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书吧

下书吧>撒哈拉不哭泣三毛传 艾文茵 > 2 唱尽世间情怀(第1页)

2 唱尽世间情怀(第1页)

滚滚黄沙里,妙笔生花,书尽人世百态。

茫茫荒野中,遗世独立,忘断悲春伤秋。

当世人憧憬着柳绿花红,你偏要置身于沧桑荒凉。当世人追求着富庶奢靡,你偏要远走遍野贫瘠。当世人埋首在喧嚣繁荣,你偏要游走于遗世独立。

你是不奢求被理解的标新立异,你是不需要被同情的百年孤寂。你用那满身的朴素演绎了满心的繁华,你用那苍凉的笔触歌颂了生命的热忱。也就这样,你得到了世人奢望的四海云游,你坐收了世人艳羡的八方美誉,你拥有了世人敬仰的灵魂高度。你带着那无需浓妆艳抹的摄魄,不必附庸风雅的独特,时刻轻描淡写的震撼,惊艳着时光,也惊喜着世人。

三毛、荷西、撒哈拉,在不算最美好的年华,不是最美丽的风景里,上演了一场最美妙的相逢。他们将彼此融进自己的生命,注入自己的血脉,哪怕永世分别,也是离不开的宿命,忘不掉的归途。

在结束了蜜月之旅后,三毛与荷西又回到了那间破败不堪的小屋,但此时在他们心里,这里才是灵魂的归属,是真正满溢幸福,酝酿情感的地方。荷西上班的时候,三毛也开始了自己的事业,她要将这个勉强的容身之所变成艺术的殿堂。

三毛将桌子铺上白布,将缪进兰寄来的细竹卷帘放在了白布上。又给那个时而晦暗时而罢工的灯泡,套上了中国风情的纸糊灯罩。随卷帘一起千里而来的成套陶土茶具也被三毛摆上了桌面,配合着墙上那副林怀民的,“灵门舞集”四个龙飞凤舞的中国书法。此时的房间一隅已经尽是艺术的气息。不但如此,三毛还自己动手将书架刷上了一层深木色的油料,一种沧桑厚重感油然而生。

童年的那个拾荒梦,再次被找回,三毛又开始了整整两年的撒哈拉拾荒之旅。废弃的汽车轮胎,拾回后被三毛套上红布,改成了一个大坐垫。深绿色的大水瓶,涂上用剩的油漆余料,三毛尽情发挥着想像,一个印第安风情的花瓶应运而生。就这样,三毛用她的无限创意打造了一个艺术生动又独具特色的“琥珀屋”。那时的三毛每天都会重复一件事:“放上一卷录音带,德沃夏克的新世界交响曲充满了房间。我,走到轮胎做的圆椅垫,慢慢地坐下去,好似一个君王。”

也因如此,三毛的家几乎每天都会有人来参观拜访,起初是左邻右舍,满是好奇的四处观看。到后期三毛的家因景致特别而远近闻名,甚至还让一个西班牙建筑师慕名而至,他在参观之后,告诉三毛自己是受西班牙政府委托,来撒哈拉沙漠建造住房的,三毛的家,是沙漠未来民居的范本之一,三毛听后不由得感到一阵骄傲与满足。

在撒哈拉生活的这段时间,虽然生活条件相对困苦,三毛还是保存了一份难得的生活情趣。除了装饰房间外,她还每天研究着不同的菜系食谱,沙漠里可食的东西并不多,三毛便托母亲隔三差五寄来一些家乡食材,粉丝、冬菇、紫菜、猪肉干等等,三毛就利用这些珍贵的食品,开始了巧妇之炊。而荷西则成了贪婪的食客,他只需下班后,往桌前一坐,就可以风卷残云般大快朵颐。

虽然食材不多,可三毛的“中国饭店”却开得风生水起,三毛做的第一道菜是粉丝煮鸡汤,荷西是外国人,自然对中国的食材并不算熟知,他喝了一口,便问三毛是什么做的,三毛则一脸认真,告诉荷西这是春天下的第一场雨,被冻住以后取下来的。荷西并不相信,却也不深究。

三毛收到家里寄来的猪肉干后,本想藏起来独自享用,可被荷西逮个正着,他问三毛是什么东西,三毛又是一段信口胡说,她告诉荷西那是治咳嗽的中药,又说是喉片,直到荷西放进嘴里,又一脸鄙夷地问道,世间还有肉做的喉片?三毛才讪讪地低了头。待到第二天睡醒,三毛发现荷西偷了大半瓶的猪肉干,都送给了同事们,也从那时起,荷西的同事看见三毛都假装咳嗽,想骗猪肉干吃。

三毛还会做寿司,就是拿紫菜卷上米饭,可起初这道美味却被荷西拒之千里,他满脸质疑,问三毛印蓝纸、复写纸也能吃?三毛点头,荷西看着三毛一连吃了好几个,也满脸悲壮地夹了一个入口,尝出是海苔后,给了三毛一记甜蜜的爆栗。

