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27年,也就是十三岁时他参加了人生中的第一次考试——县试】
【在这次考试中他名列前茅】
【但等到去广州参加府试的时候他落榜了】
【家境贫困的他只能在回到家乡后一边务农一边学习】
“果然啊!那些能够在历史长河中留名的人,皆非凡夫俗子啊!”
李世民不禁感慨万千,
且看那洪秀全,年仅七岁才开始踏上求学之路,
到了十三岁时,已然具备参加考试之能力,
如此早慧聪颖,实乃令人惊叹不已,
毫不夸张地讲,称他为寒门贵子,可谓名副其实,
然而,不得不承认的是,于寻常百姓而言,想要读书识字,简直难如登天,
若洪秀全有幸生于钟鸣鼎食之家,想必凭借其卓越天资和不懈努力,定能成为当时举世闻名的大才子,
好在如今的他,虽选择了一条截然不同的道路,但同样在浩瀚史书中留下下属于自己浓墨重彩的一笔,
面对这般人物,李世民内心深处完完全全是由衷的赞赏,
无论是昔日揭竿而起、造反起义的黄巢,
亦或是此刻正站在眼前的洪秀全,此二者皆是经天纬地之才,
只可惜未能邂逅独具慧眼、懂得赏识他们才华的伯乐而已,
倘若有朝一日,此类贤能之士得遇明师指点迷津,必定会对国家忠心耿耿,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唉……朕着实对这两人倾心有加呀,若是当真能够令他们心悦诚服,心甘情愿为朕效力,那该有多好!”
李世民长长地叹了口气,言语之中流露出满心的遗憾与惋惜,
毕竟,像他这般爱才惜才之人,实在不愿看到任何一颗明珠蒙尘。
【两年后,他去了私塾当伴读】
【在私塾待了一年,私塾发现他学识渊博,于是聘请他为老师】
【本以为以后自己的科举之路会非常顺利,哪成想洪秀全接连三次都在广州院试落榜】
看到这里,清末时期的世家们一个个都不禁浑身颤抖起来,心中充满了恐惧和不安,
“这……这该不会是黄巢第二降临世间了吧?”
众人面面相觑,眼中流露出深深的忧虑之色,
想到曾经的黄巢之乱,这些世家大族们越发感到惶恐不安,
“那我们还是赶紧烧掉族谱跑路吧,要不然若是历史重演可不好了?”
确实,要真是这样的话对他们的小命可不太友好,
“不行!仅仅这样做恐怕远远不够。”