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书吧

下书吧>jk制服裙子多长 > 第125章 萧纲 鱼悬甘饵(第1页)

第125章 萧纲 鱼悬甘饵(第1页)

公元549年,正月,建康。

两次短暂的战斗之后,台城外面进入了麻杆打狼两头怕的局面。援军众将忌惮于侯景的战斗力,在没有统一指挥的情况下谁都不愿意冒风险单独行动。而援军不动,侯景就抓不到破绽,叛军在人数上又处于劣势,所以也不敢主动出击。

援军主帅柳仲礼依旧每天高台置酒,吃喝玩乐,其他人天天没啥事做,开始纵兵去四处劫掠百姓。

对比起来,侯景可没那么潇洒,他毕竟得兼顾两头,北边要盯着台城,南边要防备援军。

而台城里面的萧衍和萧纲更是郁闷,盼星星盼月亮总算盼来了救兵,但不知为什么大家好像都在外圈看热闹,根本没人过来救驾。

双方就这样僵持了十几天。

最后还是侯景先抗不住了。

因为他又碰到了最棘手的问题:没粮了。

侯景突袭建康的时候根本没想到会耗时这么久,去年就出现过粮草短缺的问题,最后是靠着四处打劫才得到补充。当时叛军从周边百姓家中抢到了很多粮食,足够支撑一年以上,所以侯景就没再关心这个事儿。

但好巧不巧,他把抢来的粮食都存放在了东府城,而青溪之战结束后,援军虽然没继续攻打东府城,但也没退回去,还是屯扎在秦淮河北、青溪东岸,卡在了东府城跟叛军大部队中间。这相当于直接切断了侯景的后勤补给线,粮食运不出来了。

没饭吃可是大问题,如果不赶紧解决的话,士气很快就会崩掉。而打通粮道几乎不可能,毕竟援军堆了好几万人在那里,根本打不动。更何况自从上次差点儿被柳仲礼捅死之后,侯景有了心理阴影,不太敢过河主动出击了。

出去抢也抢不到,周边百姓早就被洗劫过好多遍,家里啥都没有了。

侯景无计可施,天天愁得要命。

这时候王伟脑洞大开,给他出了个主意。他让侯景去跟萧衍和谈。

侯景有点儿晕。和谈?谈啥?咋谈?我把台城围了三个多月,连放火带放水,话也说绝了,还立了个新皇帝出来,萧衍估计吃了我都不解恨,他会跟我和谈?

王伟道:“眼下这个局面,由不得他不同意,因为困难的不光是咱们,台城里面也好不到哪里去。萧衍本以为坚持到援军过来自己就赢了,但万万没想到援军居然会在边上看热闹不管他,我猜现在萧衍已经认命等死了。如果这时候咱们再让他看到一线生机,他必定会上钩。”

侯景还是没懂:“就算萧衍同意和谈,那下一步咋办,和谈之后要不要罢兵?费了这么大力气才把萧衍困在台城,如果再把他放出来那不就前功尽弃了么?咱们现在闯的这个祸比天都大,你说萧衍会不记仇,打死我都不信。”

王伟道:“和谈只是缓兵之计,咱们当然不能罢兵。眼下台城急切之间打不下来,外面的援军越来越多,咱们又吃了上顿没下顿,再不用点儿计谋就死定了。您想想,一旦开始谈判,援军那边就不能打咱们了不是?咱们是不是就可以光明正大地把东府城的粮运出来了?等咱们休息好了,趁着萧衍松懈的时候突然发难,肯定能一举成功。”

侯景大喜,心说还是读书人鬼点子多。他当即让王伟准备好一封求和的书信,派任约和于子悦送到台城下面。

信首先到了太子萧纲手里,内容也很简单,侯景说咱们打来打去其实都是一场误会,要不大家坐下来聊一聊吧,只要双方能达成和平协议,他马上就下令退兵,大家还是照常过日子,就当啥都没发生。

幸福来得太突然,萧纲简直有点儿不太自己的眼睛。

王伟分析得没错,这段时间台城里面的确快撑到极限了。

跟侯景的情况不一样,台城的问题并不是缺粮,实际上,现在城里的粮食还有不少。

南梁的文武百官都很重视吃饭问题,在台城闭城之前,所有人开足马力一共往城里搬了四十万斛粮食。当时的一斛相当于六十公斤,四十万斛就是两万四千吨,正常情况下足够十万人吃一年半以上。

水也没问题,台城的地势不高,随便打个井就行。

但因为事出紧急,众人光想着粮食和水了,忘了准备其他必要的生活物质,尤其是木柴、草料和食盐。

木柴是用来做饭的,这个其实还好,因为台城里的宫殿基本都是木制结构,大不了拆几个当柴火烧。

草料稍微有点儿麻烦,为了保证马匹不被饿死,城里各处的草席都被收上来磨碎了当饲料。到后来草席吃没了,只好用粮食喂马,好在粮食足够多,分点儿给马吃也无所谓。

盐是最要命的,因为这个东西没有替代品。士兵们长期无盐可吃,开始全身痉挛浮肿,一大片一大片地病倒。后来幸亏在御厨房里发现一点儿海边运过来的干苔,有点儿咸味,守城的士兵靠着这些干苔才勉强支撑。但干苔数量有限,城里大部分人还是因为缺盐病死无数。更严重的是,由于死亡人数太多无法处理,台城的大街上横尸满路,引发了更大的瘟疫,整体死亡率接近百分之九十,昔日富丽堂皇的宫城俨然已经变成了一座人间炼狱。

在这种近乎绝境状况下,突然得到对方的和谈请求,萧纲自然是跟抓到了救命稻草一样,当时就想同意。不过这个事情太大,他自己不敢做主,于是赶紧去找老爸萧衍商量。

萧衍不同意。他把萧纲痛斥一顿,表示宁死也不会跟侯景妥协。

萧衍活了八十六岁,当了四十八年皇帝,一辈子顺风顺水,从来没有像现在这么糟心过。让他放下当朝皇帝的脸面,低声下气地去跟一个叛贼和谈,简直是滑天下之大稽。另一方面,萧衍的头脑还比较清醒,他觉得侯景这个求和的举动有些出乎常理,背后很可能有阴谋。

但萧纲是真熬不住了,就算侯景抛过来的是一个赤裸裸的诱饵,他也决定先吃了再说。俗话说火烧眉毛先顾眼前,再拖上几天估计台城里的人就死光了。他生怕耽误久了侯景那边反悔,于是在萧衍面前再三苦求,非让萧衍同意不可。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