤,后来越来越严重,治疗总不见效,转了几家医院,说要搭桥,临手术时检查又说不适宜搭桥,只能用一种进口药维持。”

老吴解释道:“简单说就是有一阵子心不跳了,一阵子又猛跳,跳得喘不上气,像离开水的鱼干张嘴。有几回一口气上不来就那么过去了,醒过来听老婆哭才知又昏死过一回了。那时尽管说单位对我很关心,帮我转院转医保,还想着法子给我补贴,但常常是医院里一折腾个把月,打进口救命针把家败光了,把单位也拖累了。你想不治还不行,想出院回家,医生说不能离开医院,要不然随时随地都可能交待了。有一次我从昏迷中醒过来后,觉得脑子特别清醒,想想自己这是干啥?这么贪图这条烂命吗?工作已经干不成了,家里也掏空了,趁眼下还没欠下债,换个活法,换个死法。

那时孩子已经在外地工作,也没啥牵挂。我和老伴商量,偷偷离开医院,到乡村去,找一个安静的地方,等到哪天心脏不跳了就地一埋不就结了?”

说到这儿,老吴指指在大门口择菜的老伴的背影:“我这好老伴,我说啥她依啥,第二天我们就悄悄离开了医院。往哪儿去?

当时还没个谱,这个村里有一个远房亲戚,我们随便带了些家常日用赶长途车奔这儿来了。当时租了一间房住下来,后来又在这落了户,买了一块宅基地,就开始垒窝建屋。屋子建好了,心脏病不犯了,就租了几亩地种点蔬菜瓜果。我们都有养老金,吃穿不愁,不种不收的闲时间就开车出去旅游,每年有几个月在外疯跑,这些年把大江南北差不多跑遍了。”

吴唯指指树荫下停放的车子:“厉害了,我的哥!这辆马自达杠五是才换的吧?看着还新崭崭的哩!”

吴大哥笑道:“是,去年底刚换的。我们每年有好几个月在外,自驾游遍了祖国大好河山。你们今天来得正好,再晚上几天我们就开车去青海、内蒙古大草原了。”

开心聊天的时间总是很快,眼见得日头当午,司马宁正要说该撤的时候,老伴从厨房过来问老吴:“饭好了,进屋吃吧?”

大家都有点儿意外,司马宁道:“只是来谝一阵儿,咋能让嫂子忙饭呢?”

老吴说:“一碗面,能忙个啥?我看端到院子里吃吧,宽敞。”

吃完面张罗走时,老伴提来几袋青菜:“自家地里的,各人都带点儿,炒菜下面吃都好。”

司马宁忙接过来对高、方、吴三人说:“一人一袋子,这可是好东西,清水煮出来都香得很。”

谢过吴大哥两口子,上车回城。跑了半个多小时村路拐上环山大道后,司马宁回头看看,方逸群和吴唯睁开了惺忪睡眼,副驾驶座上的高亦健似在想什么,看起来毫无倦意。

“高作家,吃了吴大哥的面,该给大家讲点儿啥了吧?”司马宁说完咧着蛤蟆嘴笑。

方逸群马上接过话头:“是啊是啊,一个早就被医院判了死刑的人跑出来二十多年,还活得旺旺的,真是个奇迹!这心脏病怎么就不治自愈了呢?”

吴唯道:“高老师从中医角度给咱们讲讲,我觉得不仅仅是个治病的问题,他们这种人生状态本身都挺让人羡慕的,虽说谈不上富有,但这种田园人家的日子看着都自在。”

高亦健说:“对,在吴大哥这里看到了一种极好的人生状态,当年被疾病逼到绝境的时候,吴大哥有自主意识,敢于与死神一搏,敢于离开医院,与其被无望的治疗耗尽体能耗尽家财,不如勇敢地面对死亡自己闯出一条路来。结果南山脚下纯净的环境、清新的空气给他带来了新生。接着,吴大哥夫妇又用勤劳的双手建造了自己的乐园,他们这些年的生活正应了《黄帝内经》里说到的一种人生理想的状态。”

司马宁回过头说道:“快给咱讲讲,黄帝是咋说的?”

高亦健道:“黄帝向天师岐伯问起养生之道,岐伯回答:‘是以志闲而少欲,心安而不惧,形劳而不倦,气从以顺,各从其欲,皆得所愿。故美其食,任其服,乐其俗,高下不相慕,其民故曰朴。’岐伯在这里讲的就是一种理想的人生状态。”

方逸群道:“这个黄帝老师讲得真好,‘美其食,任其服,乐其俗’,就是想吃啥吃啥、想穿啥穿啥、想玩啥玩啥呗!”

司马宁笑道:“我的方教授呀,啥经都能叫你念歪了。”

高亦健也笑了:“倒也不算歪,就是有点儿断章取义。岐伯给黄帝讲那些修行好的人都能心态安闲少欲望,心境安定不忧惧,形体劳动而不疲倦,真气从容而顺调,每个人都感到自己的愿望得到了满足,所以都能以自己所食用的食物为甘美,所穿着的衣服为舒适,所处的环境为安乐,不因地位的尊卑而羡慕嫉妒,这样的人生才称得上充实、愉悦、完美。”

吴唯说:“难怪高作家对中医这么痴迷,好像不管什么治病方法、人生困惑,都能在《黄帝内经》里找到答案。这真是一本神奇的书。”

高亦健道:“是啊,这是一部一辈子都读不完的书,是一本造福华夏子孙的书。”

方逸群想起高亦健住山后大家见面越来越少,便接过话头:“高作家,你可不要陷得太深啊!你追随中医又往寺庙跑,你要是再入了佛门,我们少了一个朋友,读者也少了一个作家。”

高亦健轻轻一笑:“哪能呢!咱们这些俗人已经不可能想这等事了,我也只是想了解一些那个世界里的事,希望开阔一下写作的眼界而已。”

“高作家,你结识落云溪那位高僧这么久了,应该让佛光把咱们几个弟兄都照耀一下嘛。”

这话司马宁说过几次了,想让高亦健带大家一同去见一见如真法师,高亦健也给如真法师打过招呼。但周五到周日这几天法师接待居士,事情比较多,不宜打扰,高亦健便在初秋时节安排了个周四的上午,在“天益洞”等三位好友来,再一同去落云溪。

吴唯开车,方逸群坐副驾,高亦健和司马宁坐后排,听着高亦健讲住山的趣事,悠闲地沿峪谷大道向山谷深处挺进。车过南台山时,司马宁忽然打开窗户向山梁上探望,说道:“慢点儿,今天南台寺好像有法会。”

吴唯停下车,几人都向山梁上探望。南台山上的南台寺是一座规模比较大的名寺,平时香火旺盛,宗教协会举办大规模活动常常以此为中心。此时远远看见山坡上人影绰绰,隐约能听见法器的响声和诵经声。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