三毛将这些为荷西煮饭的经历都写进了文章,在一九七四年五月,她的第一篇沙漠作品---《中国饭店》,在台湾《联合日报》发表了。那时她已经停笔十年,这也是她第一次以三毛的笔名重返文坛。

作品的发表让三毛很是兴奋:“我接到寄至撒哈拉沙漠的《联合日报》航空版,看见文章登出来,几乎不相信自己的眼睛,实在是太快了。我拿了这张报纸就走,那时我和荷西还没有车子,可是我实在是等不及了,手拿报纸就往沙漠上一直走,打算走到工地去告诉他,我走到他的交通车会经过的路上,后来,交通车过来了,他看见我就叫司机停车,我向他跑过去,他说:不得了,你已经投中了!我说,是,是,就在这里。那真是很快乐的一天,到现在都不能忘记,十年以后,第一次写文章;在沙漠里,只有一个人可以分享,而这个人是看不懂我的文章的人,可是还很高兴,像孩子一样在沙漠里跳舞”

《中国饭店》发表之后,三毛受到了极大的鼓励。她也开始了她文学生涯的第二个创作时期,也同时迎来了作品的巅峰。三毛相继发表了《结婚记》、《悬壶济世》、《娃娃新娘》、《荒山之夜》、《沙漠观浴记》、《爱的寻求》、《芳邻》、《素人渔夫》、《死果》等十二篇文章,最后都被收集在了《撒哈拉的故事》一书中。一九七六年,《撒哈拉的故事》由皇冠出版社出版,此后不断再版,共计出了三十七版。《撒哈拉的故事》迅速风靡了整个台湾文坛,受到了广大读者的热切喜爱与追捧。三毛的沙漠文学时期也真正到来。

三毛的《撒哈拉的故事》里收录的全部文章,讲述的都是她在沙漠里的经历及所见所闻。在《白手成家》中,三毛讲述如何将那个破败的沙漠之屋变为一座“艺术之都”,其中有辛酸有辛苦,最终都被欣喜替代。

在《悬壶济世》里,三毛写了一段有关自己“庸医治病”的经历,她总是让人啼笑皆非,但从那一段段描述里,都能看出她的善良与悲悯,还有闪耀着的人性光辉。

《芳邻》也取材于沙哈拉威人的风俗习气,那些被借走一去不复返的生活用品,还有那个连荷西都想据为己有的邻居蜜娜。三毛的生活被调剂得滋味万千,再也没了寂寞,也再不知疲倦。

三毛将他与荷西的故事都写入了文章,娓娓道来也插科打诨。在三毛的作品里,她与荷西的性格特点都被描绘得淋漓尽致。荷西憨厚却又近乎笨拙,痴心却又不解风情。三毛浪漫却时而急躁粗暴,善良却喜欢信口开河。可纵观三毛的成长历程以及她的性格特征,让许多人不得不怀疑,她沙漠时期文学作品里的主人公“三毛”,只是她在思想中的一个投影,是她真正想成为的人。

就连三毛自己也曾说过:“有无数的读者,在来信里对我说:‘三毛,你是一个如此乐观的人,我不知道你怎么能这样凡事都愉快。’我想,我能答复我的读者的只有一点:‘我不是一个乐观的人。’”但值得庆幸的是,三毛所描绘的那个形象,早已根深蒂固在读者心中,哪怕那只是一场精心的策划与幻想,但三毛带给我们的积极影响和乐观之道是不可否认的。哪怕她依旧忧郁,哪怕她从未勇敢,她也依旧走过沧桑,她也仍敢直面天涯,她也深深影响了几代人,烙下了人们对沙漠的向往,对风沙的追逐。

值得一提的是,在撒哈拉,三毛与荷西还合作翻译了一本漫画书---《娃娃看天下》。并且在港台出版后,大受追捧。那是三毛与荷西唯一一次文学上的交流,也因如此,荷西将三毛带至了一个新的她未曾涉足的领域。《娃娃看天下》,成了三毛译书的开始。

大漠里的日子,有风沙,有炙烤,但它们掩盖不了欢笑,燃烧了无尽的喜悦。三毛与荷西,一个装点房间,一个欣赏艺术。一个烧制佳肴,一个尽情朵颐。那些平淡的甜蜜也让他们逐渐明了,幸福很简单。

那些飘落在文字里的岁月,那些飞舞在风沙里的温柔,那个在大漠里游走的女子,有着世间最不老的容颜,最烂漫的情怀,还有最无私的博爱。被风沙洗尽铅华,看透了冷暖情痴。被艰辛推搡前行,体味了百态人生。

“一聚一离别,一喜一伤悲,一榻一身卧,一生一梦里”本该如此的人生,你却颠簸着前行。那些走过的风沙,那些穿越的荒凉,人生如尔过,夫复又何求?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