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书吧

下书吧>李清照被称为什么 > 序言 的一帘幽梦(第1页)

序言 的一帘幽梦(第1页)

在没到青州之前,我从没想过山东还有一座那么美的城市。

而在我踏上青州古城的第一瞬,就忍不住说:我想在这里长住。

这是一条鲜活地被封存在时光隧道里的古街。它并没有封起路口拦起栅栏来收门票,却胜过任何一条宣传过度的文化旅游街区;它的店面是在真实营业的,它的门户里面是柴米油盐过日子的百姓,天不亮就有包子铺或油条档冒出炊烟,入夜了还能看到学生三三两两地放学归来;这里没有喧嚣嘈杂灯红酒绿的酒吧歌厅扰人清净,也没有通常热门景区下闸散客后的幽寂空荡状若鬼城。

它就是生活,就是真实,就是流淌在一砖一瓦的实境里的千年历史。

虽然眼睛看不见,但是我心里知道,就在这条街上,欧阳修走过,李清照走过,范仲淹、富弼走过,也许此刻他们正携琴抱酒,带着千年的微笑,与我擦肩而过,我不会打扰他们,他们也不曾惊动我,但是我们,彼此相照。

这是一座宋城啊,是李清照生活了十几年的地方,是她和赵明诚的桃花源!长街深巷,静夜清风,楼前流水应念我,呢喃燕子语梁间,在在都记下了千年前的深情回眸。

这是多么让人沉迷的事实,不可置信而不容置疑。我简直不能相信自己真实地踏入了历史。可惜,因为疫情和装修的缘故,不能进入李清照故居,看不到“归来堂”的模样,亦不知那十几间屋子是否重建,那曾经印过易安居士鬓钗裙影的林间小路,是否还留有宋时的气息。

但是看不到也好,看不到而能隔着院墙在心中默默追忆李清照的生平,那种熟稔又遥远的感觉只会更真实,仿佛一道高墙隔开了历史与今天,而我从门缝中窥视着词人的背影,依稀模糊,幽香邈然。

从那一刻起,我就想,也许有一天,我会写一本李清照传记。

但是年复一年,我却迟迟没有付诸行动,因为对李清照太熟悉又太陌生,竟难以下笔。

说太熟,是因为几乎从识字起就在背诵她的诗词,仿佛相识已久;说陌生,是因为史上关于李清照的记载极少,除了她自己有限的诗文之外,便多是些以讹传讹的八卦逸闻,很难找到确切的引证。

此前我看过的所有李清照传记中,多半是以诗词解读为主,又或是写成言情小说,作传人发挥浪漫之想象,指风说月,漫无边际,真正有用的资料寥寥无几。十几万字的书,挤干水分后最多剩下一两万字,还全是我早已熟知的内容。

如今换了我自己来写,在史据匮乏的前提下,也实在没有更好的做法。如果不能超越前人,那我又何必多此一举?

我后来终于动笔,实在是机缘巧合。

2021年7月底,我正在扬州旅游,一场突如其来的疫情导致全城封锁,毫无预兆地将我限制于扬州东关街的长乐客栈中,整整三十四天不得自由。

长日无聊,房租昂贵,又一直看不到解禁的希望,在这郁闷难挨的日子中,若是不赶紧给自己找一个用功的题目,我简直就要被压抑和绝望给逼疯了。

当时从酒店大堂借来的一卷历代词曲的残本中,开篇正是李清照的词。我便心想:要不,干脆开始写李清照传吧。

手上没有任何参考书,但是以我对易安居士的熟悉程度,倒也不必查找资料,先起了大纲再说。

于是说做就做,我凭着记忆开始起草大纲,一气呵成后,已是三万余字,然后再慢慢往里填写详细内容,丰富骨肉。

与此同时,我建了个微课群给网友们讲课,是为自己和伙伴们筹房租,也是用诗词按摩心脏,让心境在诗风词雨中温润平和。

李清照一生诗文流传下来的并不多,除了存疑的作品外,我尽量将她所有作品或详或略,一一解说,并在网上与大家讨论。

这些心得与感受,又一一化为笔下的文字。

扬州是一座古城,也是赵构南巡的第一个目的地。南宋建炎元年(1127年)十月,宋高宗以扬州为“行在”,宣告了南宋时代的开启。

东关街是一条古街,街口便是迎接过南宋小朝廷的东门,扬州知州吕颐浩在高宗驾幸后被擢升为户部尚书,建炎二年奉诏修城,在此建起了“壮丽压长淮,形胜绝东南”(李好古《八声甘州》)的东门城楼。

从街口出去,正对着东关古渡,京杭运河连通了扬州和瓜州。建炎三年(1129年)金军进逼淮扬时,赵构便是从那里逃跑的,留下了“泥马渡河”的传说。

长乐客栈是一座古院落,青砖碧瓦,亭台楼阁,花木葱茏,曲径通幽。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