领取任务后,姚美玲并没有立刻离开,而是向许宁提出了她的疑问:
“师弟,我认为接触判断只需做邻居搜索和相交检测,似乎不需要安排那么多时间?”
许宁启动工作站,准备验证算法时回答道:“对于涡喷14上的简单圆孔,确实如此。但我有更长远的考虑。”
他继续说道:“软性磨料需要为每种工件单独设计,这对专业工程师来说不是问题。
但对于大多数企业工程师而言,他们不具备深厚的理论背景,也无法从头学习离散元和编程。
因此,我打算开发一个易于使用的三维颗粒离散元仿真软件,降低使用门槛,使更多厂家受益。”
姚美玲听了这番话后,默默地注视着许宁的侧脸,心中泛起复杂的情绪。
她早已习惯于这样的时刻——看着这位科研能力出众、思考深远的师弟。
片刻之后,她轻叹一声,带着复杂的心情离开了。
借助系统的助力,数值模拟进展得比预期更加顺利。
一周的时间用于设计离散元仿真软件,而这款高效工具很快帮助团队找到了针对不同工件的最佳解决方案。
他们选择了平均粒径为400目的碳化硅颗粒作为磨料,并以航空煤油为基础配制了含有悬浮剂、乳化剂和抗氧化剂的流体。
这一配方适用于大部分深孔及变口径管类工件,展现了广泛的应用潜力。
许宁仅用一天的额外时间就完成了PLC程序的设计,这个程序对磨粒流加工系统至关重要。
柔性磨料不像砂轮那样易于控制,容易造成过度加工的问题——即在完成重熔层去除后继续磨损零件内部,导致产品损坏。
一个优秀的PLC程序能够有效防止这种情况的发生。
韩有德虽然看起来有些傲慢,但他的能力不容置疑。他只用了三天就完成了磨粒流设备的整体设计。
与此同时,在盛京第一机床厂的老工匠们日夜加班的努力下,新设备也顺利下线了。
这一切让钟市强笑得合不拢嘴,因为他提交的精工计划申请终于获批,并且升级为国家级项目,由科工委直接领导。
甚至连没有正式编制的许宁也被任命为“技术总顾问”。
作为精工计划的开篇之作,这台磨粒流加工设备受到了广泛关注。
尽管磨削工艺看似平凡,但它却是精密加工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因此,所有参与该计划的单位都派出了技术人员来观摩410厂的新成果。
随着所需材料陆续到位并经过处理,形成了类似铅灰色膏状物的柔性磨料,并被装入了准备好的容器中。
开机前的最后一轮检查正在进行,但由于围观的人太多,很多人只能远远地观看。
一位来自冰城锅炉厂的老工程师对看到的一切感到怀疑,他对这种看似普通的物质是否就是他们所说的核心技术表示疑惑。
冰城锅炉厂正面临生产新型动力锅炉的挑战,而磨粒流技术可能成为解决问题的关键。
旁边的一位来自陕柴重工408厂的工程师则显得更加自信。
他解释说,这项技术可以将复杂表面的抛光效率提高五倍以上,同时还能处理那些难以加工的深孔和变径管道等部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